五年之期已到,对比跨链双雄 Polkadot 和 Cosmos 的生态发展

新手3/5/2025, 2:59:26 AM
Polkadot和Cosmos是在2019年至2020年周期发布的跨链项目,两者在当时都被寄予厚望,虽然两者自2021年市值高点后,币价走势便持续低迷。但在应用层面上,中继链和插槽这两种方式,均有不同的应用采用。本文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盘点近5年,两个跨链项目的生态发展。

概述

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跨链”这一核心需求,即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性。在这一领域,Polkadot 和 Cosmos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跨链生态模式,各自推动着区块链生态的发展。

Polkadot 采用共享安全机制,所有平行链依赖中继链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单个链的安全维护成本。然而,其 插槽竞拍机制 限制了生态扩展速度,并增加了项目启动成本,使其更适合 DeFi、DAO 和企业级解决方案,以及需要强大安全性和生态支持的项目。


来源:https://polkadot.com/

Cosmos 依托 IBC(跨链通信协议),允许每条链独立运行,提供更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项目方无需参与竞拍,即可快速部署区块链,并自由选择安全机制。这种去中心化、模块化的架构使其特别适合 DEX、NFT、游戏链等应用链,同时 IBC 生态的快速扩展也增强了 Cosmos 的可用性和吸引力。


来源:https://cosmos.network/

从生态发展角度来看,Polkadot 通过稳定的共享安全网络 逐步构建高价值跨链生态,而 Cosmos 依靠去中心化和高灵活性吸引了更多轻量级应用和创新项目。选择 Polkadot 还是 Cosmos,取决于对安全性、灵活性和成本的权衡。


数据截止日期:2025年2月26日

创始团队

Polkadot:技术天才与以太坊根基

Polkadot 的创始人团队由 Gavin Wood 主导,他是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曾担任以太坊首席技术官(CTO),并撰写了以太坊黄皮书,定义了以太坊虚拟机(EVM)的技术框架。

Gavin Wood 在区块链领域的声誉无可争议,他于 2016 年离开以太坊后创立了 Web3 Foundation,并联合 Peter Czaban 和 Robert Habermeier 推出了 Polkadot 项目。

Gavin 的技术背景和领导力为 Polkadot 注入了强大的技术驱动基因,特别是在跨链协议和元协议(如 WebAssembly)的设计上展现了极高的前瞻性。此外,团队成员多来自 Parity Technologies,这是一家由 Gavin 创立的技术公司,专注于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


来源:https://polkadot.com/newsroom/press-releases/gavin-wood-announces-polkadots-next-gen-governance-model-for-a-decentralized-future

Cosmos:学术与实用主义的结合

Cosmos 的创始人是 Jae Kwon 和 Ethan Buchman。Jae Kwon 是 Cosmos 的主要构想者,他在 2014 年提出了 Cosmos 的概念,并开发了 Tendermint 共识算法,这是一种高性能的拜占庭容错(BFT)共识机制。

Jae 的背景偏向于学术研究与软件工程,他在区块链领域崭露头角前已有一定的开发经验,但知名度不及 Gavin Wood。Ethan Buchman 则是 Jae 的重要合作伙伴,拥有数学和物理学背景,专注于分布式系统研究。

两人在 2016 年通过 Interchain Foundation(ICF,一个瑞士非营利组织)正式启动了 Cosmos 项目。与 Polkadot 相比,Cosmos 创始团队的技术实力同样出色,但缺少如 Gavin Wood 这样具有行业标志性的人物。


来源:https://cryptodaily.co.uk/2023/11/cosmos-co-founder-jae-kwon-splits-atom-after-years-of-infighting

比较
Polkadot 的创始人团队因 Gavin Wood 的明星效应和技术权威性而更具吸引力,尤其在吸引开发者社区和投资者方面占据优势。

Cosmos 的创始人则以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实用主义著称,其核心创新(Tendermint 和 IBC)奠定了项目的技术基石,但个人影响力稍逊一筹。

投资人

Polkadot:资本驱动的豪华阵容
Polkadot 在融资方面展现了强大的资本吸引力。其初始代币发行(ICO)于 2017 年完成,共募集约 1.45 亿美元(因 Parity 钱包安全性问题,部分资金被冻结,后通过后续轮次弥补)。

Polkadot 的主要投资人包括顶级风投机构,如 Polychain Capital、Pantera Capital、Fenbushi Capital(分布式资本)以及 Boost VC 等。

这些机构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支持,还为其生态提供了战略资源。此外,Polkadot 的资本运作模式(如平行链插槽拍卖)进一步强化了其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绑定,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参与 DOT 代币的锁仓和竞拍。


来源:https://icodrops.com/polkadot/

Cosmos:低调而高效的融资
Cosmos 的融资起步相对低调,2017 年通过 ICO 募集了约 1700 万美元,规模远小于 Polkadot。项目由 Interchain Foundation(ICF)推动,其背后投资人包括 Paradigm、1confirmation 和 Tendermint Inc.(Cosmos 的技术开发公司)。

与 Polkadot 的豪华投资阵容相比,Cosmos 的投资人名单显得更为精简,但这些机构在区块链领域的专业性极高,例如 Paradigm 是以太坊和 Cosmos 等项目的早期支持者。

