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美國社會,稅收政策始終是民眾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從普通工薪階層到大型企業,每個人和經濟實體都與稅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稅收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對經濟發展、社會公平以及民眾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在過往的諸多稅收政策變革中,特朗普執政時期推行的稅收改革格外引人注目,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爭議。那麼,特朗普究竟對美國的稅收體系做了哪些調整?這些改革舉措背後有著怎樣的理念和目標?又給美國社會和經濟帶來了何種影響呢?對加密貨幣行業又會造成什麼影響?本文將圍繞該話題進行詳細展開敘述。
圖片來源:https://edition.cnn.com/2024/10/26/politics/trump-income-taxes-tariffs/index.html
2017 年特朗普政府推動了《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的出臺。這一法案並非終結所得稅,而是對美國聯邦所得稅制度進行了全面改革。在個人所得稅方面,該法案對稅率結構進行了調整。將最高邊際稅率從 39.6% 降至 37%,同時簡化了稅率檔次,從之前的七檔稅率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優化調整 。這一調整旨在減輕中產階級和高收入群體的稅收負擔,刺激個人消費和投資。例如,對於一些中等收入家庭來說,稅率的降低意味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他們可能會將這部分額外收入用於購買房產、汽車等大宗商品,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圖片來源:https://cn.wsj.com/
在企業所得稅方面,改革力度更為顯著。企業所得稅稅率從 35% 大幅降至 21%,這一舉措旨在增強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較低的稅率使得美國本土企業能夠保留更多的利潤,進而有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擴大生產規模以及員工培訓等方面。以蘋果公司為例,其在美國本土的業務可能因稅率降低而節省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可以用於在國內建設新的研發中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同時,對於一些跨國企業而言,較低的稅率也可能促使它們將海外利潤迴流到美國,增加國內的投資和就業機會。
從特朗普過往的稅收改革行動來看,他更傾向於通過調整稅率、優化稅收結構來推動經濟發展,而非直接取消所得稅。這是因為所得稅作為美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維持政府運轉、保障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一旦取消,政府將面臨巨大的財政缺口,難以維持正常的公共事務運作。
特朗普推行這些稅收改革措施,背後有著明確的理念和目標。從經濟增長角度來看,他希望通過降低稅率,尤其是企業所得稅稅率,來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促進企業擴大投資和生產,從而推動經濟的整體增長。在就業方面,特朗普期望企業在獲得更多利潤和資金後,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企業有了更多資金用於擴大生產規模,必然需要招聘更多的員工。
在近期的政治活動中,特朗普提出了一些所得稅改革計劃,包括對小費、社會保障福利和加班費免徵所得稅,還表示考慮免除對消防員、警察、軍事人員和退伍軍人徵稅。他提議用更高的進口關稅彌補稅收損失,計劃對來自所有國家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 20% 的普遍關稅。但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預測,特朗普的關稅在 10 年內預計帶來 3.8 萬億美元,而所得稅同期預計能帶來 33 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將出現近 30 萬億美元的財政缺口。美國稅收基金會也指出,特朗普依賴進口關稅抵消減稅成本的做法有很大缺陷,關稅會招致外國的報復,且其提議的關稅和所有貿易伙伴的報復,將抵消他提議減稅所帶來長期經濟效益的三分之二以上。得克薩斯基督教大學政治學教授基思・加迪也表示,作為彌補收入損失的來源,關稅完全不夠,還會招致報復性關稅,削弱美國國內產業及其通過海外銷售獲利的能力。這表明,從財政收入平衡和國際貿易關係的角度看,取消所得稅並以提高關稅替代的設想面臨著難以逾越的現實阻礙。
在個人投資者層面,特朗普稅收改革中個人所得稅稅率的降低,使得部分投資者手中可支配資金增加。一些對加密貨幣感興趣的投資者,有了更多資金可投入到加密貨幣市場。例如,原本因資金有限而對加密貨幣投資持觀望態度的中等收入投資者,在稅率降低後,可能將部分額外收入投入到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貨幣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活躍度和資金流入量。
對於加密貨幣企業而言,企業所得稅大幅下降至 21%,這對加密貨幣挖礦企業、區塊鏈技術研發企業等有著積極影響。以加密貨幣挖礦企業為例,較低的稅率使得企業能夠保留更多利潤,這些利潤可用於購置更先進的挖礦設備,提升挖礦效率。像比特大陸等在美開展業務的企業,能利用節省下來的資金擴大挖礦規模,提高算力,鞏固自身在全球加密貨幣挖礦領域的地位。同時,區塊鏈技術研發企業也能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吸引更多專業技術人才,加速區塊鏈技術在加密貨幣領域以及其他行業的應用創新。