此外,Cosmos 并未依赖大规模资本驱动,而是通过技术输出(如 Cosmos SDK)吸引生态参与者,体现了一种更为“有机”的发展策略。


来源:https://icodrops.com/cosmos/

比较:
Polkadot 的投资人阵容更具“明星效应”,资本规模和影响力显著高于 Cosmos,这为其品牌推广和生态扩张提供了强力支持。Cosmos 则选择了一条低门槛、高效率的融资路径。

技术架构:共享安全 vs. 主权独立

Polkadot 与 Cosmos 的跨链理念与技术选择:生态发展的基础

Polkadot 和 Cosmos 在跨链实现上的理念和技术架构为其生态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两者虽同为跨链技术的代表,却在设计理念和实现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

Polkadot:共享安全的中继链架构
Polkadot 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于 2016 年提出,采用“中继链+平行链”分层架构。核心架构包括:
中继链(Relay Chain):负责共识、安全性和治理。
平行链(Parachains):独立运行的区块链,依赖中继链的共享安全机制。专为特定应用场景定制,通过插槽拍卖机制接入网络。
桥接(Bridges):连接外部区块链(如以太坊和比特币)。

Polkadot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共享安全模型,所有平行链都共享中继链的验证者池(基于权益证明变种 NPoS),显著降低了独立链的安全成本。此外,平行线程(Parathreads)为小型项目提供灵活接入方式,降低了启动门槛。

开发者无需单独搭建验证者网络,能够专注于应用开发。然而,平行链的接入需要通过插槽拍卖(Slot Auction),因此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支持。


来源:https://wiki.polkadot.network/docs/learn-architecture

Cosmos:独立主权的枢纽模型
Cosmos 由 Jae Kwon 于 2014 年发起,通过 Tendermint 共识 + IBC(跨链通信协议) 来实现跨链互操作:
Tendermint Core:高效、安全的共识机制,适用于 PoS 区块链。
Cosmos SDK:模块化开发框架,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区块链。
IBC(跨链通信协议):确保 Cosmos 生态中的链可以无缝通信。

与 Polkadot 不同,Cosmos 强调链的主权独立性,每条区域链拥有独立的共识机制(通常基于 Tendermint BFT)和验证者集,开发者可以完全自定义链的治理和经济模型。

这种架构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但也要求新链自行吸引验证者并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来源:https://ibc.cosmos.network/v8/

代币经济学对比

Polkadot(DOT):资本驱动与治理绑定
代币用途:DOT 是 Polkadot 网络的原生代币,主要用于治理、网络安全(质押)和生态接入(平行链插槽拍卖)。持有者通过投票参与网络决策,验证者通过质押 DOT 保障网络安全,而项目方通过拍卖锁定 DOT 以获得平行链插槽。

供应与通胀:DOT 初始供应量为 1,000 万枚,后于 2020 年通过代币重新分拆(redenomination)调整为 10 亿枚。Polkadot 采用动态通胀模型,目标质押率为 58.46%,通胀率在 2.5% 至 10% 之间浮动,当前年化收益率约为 16.8%(视质押比例而定)。通胀奖励主要分配给验证者和提名者。(2025 年 2 月 26 日)

经济模型特点:Polkadot 的代币经济学高度资本化,插槽拍卖机制将 DOT 的价值与生态内项目的资金实力紧密绑定。这种设计激励了大规模锁仓,但也增加了对资本的需求,可能限制了小型项目的参与和生态发展。


来源:https://polkadot.com/get-started/staking (2025年2月26日)

Cosmos(ATOM):灵活性与生态激励
代币用途:ATOM 是 Cosmos Hub 的原生代币,用于支付交易费用、质押以保障网络安全以及参与治理。需要注意的是,ATOM 在 Cosmos 生态中的作用相对松散,因为每条链(Zone)拥有独立的经济模型,未强制要求使用 ATOM。

供应与通胀:ATOM 初始供应量为 2.36 亿枚,无上限供应。通胀率根据质押比例动态调整,目标质押率为 66%,通胀率在 7% 至 20% 之间,年化收益率目前约为 15%-20%。奖励主要分配给验证者和委托者。

经济模型特点:Cosmos 的代币经济学更注重灵活性和去中心化。IBC 协议的开放性降低了 ATOM 的强制使用场景,导致其价值更多依赖于社区治理和潜在的空投激励(如 Osmosis 等项目)。这使得 ATOM 的经济模型更具包容性,但也削弱了其核心价值捕获能力。


来源:https://www.stakingrewards.com/asset/cosmos (2025年2月26日)

对比
Polkadot 的 DOT 通过插槽拍卖和共享安全机制,将代币价值与生态扩张深度绑定,适合资本驱动的增长模式。Cosmos 的 ATOM 则更强调生态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但其代币价值捕获能力较弱,更多依赖外部应用的支持。

开发者生态:采用率与支持力度

开发者生态是衡量区块链项目长期潜力的关键指标。Polkadot 和 Cosmos 分别通过 Substrate 和 Cosmos SDK 提供开发工具,二者在易用性和灵活性上各有千秋。

Polkadot
语言:Rust
模块化程度:100+(内置模块,如 governance、staking 等)
核心优势:高度抽象化和灵活性,支持开发者自定义区块链参数,并可编译为 WebAssembly(Wasm),适配 Polkadot 的元协议
适用场景:适合技术实力强的大型团队和企业级开发者
开发者趋势:截至 2025 年 2 月,核心开发者数量降至 70 人,相较 2023 年 9 月最高点的 160 人有所减少
资金支持:更集中,生态发展由 Web3 基金会等机构推动


来源:https://defillama.com/chain/Polkadot?stables=false&tvl=false&developers=true&groupBy=daily&currency=DOT (2025 年 2 月 26 日)

Cosmos
语言:Go
模块化程度:50+(Cosmos SDK,如 auth、bank 等)
核心优势:上手难度低,与 Tendermint 共识引擎深度集成,便于开发者快速部署独立区块链并通过 IBC 接入 Cosmos 生态
适用场景:更适合中小型团队及创业项目
开发者趋势:截至 2025 年 2 月 26 日,活跃开发者数量降至 28 人,相较 2023 年 5 月的 97 人,出现明显下滑
资金支持:主要依赖生态内的自发增长,去中心化程度较高


来源:https://defillama.com/chain/CosmosHub?groupBy=weekly&developers=true&tvl=false (2025年2月26日)

生态治理模式:集中 vs. 分散

治理模式直接影响生态的决策效率和社区参与度。Polkadot 和 Cosmos 在这方面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Polkadot:集中
Polkadot 的治理较为集中,由 DOT 代币持有者、理事会和技术委员会共同管理。DOT 持有者拥有最高决策权,可以通过投票决定网络费用、插槽拍卖规则等关键参数。
这种模式确保了高效的决策过程,但也因其对资本的依赖而被部分人诟病为“资本驱动”。插槽拍卖机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特性,只有资金雄厚的项目才能胜出,这可能限制了一些创新但资源有限的团队加入。


来源:https://docs.polkadot.com/polkadot-protocol/onchain-governance/

Cosmos:分散
Cosmos 的治理则更加去中心化。每条链拥有独立的管理机制,Cosmos Hub 的治理由 ATOM 持有者通过提案投票决定。此外,Cosmos 还有一个独特的非营利组织——Interchain Foundation(ICF),负责指导生态发展。

这种分散式治理赋予了各链更大的自主权,也降低了进入门槛。例如,Osmosis 和 Juno 等项目无需通过拍卖即可接入 IBC,直接推动了生态的多样化。

从长远看,Polkadot 的集中治理可能更适合快速迭代和统一标准的场景,而 Cosmos 的分散治理则更利于生态的有机增长和多样性。


来源:https://blog.cosmos.network/a-beginners-guide-to-cosmos-governance-26c5d767633a

应用落地:市场表现与实际影响

生态发展的最终体现是应用落地的广度和深度。Polkadot 和 Cosmos 在这方面各有亮点。

Polkadot 的生态以金融类应用为主,例如 Acala(去中心化金融中心)和 Centrifuge(资产代币化平台)。然而,插槽拍卖的高门槛可能限制了其生态的广泛性,尤其是在市场下行期。


来源:https://polkadot.com/case-studies

Cosmos 的生态则更加多元化,涵盖了 DeFi(Osmosis)、NFT(Stargaze)以及基础设施(Celestia)等多个领域。IBC 协议的成熟使得 Cosmos 生态内的跨链交易日益活跃,例如 Terra(在崩盘前)曾为 Cosmos 带来巨大的流动性和关注度。


来源:https://cosmos.network/ecosystem/apps

代表性项目:

加入生态,如何选择?

Polkadot 和 Cosmos 是区块链跨链领域的两大先锋项目,各自凭借独特的技术架构和生态优势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对于开发者而言,选择在哪个平台上构建项目不仅仅是技术偏好,更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技术栈、开发体验、生态支持、成本、灵活性以及项目目标的决策。

选择 Polkadot: 如果你的团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且项目需要深度集成到一个共享安全的跨链生态中,Polkadot 是理想的选择。

选择 Cosmos: 如果你的团队资源有限,急于快速上线,或项目需要更高的独立性和灵活性,Cosmos 是更合适的平台。

无论选择哪一方,Polkadot 和 Cosmos 都在不断推动跨链技术的前沿。作为开发者,关键是明确项目需求并匹配自身的能力,二者皆是通向区块链未来的优质路径。

前景预测

区块链行业的跨链互操作性需求不断增长,而 Polkadot 和 Cosmos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跨链生态,正沿着不同的发展路径拓展其影响力。

Polkadot:共享安全驱动的生态扩张

Polkadot 通过共享安全机制(Relay Chain + Parachains),提供强安全性和高度协作的跨链环境。这种模式适用于 DeFi、DAO 和企业级解决方案,其主要优势在于:

安全性与可扩展性并重:所有平行链依赖中继链的安全性,降低单个链的维护成本。

XCM 跨链通信:Polkadot 生态内的跨链交互顺畅,但与外部公链的桥接仍受限。

资本驱动的插槽机制:插槽竞拍促进优质项目发展,但对小型项目的进入门槛较高。

从发展前景来看,Polkadot 生态的增长取决于平行链扩展速度、XCM 生态的完善,以及是否能吸引更多应用。如果 Web3 基金会和 Parity 能持续提供开发者激励,并优化插槽经济模型,Polkadot 可能在高价值跨链生态中占据重要地位。

Cosmos:IBC 生态的自由扩展

Cosmos 采用 IBC(跨链通信协议),允许每条链独立运行并自由选择安全机制,具备以下优势:

更低进入门槛:无需竞拍,项目方可低成本快速部署应用链。

IBC 生态爆发增长:Osmosis、Celestia 等项目的成功,使 Cosmos 在 DeFi、NFT 和 GameFi 领域扩展迅速。

安全性自主:每个区域链独立维护验证者网络,安全性不依赖 Cosmos Hub。

Cosmos 生态的未来增长主要依赖IBC 网络效应的增强,如果更多链采用 IBC 并形成互联互通的经济体系,Cosmos 有望成为模块化区块链的主导力量。

未来展望:谁将占据主导地位?