然而,稅收改革也帶來了一些潛在問題。隨著加密貨幣市場投資活躍度的提升,以及加密貨幣企業的擴張,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行業的關注度也隨之增加。由於加密貨幣交易具有匿名性、跨國性等特點,本身監管難度較大。在稅收改革促使行業規模擴大後,監管機構擔心加密貨幣被用於逃稅、洗錢等非法活動,進而加強了監管力度。例如,美國國稅局(IRS)開始更加嚴格地審查加密貨幣交易相關的稅務申報情況,要求投資者和企業準確申報加密貨幣交易所得,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加密貨幣行業從業者的合規成本和運營壓力。
朗普的稅收改革方案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一些批評者認為,這些改革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富人和大型企業,而對普通民眾的益處相對有限。從數據上看,雖然個人所得稅稅率有所降低,但由於稅基的調整以及一些稅收抵扣項目的變化,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實際減稅幅度並不明顯。例如,廢除了個人從報稅收入中抵扣州和地方稅的條款,這對於生活在高稅率州(如紐約、新澤西和加州)的居民來說,可能意味著稅收負擔的增加,因為他們無法再通過這一抵扣項目減少應納稅額。
在財政方面,稅收改革導致了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減少。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預測,《減稅與就業法案》在未來十年內將減少聯邦政府約 1.46 萬億美元的稅收收入。財政收入的減少可能會對政府的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產生壓力。政府可能需要削減一些公共項目的開支,或者增加國債發行來彌補財政缺口。這可能會對一些依賴政府公共服務的弱勢群體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可能增加美國的債務負擔,對美國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帶來潛在風險。
此外,特朗普本人的納稅問題也引發了諸多爭議。《紐約時報》曾爆料稱,在過去的 15 年中,特朗普有 10 年沒有繳納任何所得稅,2016 年和 2017 年每年納稅僅 750 美元。儘管特朗普反駁這是 “假新聞”,但這一報道還是引發了公眾對他作為總統在納稅方面是否起到表率作用的質疑。如果總統被認為在納稅方面存在問題,這可能會削弱民眾對整個稅收體系公平性的信任,影響民眾依法納稅的積極性。
綜合來看,特朗普雖提出過一些所得稅減免的設想,但無論是從維持財政收支平衡、保障政府職能履行,還是應對國際貿易複雜局勢等多方面因素考量,直接取消所得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特朗普執政期間雖然沒有終結所得稅,但他的稅收改革舉措對美國的經濟、社會和財政等方面都產生了複雜而深遠的影響,並且這些影響在他卸任後依然持續引發著各界的討論和爭議。
在當今美國社會,稅收政策始終是民眾關注的焦點話題之一。從普通工薪階層到大型企業,每個人和經濟實體都與稅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稅收政策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對經濟發展、社會公平以及民眾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在過往的諸多稅收政策變革中,特朗普執政時期推行的稅收改革格外引人注目,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爭議。那麼,特朗普究竟對美國的稅收體系做了哪些調整?這些改革舉措背後有著怎樣的理念和目標?又給美國社會和經濟帶來了何種影響呢?對加密貨幣行業又會造成什麼影響?本文將圍繞該話題進行詳細展開敘述。
圖片來源:https://edition.cnn.com/2024/10/26/politics/trump-income-taxes-tariffs/index.html
2017 年特朗普政府推動了《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的出臺。這一法案並非終結所得稅,而是對美國聯邦所得稅制度進行了全面改革。在個人所得稅方面,該法案對稅率結構進行了調整。將最高邊際稅率從 39.6% 降至 37%,同時簡化了稅率檔次,從之前的七檔稅率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優化調整 。這一調整旨在減輕中產階級和高收入群體的稅收負擔,刺激個人消費和投資。例如,對於一些中等收入家庭來說,稅率的降低意味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他們可能會將這部分額外收入用於購買房產、汽車等大宗商品,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圖片來源:https://cn.wsj.com/
在企業所得稅方面,改革力度更為顯著。企業所得稅稅率從 35% 大幅降至 21%,這一舉措旨在增強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較低的稅率使得美國本土企業能夠保留更多的利潤,進而有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擴大生產規模以及員工培訓等方面。以蘋果公司為例,其在美國本土的業務可能因稅率降低而節省大量資金,這些資金可以用於在國內建設新的研發中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同時,對於一些跨國企業而言,較低的稅率也可能促使它們將海外利潤迴流到美國,增加國內的投資和就業機會。
從特朗普過往的稅收改革行動來看,他更傾向於通過調整稅率、優化稅收結構來推動經濟發展,而非直接取消所得稅。這是因為所得稅作為美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在維持政府運轉、保障公共服務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一旦取消,政府將面臨巨大的財政缺口,難以維持正常的公共事務運作。