技术层面:Polkadot 在安全性和经济机制上更适合高价值链,而 Cosmos 在灵活性和去中心化方面更具吸引力。

生态发展:Polkadot 的稳定扩张模式适合长期建设,而 Cosmos 的自由生态增长可能带来更多创新应用。

市场机会:DeFi、企业级应用等或更倾向 Polkadot,而 GameFi、NFT、Dapp 等轻量级应用可能更青睐 Cosmos。

综合来看,Polkadot 和 Cosmos 各有优势,未来可能形成双雄并存的局面,并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深耕。如果 Cosmos 的 IBC 生态继续扩展,而 Polkadot 能优化插槽机制、提高开发者友好度,二者都将在未来的区块链互操作性竞争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

风险

1.技术架构风险

Polkadot:

依赖 中继链 + 平行链 架构,尽管共享安全性提高了整体网络安全,但如果中继链遭遇攻击或故障,可能会影响所有平行链的安全性。

平行链插槽拍卖模式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限制小型项目的参与。

Cosmos:

采用 互操作性网络(IBC协议),每条链独立负责安全性。如果某条链遭受攻击,不会影响其他链,但单链安全性较弱。

IBC 跨链通信存在桥接漏洞风险,可能导致资产损失(类似于跨链桥攻击)。

比如,2022 年 10 月,BNB Smart Chain 通过 IBC 进行跨链通信时被黑客利用漏洞,造成约 5.6 亿美元损失。虽然 Cosmos 生态未直接受影响,但 IBC 作为跨链通信协议暴露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影响用户对 Cosmos 生态的信任。

2022 年,Ronin 跨链桥遭到黑客攻击,黑客利用私钥权限控制验证节点,盗取 6.24 亿美元(ETH 和 USDC)。


链接:https://purplesec.us/breach-report/binance-coin-hack/

2. 生态系统发展风险

Polkadot:
平行链插槽限制生态扩展速度,影响项目数量和多样性。
开发工具和文档相对复杂,对开发者友好度不如其他公链。

Cosmos:
每条链独立运行,导致 流动性分散,生态协同效应较弱。
依赖 IBC 实现互操作性,但网络效应仍在初期阶段,跨链资产转移规模有限。

3. 代币经济风险

Polkadot:
DOT 质押机制设计较为复杂,锁定期限长,影响流动性。
代币需求主要来自平行链插槽竞拍,长期内需持续扩大生态以支撑代币价值。
比如,Polkadot 质押率高达 50% 以上,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交易市场上的 DOT 可用供应减少,影响 DOT 作为流动资产的使用场景。


来源:https://polkadot.com/get-started/staking

Cosmos:

ATOM 主要用于质押和支付交易费用,但在多链架构中用途有限。

生态链可以选择不同的代币作为质押资产,可能削弱 ATOM 在生态内的需求。

比如,Cosmos 生态项目可以使用自己的代币(如 OSMO、JUNO)支付交易费用,而非 ATOM,导致 ATOM 在 Cosmos 生态中的地位相对较弱。

4. 治理风险

Polkadot:

去中心化治理仍在发展中,部分决策权集中在 Web3 基金会和核心开发团队。

提案投票门槛较高,普通持币人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较低。

Cosmos:

采用链上治理,但治理参与率较低,决策效率受限。

部分项目链治理权集中在创始团队和大额质押者手中。

Polkadot 在共享安全性和跨链扩展性方面表现较优,但其生态扩展受平行链插槽限制,且治理尚未完全去中心化。

Cosmos 提供更高的互操作性和独立性,但网络效应较弱,流动性分散问题仍待解决。

未来,两者需要在安全性、流动性整合和社区治理方面进一步优化,以保持竞争力。

结语

Polkadot 和 Cosmos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跨链生态模式,各自具有独特的技术架构、经济模型和生态发展路径。

Polkadot 通过共享安全机制提供强大的网络稳定性和资本驱动的增长模式,适合高安全性和企业级应用;而 Cosmos 依托 IBC 协议,强调去中心化和高灵活性,为 DEX、NFT、游戏链等应用提供了更多自由度。

最终,选择哪种跨链解决方案,取决于项目对安全性、灵活性和成本的具体需求。在未来,随着跨链技术的不断演进,这两大生态或将进一步互补,共同推动区块链的互操作性发展。

المؤلف: Jones
المترجم: Cedar
المراجع (المراجعين): KOWEI、SimonLiu、Elisa
مراجع (مراجعو) الترجمة: Ashley、Joyce
* لا يُقصد من المعلومات أن تكون أو أن تشكل نصيحة مالية أو أي توصية أخرى من أي نوع تقدمها منصة Gate.io أو تصادق عليها .
* لا يجوز إعادة إنتاج هذه المقالة أو نقلها أو نسخها دون الرجوع إلى منصة Gate.io. المخالفة هي انتهاك لقانون حقوق الطبع والنشر وقد تخضع لإجراءات قانونية.

五年之期已到,对比跨链双雄 Polkadot 和 Cosmos 的生态发展

新手3/5/2025, 2:59:26 AM
Polkadot和Cosmos是在2019年至2020年周期发布的跨链项目,两者在当时都被寄予厚望,虽然两者自2021年市值高点后,币价走势便持续低迷。但在应用层面上,中继链和插槽这两种方式,均有不同的应用采用。本文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盘点近5年,两个跨链项目的生态发展。

概述

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跨链”这一核心需求,即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互操作性。在这一领域,Polkadot 和 Cosmos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跨链生态模式,各自推动着区块链生态的发展。

Polkadot 采用共享安全机制,所有平行链依赖中继链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单个链的安全维护成本。然而,其 插槽竞拍机制 限制了生态扩展速度,并增加了项目启动成本,使其更适合 DeFi、DAO 和企业级解决方案,以及需要强大安全性和生态支持的项目。


来源:https://polkadot.com/

Cosmos 依托 IBC(跨链通信协议),允许每条链独立运行,提供更高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项目方无需参与竞拍,即可快速部署区块链,并自由选择安全机制。这种去中心化、模块化的架构使其特别适合 DEX、NFT、游戏链等应用链,同时 IBC 生态的快速扩展也增强了 Cosmos 的可用性和吸引力。


来源:https://cosmos.network/

从生态发展角度来看,Polkadot 通过稳定的共享安全网络 逐步构建高价值跨链生态,而 Cosmos 依靠去中心化和高灵活性吸引了更多轻量级应用和创新项目。选择 Polkadot 还是 Cosmos,取决于对安全性、灵活性和成本的权衡。


数据截止日期:2025年2月26日

创始团队

Polkadot:技术天才与以太坊根基

Polkadot 的创始人团队由 Gavin Wood 主导,他是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曾担任以太坊首席技术官(CTO),并撰写了以太坊黄皮书,定义了以太坊虚拟机(EVM)的技术框架。

Gavin Wood 在区块链领域的声誉无可争议,他于 2016 年离开以太坊后创立了 Web3 Foundation,并联合 Peter Czaban 和 Robert Habermeier 推出了 Polkadot 项目。

Gavin 的技术背景和领导力为 Polkadot 注入了强大的技术驱动基因,特别是在跨链协议和元协议(如 WebAssembly)的设计上展现了极高的前瞻性。此外,团队成员多来自 Parity Technologies,这是一家由 Gavin 创立的技术公司,专注于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


来源:https://polkadot.com/newsroom/press-releases/gavin-wood-announces-polkadots-next-gen-governance-model-for-a-decentralized-future

Cosmos:学术与实用主义的结合

Cosmos 的创始人是 Jae Kwon 和 Ethan Buchman。Jae Kwon 是 Cosmos 的主要构想者,他在 2014 年提出了 Cosmos 的概念,并开发了 Tendermint 共识算法,这是一种高性能的拜占庭容错(BFT)共识机制。

Jae 的背景偏向于学术研究与软件工程,他在区块链领域崭露头角前已有一定的开发经验,但知名度不及 Gavin Wood。Ethan Buchman 则是 Jae 的重要合作伙伴,拥有数学和物理学背景,专注于分布式系统研究。

两人在 2016 年通过 Interchain Foundation(ICF,一个瑞士非营利组织)正式启动了 Cosmos 项目。与 Polkadot 相比,Cosmos 创始团队的技术实力同样出色,但缺少如 Gavin Wood 这样具有行业标志性的人物。


来源:https://cryptodaily.co.uk/2023/11/cosmos-co-founder-jae-kwon-splits-atom-after-years-of-infighting

比较
Polkadot 的创始人团队因 Gavin Wood 的明星效应和技术权威性而更具吸引力,尤其在吸引开发者社区和投资者方面占据优势。

Cosmos 的创始人则以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实用主义著称,其核心创新(Tendermint 和 IBC)奠定了项目的技术基石,但个人影响力稍逊一筹。

投资人

Polkadot:资本驱动的豪华阵容
Polkadot 在融资方面展现了强大的资本吸引力。其初始代币发行(ICO)于 2017 年完成,共募集约 1.45 亿美元(因 Parity 钱包安全性问题,部分资金被冻结,后通过后续轮次弥补)。

Polkadot 的主要投资人包括顶级风投机构,如 Polychain Capital、Pantera Capital、Fenbushi Capital(分布式资本)以及 Boost VC 等。

这些机构不仅带来了雄厚的资金支持,还为其生态提供了战略资源。此外,Polkadot 的资本运作模式(如平行链插槽拍卖)进一步强化了其与资本市场的深度绑定,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参与 DOT 代币的锁仓和竞拍。


来源:https://icodrops.com/polkadot/

Cosmos:低调而高效的融资
Cosmos 的融资起步相对低调,2017 年通过 ICO 募集了约 1700 万美元,规模远小于 Polkadot。项目由 Interchain Foundation(ICF)推动,其背后投资人包括 Paradigm、1confirmation 和 Tendermint Inc.(Cosmos 的技术开发公司)。

与 Polkadot 的豪华投资阵容相比,Cosmos 的投资人名单显得更为精简,但这些机构在区块链领域的专业性极高,例如 Paradigm 是以太坊和 Cosmos 等项目的早期支持者。

此外,Cosmos 并未依赖大规模资本驱动,而是通过技术输出(如 Cosmos SDK)吸引生态参与者,体现了一种更为“有机”的发展策略。


来源:https://icodrops.com/cosmos/

比较:
Polkadot 的投资人阵容更具“明星效应”,资本规模和影响力显著高于 Cosmos,这为其品牌推广和生态扩张提供了强力支持。Cosmos 则选择了一条低门槛、高效率的融资路径。