特朗普推行這些稅收改革措施,背後有著明確的理念和目標。從經濟增長角度來看,他希望通過降低稅率,尤其是企業所得稅稅率,來激發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促進企業擴大投資和生產,從而推動經濟的整體增長。在就業方面,特朗普期望企業在獲得更多利潤和資金後,能夠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企業有了更多資金用於擴大生產規模,必然需要招聘更多的員工。
在近期的政治活動中,特朗普提出了一些所得稅改革計劃,包括對小費、社會保障福利和加班費免徵所得稅,還表示考慮免除對消防員、警察、軍事人員和退伍軍人徵稅。他提議用更高的進口關稅彌補稅收損失,計劃對來自所有國家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 20% 的普遍關稅。但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預測,特朗普的關稅在 10 年內預計帶來 3.8 萬億美元,而所得稅同期預計能帶來 33 萬億美元,這意味著將出現近 30 萬億美元的財政缺口。美國稅收基金會也指出,特朗普依賴進口關稅抵消減稅成本的做法有很大缺陷,關稅會招致外國的報復,且其提議的關稅和所有貿易伙伴的報復,將抵消他提議減稅所帶來長期經濟效益的三分之二以上。得克薩斯基督教大學政治學教授基思・加迪也表示,作為彌補收入損失的來源,關稅完全不夠,還會招致報復性關稅,削弱美國國內產業及其通過海外銷售獲利的能力。這表明,從財政收入平衡和國際貿易關係的角度看,取消所得稅並以提高關稅替代的設想面臨著難以逾越的現實阻礙。
在個人投資者層面,特朗普稅收改革中個人所得稅稅率的降低,使得部分投資者手中可支配資金增加。一些對加密貨幣感興趣的投資者,有了更多資金可投入到加密貨幣市場。例如,原本因資金有限而對加密貨幣投資持觀望態度的中等收入投資者,在稅率降低後,可能將部分額外收入投入到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貨幣中,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密貨幣市場的活躍度和資金流入量。
對於加密貨幣企業而言,企業所得稅大幅下降至 21%,這對加密貨幣挖礦企業、區塊鏈技術研發企業等有著積極影響。以加密貨幣挖礦企業為例,較低的稅率使得企業能夠保留更多利潤,這些利潤可用於購置更先進的挖礦設備,提升挖礦效率。像比特大陸等在美開展業務的企業,能利用節省下來的資金擴大挖礦規模,提高算力,鞏固自身在全球加密貨幣挖礦領域的地位。同時,區塊鏈技術研發企業也能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吸引更多專業技術人才,加速區塊鏈技術在加密貨幣領域以及其他行業的應用創新。
然而,稅收改革也帶來了一些潛在問題。隨著加密貨幣市場投資活躍度的提升,以及加密貨幣企業的擴張,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行業的關注度也隨之增加。由於加密貨幣交易具有匿名性、跨國性等特點,本身監管難度較大。在稅收改革促使行業規模擴大後,監管機構擔心加密貨幣被用於逃稅、洗錢等非法活動,進而加強了監管力度。例如,美國國稅局(IRS)開始更加嚴格地審查加密貨幣交易相關的稅務申報情況,要求投資者和企業準確申報加密貨幣交易所得,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加密貨幣行業從業者的合規成本和運營壓力。
朗普的稅收改革方案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一些批評者認為,這些改革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富人和大型企業,而對普通民眾的益處相對有限。從數據上看,雖然個人所得稅稅率有所降低,但由於稅基的調整以及一些稅收抵扣項目的變化,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實際減稅幅度並不明顯。例如,廢除了個人從報稅收入中抵扣州和地方稅的條款,這對於生活在高稅率州(如紐約、新澤西和加州)的居民來說,可能意味著稅收負擔的增加,因為他們無法再通過這一抵扣項目減少應納稅額。
在財政方面,稅收改革導致了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的減少。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預測,《減稅與就業法案》在未來十年內將減少聯邦政府約 1.46 萬億美元的稅收收入。財政收入的減少可能會對政府的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產生壓力。政府可能需要削減一些公共項目的開支,或者增加國債發行來彌補財政缺口。這可能會對一些依賴政府公共服務的弱勢群體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可能增加美國的債務負擔,對美國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帶來潛在風險。
此外,特朗普本人的納稅問題也引發了諸多爭議。《紐約時報》曾爆料稱,在過去的 15 年中,特朗普有 10 年沒有繳納任何所得稅,2016 年和 2017 年每年納稅僅 750 美元。儘管特朗普反駁這是 “假新聞”,但這一報道還是引發了公眾對他作為總統在納稅方面是否起到表率作用的質疑。如果總統被認為在納稅方面存在問題,這可能會削弱民眾對整個稅收體系公平性的信任,影響民眾依法納稅的積極性。
綜合來看,特朗普雖提出過一些所得稅減免的設想,但無論是從維持財政收支平衡、保障政府職能履行,還是應對國際貿易複雜局勢等多方面因素考量,直接取消所得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特朗普執政期間雖然沒有終結所得稅,但他的稅收改革舉措對美國的經濟、社會和財政等方面都產生了複雜而深遠的影響,並且這些影響在他卸任後依然持續引發著各界的討論和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