技术架构:共享安全 vs. 主权独立

Polkadot 与 Cosmos 的跨链理念与技术选择:生态发展的基础

Polkadot 和 Cosmos 在跨链实现上的理念和技术架构为其生态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两者虽同为跨链技术的代表,却在设计理念和实现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

Polkadot:共享安全的中继链架构
Polkadot 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于 2016 年提出,采用“中继链+平行链”分层架构。核心架构包括:
中继链(Relay Chain):负责共识、安全性和治理。
平行链(Parachains):独立运行的区块链,依赖中继链的共享安全机制。专为特定应用场景定制,通过插槽拍卖机制接入网络。
桥接(Bridges):连接外部区块链(如以太坊和比特币)。

Polkadot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共享安全模型,所有平行链都共享中继链的验证者池(基于权益证明变种 NPoS),显著降低了独立链的安全成本。此外,平行线程(Parathreads)为小型项目提供灵活接入方式,降低了启动门槛。

开发者无需单独搭建验证者网络,能够专注于应用开发。然而,平行链的接入需要通过插槽拍卖(Slot Auction),因此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支持。


来源:https://wiki.polkadot.network/docs/learn-architecture

Cosmos:独立主权的枢纽模型
Cosmos 由 Jae Kwon 于 2014 年发起,通过 Tendermint 共识 + IBC(跨链通信协议) 来实现跨链互操作:
Tendermint Core:高效、安全的共识机制,适用于 PoS 区块链。
Cosmos SDK:模块化开发框架,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区块链。
IBC(跨链通信协议):确保 Cosmos 生态中的链可以无缝通信。

与 Polkadot 不同,Cosmos 强调链的主权独立性,每条区域链拥有独立的共识机制(通常基于 Tendermint BFT)和验证者集,开发者可以完全自定义链的治理和经济模型。

这种架构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但也要求新链自行吸引验证者并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来源:https://ibc.cosmos.network/v8/

代币经济学对比

Polkadot(DOT):资本驱动与治理绑定
代币用途:DOT 是 Polkadot 网络的原生代币,主要用于治理、网络安全(质押)和生态接入(平行链插槽拍卖)。持有者通过投票参与网络决策,验证者通过质押 DOT 保障网络安全,而项目方通过拍卖锁定 DOT 以获得平行链插槽。

供应与通胀:DOT 初始供应量为 1,000 万枚,后于 2020 年通过代币重新分拆(redenomination)调整为 10 亿枚。Polkadot 采用动态通胀模型,目标质押率为 58.46%,通胀率在 2.5% 至 10% 之间浮动,当前年化收益率约为 16.8%(视质押比例而定)。通胀奖励主要分配给验证者和提名者。(2025 年 2 月 26 日)

经济模型特点:Polkadot 的代币经济学高度资本化,插槽拍卖机制将 DOT 的价值与生态内项目的资金实力紧密绑定。这种设计激励了大规模锁仓,但也增加了对资本的需求,可能限制了小型项目的参与和生态发展。


来源:https://polkadot.com/get-started/staking (2025年2月26日)

Cosmos(ATOM):灵活性与生态激励
代币用途:ATOM 是 Cosmos Hub 的原生代币,用于支付交易费用、质押以保障网络安全以及参与治理。需要注意的是,ATOM 在 Cosmos 生态中的作用相对松散,因为每条链(Zone)拥有独立的经济模型,未强制要求使用 ATOM。

供应与通胀:ATOM 初始供应量为 2.36 亿枚,无上限供应。通胀率根据质押比例动态调整,目标质押率为 66%,通胀率在 7% 至 20% 之间,年化收益率目前约为 15%-20%。奖励主要分配给验证者和委托者。

经济模型特点:Cosmos 的代币经济学更注重灵活性和去中心化。IBC 协议的开放性降低了 ATOM 的强制使用场景,导致其价值更多依赖于社区治理和潜在的空投激励(如 Osmosis 等项目)。这使得 ATOM 的经济模型更具包容性,但也削弱了其核心价值捕获能力。


来源:https://www.stakingrewards.com/asset/cosmos (2025年2月26日)

对比
Polkadot 的 DOT 通过插槽拍卖和共享安全机制,将代币价值与生态扩张深度绑定,适合资本驱动的增长模式。Cosmos 的 ATOM 则更强调生态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但其代币价值捕获能力较弱,更多依赖外部应用的支持。

开发者生态:采用率与支持力度

开发者生态是衡量区块链项目长期潜力的关键指标。Polkadot 和 Cosmos 分别通过 Substrate 和 Cosmos SDK 提供开发工具,二者在易用性和灵活性上各有千秋。

Polkadot
语言:Rust
模块化程度:100+(内置模块,如 governance、staking 等)
核心优势:高度抽象化和灵活性,支持开发者自定义区块链参数,并可编译为 WebAssembly(Wasm),适配 Polkadot 的元协议
适用场景:适合技术实力强的大型团队和企业级开发者
开发者趋势:截至 2025 年 2 月,核心开发者数量降至 70 人,相较 2023 年 9 月最高点的 160 人有所减少
资金支持:更集中,生态发展由 Web3 基金会等机构推动


来源:https://defillama.com/chain/Polkadot?stables=false&tvl=false&developers=true&groupBy=daily&currency=DOT (2025 年 2 月 26 日)

Cosmos
语言:Go
模块化程度:50+(Cosmos SDK,如 auth、bank 等)
核心优势:上手难度低,与 Tendermint 共识引擎深度集成,便于开发者快速部署独立区块链并通过 IBC 接入 Cosmos 生态
适用场景:更适合中小型团队及创业项目
开发者趋势:截至 2025 年 2 月 26 日,活跃开发者数量降至 28 人,相较 2023 年 5 月的 97 人,出现明显下滑
资金支持:主要依赖生态内的自发增长,去中心化程度较高


来源:https://defillama.com/chain/CosmosHub?groupBy=weekly&developers=true&tvl=false (2025年2月26日)

生态治理模式:集中 vs. 分散

治理模式直接影响生态的决策效率和社区参与度。Polkadot 和 Cosmos 在这方面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Polkadot:集中
Polkadot 的治理较为集中,由 DOT 代币持有者、理事会和技术委员会共同管理。DOT 持有者拥有最高决策权,可以通过投票决定网络费用、插槽拍卖规则等关键参数。
这种模式确保了高效的决策过程,但也因其对资本的依赖而被部分人诟病为“资本驱动”。插槽拍卖机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特性,只有资金雄厚的项目才能胜出,这可能限制了一些创新但资源有限的团队加入。


来源:https://docs.polkadot.com/polkadot-protocol/onchain-governance/

Cosmos:分散
Cosmos 的治理则更加去中心化。每条链拥有独立的管理机制,Cosmos Hub 的治理由 ATOM 持有者通过提案投票决定。此外,Cosmos 还有一个独特的非营利组织——Interchain Foundation(ICF),负责指导生态发展。

这种分散式治理赋予了各链更大的自主权,也降低了进入门槛。例如,Osmosis 和 Juno 等项目无需通过拍卖即可接入 IBC,直接推动了生态的多样化。

从长远看,Polkadot 的集中治理可能更适合快速迭代和统一标准的场景,而 Cosmos 的分散治理则更利于生态的有机增长和多样性。


来源:https://blog.cosmos.network/a-beginners-guide-to-cosmos-governance-26c5d767633a

应用落地:市场表现与实际影响

生态发展的最终体现是应用落地的广度和深度。Polkadot 和 Cosmos 在这方面各有亮点。

Polkadot 的生态以金融类应用为主,例如 Acala(去中心化金融中心)和 Centrifuge(资产代币化平台)。然而,插槽拍卖的高门槛可能限制了其生态的广泛性,尤其是在市场下行期。


来源:https://polkadot.com/case-studies

Cosmos 的生态则更加多元化,涵盖了 DeFi(Osmosis)、NFT(Stargaze)以及基础设施(Celestia)等多个领域。IBC 协议的成熟使得 Cosmos 生态内的跨链交易日益活跃,例如 Terra(在崩盘前)曾为 Cosmos 带来巨大的流动性和关注度。


来源:https://cosmos.network/ecosystem/apps

代表性项目:

加入生态,如何选择?

Polkadot 和 Cosmos 是区块链跨链领域的两大先锋项目,各自凭借独特的技术架构和生态优势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对于开发者而言,选择在哪个平台上构建项目不仅仅是技术偏好,更是一个需要综合考量技术栈、开发体验、生态支持、成本、灵活性以及项目目标的决策。

选择 Polkadot: 如果你的团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且项目需要深度集成到一个共享安全的跨链生态中,Polkadot 是理想的选择。

选择 Cosmos: 如果你的团队资源有限,急于快速上线,或项目需要更高的独立性和灵活性,Cosmos 是更合适的平台。

无论选择哪一方,Polkadot 和 Cosmos 都在不断推动跨链技术的前沿。作为开发者,关键是明确项目需求并匹配自身的能力,二者皆是通向区块链未来的优质路径。

前景预测

区块链行业的跨链互操作性需求不断增长,而 Polkadot 和 Cosmos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跨链生态,正沿着不同的发展路径拓展其影响力。

Polkadot:共享安全驱动的生态扩张

Polkadot 通过共享安全机制(Relay Chain + Parachains),提供强安全性和高度协作的跨链环境。这种模式适用于 DeFi、DAO 和企业级解决方案,其主要优势在于:

安全性与可扩展性并重:所有平行链依赖中继链的安全性,降低单个链的维护成本。

XCM 跨链通信:Polkadot 生态内的跨链交互顺畅,但与外部公链的桥接仍受限。

资本驱动的插槽机制:插槽竞拍促进优质项目发展,但对小型项目的进入门槛较高。

从发展前景来看,Polkadot 生态的增长取决于平行链扩展速度、XCM 生态的完善,以及是否能吸引更多应用。如果 Web3 基金会和 Parity 能持续提供开发者激励,并优化插槽经济模型,Polkadot 可能在高价值跨链生态中占据重要地位。

Cosmos:IBC 生态的自由扩展

Cosmos 采用 IBC(跨链通信协议),允许每条链独立运行并自由选择安全机制,具备以下优势:

更低进入门槛:无需竞拍,项目方可低成本快速部署应用链。

IBC 生态爆发增长:Osmosis、Celestia 等项目的成功,使 Cosmos 在 DeFi、NFT 和 GameFi 领域扩展迅速。

安全性自主:每个区域链独立维护验证者网络,安全性不依赖 Cosmos Hub。

Cosmos 生态的未来增长主要依赖IBC 网络效应的增强,如果更多链采用 IBC 并形成互联互通的经济体系,Cosmos 有望成为模块化区块链的主导力量。

未来展望:谁将占据主导地位?

技术层面:Polkadot 在安全性和经济机制上更适合高价值链,而 Cosmos 在灵活性和去中心化方面更具吸引力。

生态发展:Polkadot 的稳定扩张模式适合长期建设,而 Cosmos 的自由生态增长可能带来更多创新应用。

市场机会:DeFi、企业级应用等或更倾向 Polkadot,而 GameFi、NFT、Dapp 等轻量级应用可能更青睐 Cosmos。

综合来看,Polkadot 和 Cosmos 各有优势,未来可能形成双雄并存的局面,并在不同的细分领域深耕。如果 Cosmos 的 IBC 生态继续扩展,而 Polkadot 能优化插槽机制、提高开发者友好度,二者都将在未来的区块链互操作性竞争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

风险

1.技术架构风险

Polkadot:

依赖 中继链 + 平行链 架构,尽管共享安全性提高了整体网络安全,但如果中继链遭遇攻击或故障,可能会影响所有平行链的安全性。

平行链插槽拍卖模式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限制小型项目的参与。

Cosmos:

采用 互操作性网络(IBC协议),每条链独立负责安全性。如果某条链遭受攻击,不会影响其他链,但单链安全性较弱。

IBC 跨链通信存在桥接漏洞风险,可能导致资产损失(类似于跨链桥攻击)。

比如,2022 年 10 月,BNB Smart Chain 通过 IBC 进行跨链通信时被黑客利用漏洞,造成约 5.6 亿美元损失。虽然 Cosmos 生态未直接受影响,但 IBC 作为跨链通信协议暴露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影响用户对 Cosmos 生态的信任。

2022 年,Ronin 跨链桥遭到黑客攻击,黑客利用私钥权限控制验证节点,盗取 6.24 亿美元(ETH 和 USDC)。


链接:https://purplesec.us/breach-report/binance-coin-hack/

2. 生态系统发展风险

Polkadot:
平行链插槽限制生态扩展速度,影响项目数量和多样性。
开发工具和文档相对复杂,对开发者友好度不如其他公链。

Cosmos:
每条链独立运行,导致 流动性分散,生态协同效应较弱。
依赖 IBC 实现互操作性,但网络效应仍在初期阶段,跨链资产转移规模有限。

3. 代币经济风险

Polkadot:
DOT 质押机制设计较为复杂,锁定期限长,影响流动性。
代币需求主要来自平行链插槽竞拍,长期内需持续扩大生态以支撑代币价值。
比如,Polkadot 质押率高达 50% 以上,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交易市场上的 DOT 可用供应减少,影响 DOT 作为流动资产的使用场景。


来源:https://polkadot.com/get-started/staking

Cosmos:

ATOM 主要用于质押和支付交易费用,但在多链架构中用途有限。

生态链可以选择不同的代币作为质押资产,可能削弱 ATOM 在生态内的需求。

比如,Cosmos 生态项目可以使用自己的代币(如 OSMO、JUNO)支付交易费用,而非 ATOM,导致 ATOM 在 Cosmos 生态中的地位相对较弱。

4. 治理风险

Polkadot:

去中心化治理仍在发展中,部分决策权集中在 Web3 基金会和核心开发团队。

提案投票门槛较高,普通持币人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较低。

Cosmos:

采用链上治理,但治理参与率较低,决策效率受限。

部分项目链治理权集中在创始团队和大额质押者手中。

Polkadot 在共享安全性和跨链扩展性方面表现较优,但其生态扩展受平行链插槽限制,且治理尚未完全去中心化。

Cosmos 提供更高的互操作性和独立性,但网络效应较弱,流动性分散问题仍待解决。

未来,两者需要在安全性、流动性整合和社区治理方面进一步优化,以保持竞争力。

结语

Polkadot 和 Cosmos 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跨链生态模式,各自具有独特的技术架构、经济模型和生态发展路径。

Polkadot 通过共享安全机制提供强大的网络稳定性和资本驱动的增长模式,适合高安全性和企业级应用;而 Cosmos 依托 IBC 协议,强调去中心化和高灵活性,为 DEX、NFT、游戏链等应用提供了更多自由度。

最终,选择哪种跨链解决方案,取决于项目对安全性、灵活性和成本的具体需求。在未来,随着跨链技术的不断演进,这两大生态或将进一步互补,共同推动区块链的互操作性发展。

المؤلف: Jones
المترجم: Cedar
المراجع (المراجعين): KOWEI、SimonLiu、Elisa
مراجع (مراجعو) الترجمة: Ashley、Joyce
* لا يُقصد من المعلومات أن تكون أو أن تشكل نصيحة مالية أو أي توصية أخرى من أي نوع تقدمها منصة Gate.io أو تصادق عليها .
* لا يجوز إعادة إنتاج هذه المقالة أو نقلها أو نسخها دون الرجوع إلى منصة Gate.io. المخالفة هي انتهاك لقانون حقوق الطبع والنشر وقد تخضع لإجراءات قانونية.
ابدأ التداول الآن
اشترك وتداول لتحصل على جوائز ذهبية بقيمة
100 دولار أمريكي
و
5500 دولارًا أمريكيًا
لتجربة الإدارة المالية الذهبي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