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hatGPT 興起,AI 代理框架也於 2023 年快速發展;AutoGPT、LangGraph(LangChain)和 Camel 等框架成為熱門選擇。而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進展,區塊鏈(Crypto)領域也迎來了嶄新的結合點,形成所謂「Crypto x AI」的創新趨勢。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曾指出,Crypto 與 AI 的融合可以從參與方式、介面互動、規則設定到系統目標四個層次進行理解,從單純協助用戶參與活動,到最終可能影響甚至主導系統目標的訂立,這種融合為人們帶來更多元的應用場景。
本篇報告將探討目前市場上受關注的四大 Crypto x AI 項目:Eliza、GAME、Rig、ZerePy,說明其技術特色、市場表現,讓讀者即使不具備專業背景,也能輕鬆理解這股席捲科技與金融市場的最新趨勢。
Eliza 是一款專為 Web3 應用打造的 AI 智能代理系統,能夠根據使用者的指令自動完成各種操作。它的核心由大型語言模型 (LLM) 提供強大智慧,讓 Eliza 能自主決策並執行復雜任務。
隨著 AI 技術快速發展,像文字轉影像、影片生成、3D 建模等功能逐漸普及,AI 代理的能力也變得更強大。當 Web3 領域缺乏一個專門設計的框架,能讓 AI 輕鬆整合 Web3 功能,實現如區塊鏈資料處理、智慧合約互動等需求。 Eliza 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它是一個免費開源的平臺,採用 TypeScript 開發,操作簡單且完全由使用者掌控。無論是開發者還是普通用戶,都能輕鬆將 Eliza 整合至 Web3 應用,快速上手並完成以下功能:
提到 Eliza 的發展前,先談談 Ai16z,是一個專為加密貨幣和 Web3 項目投資而設計的去中心化創投基金 (Venture Capital Fund)。其獨特之處在於結合了以下三大核心機制:
AI 驅動決策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治理
AI 代理「AI Marc」
Ai16z 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一個智慧、透明且高度自動化的投資生態系統。透過 AI 和 DAO 的結合,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在 Web3 世界中發揮影響力,並實現更高效、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2025 年 1 月,Eliza Labs 宣佈將其原本名為 ai16z 的去中心化投資基金 (VC Fund) 重新塑造品牌為 ElizaOS,並擴展其功能,成為一個專為 Web3 設計的開源 AI 代理平臺。這一平臺基於 Solana 區塊鏈設計,旨在幫助用戶構建和管理 AI 代理系統。
ElizaOS 延續了 ai16z 作為一個 DAO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的運作模式,允許社群成員參與決策,影響投資策略及技術開發。
ElizaOS 現在更專注於作為一個開源框架,讓開發者能夠輕鬆建立、部署和管理 AI 代理。這些 AI 代理可自動執行區塊鏈交易、處理 Web3 數據,並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任務。
雖然 ai16z 已更名為 ElizaOS,其運作核心仍基於 AI 代理技術,並延續了原本的 DAO 投資模式。根據 Walters 的說法,ai16z 的原有幣別代碼將暫時保持不變,未來是否更動將根據 DAO 成員的投票決定。
ElizaOS 的誕生標誌著 ai16z 從純粹的投資基金,轉型為一個更強大、更靈活的 AI 平臺。這一轉型讓 ElizaOS 不僅具備 Web3 應用程式的部署與投資決策功能,還能透過 AI 技術執行更復雜的任務,為未來的去中心化世界提供更智慧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elizaOS - The Operating System for AI Agents
於此同時,Eliza Labs 發佈了他們的技術白皮書,詳細介紹了 Eliza 的技術架構和設計理念,這份白皮書強調了 Eliza 的幾個核心特色:
Eliza Labs 的創辦人 Shaw Walters 在 X(原 Twitter)上表示,團隊正積極開發 Eliza v2,並將其稱為「史上功能最強大的代理框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Eliza 正在開發新版本 Eliza v2,將引入「分層任務網絡 (HTNs)」技術。這項技術能讓 AI 更靈活地解決複雜問題,並快速適應變化的情況,進一步擴展 Web3 應用能力。
根據白皮書中提到的市調調查結果,Eliza 在以下幾個關鍵指標中表現突出,優於其他框架:
圖片來源:Eliza 白皮書
ai16z 是一個於 2024 年 10 月推出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其目標是透過人工智慧 (AI) 技術來革新傳統風險投資 (Venture Capital) 模式。
AI 驅動決策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治理
AI 代理「AI Marc」
Ai16z 計劃引入「Futarchy 治理系統」,這是一種結合社群投票與AI 自主決策的混合模式。該系統將允許:
Ai16z 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一個智慧、透明且高度自動化的投資生態系統,並於2025年1月重新定義品牌為ElizaOS(如前所述)。透過 AI 和 DAO 的結合,Ai16z 希望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在 Web3 世界中發揮影響力,並實現更高效、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區塊鏈平臺:Solana
歷史最高價:ai16z 的歷史最高價為 2.34 美元。
市值:截至 3/16 市值約為 2.26 億美元。
流通供給量:約為 10.99 億枚 AI16Z 代幣。
為什麼選擇 ElizaOS?
Eliza 的程式碼已在 GitHub 完全開源,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修改並擴展其功能。
圖片來源:GitHub - elizaOS/eliza: Autonomous agents for everyone
根據白皮書 2501.06781v2.pdf 的描述,Eliza 具備多個核心功能,旨在讓使用者更輕鬆地建立、部署並管理 AI 代理。這些功能包括:
在 ElizaOS 中,「代理」是 AI 系統的核心,負責執行自動化互動。每個代理在一個「運行時系統 (Runtime)」中運行,並可透過各種平臺(如 Discord、Twitter 等)進行交流,並保持穩定的行為與記憶。
代理的主要功能包括:
簡單來說,代理就像一位虛擬助手,能記住對話內容、理解狀態變化,並根據指令執行各種操作。
角色檔案定義了 AI 代理的「個性」、知識範圍和行為。
圖片來源:Eliza Character Generator
每個角色檔案會描述:
這就像是替你的虛擬助手設計「角色設定」,賦予它獨特的個性和專業能力。
「供應商」在 Eliza 中負責為代理提供即時資料和上下文,確保其能夠正確理解當前情境。
Eliza 內建了 3 種基本供應商:
這些供應商就像是代理的「感官系統」,讓它能感知時間、記住事件,並瞭解與使用者的互動氛圍。
「行動」是代理用來回應訊息並執行任務的核心元素。行動的功能包括:
舉例來說,當你指示代理「執行代幣交易」,代理會根據行動模組來完成這個操作。
負責評估並擷取對話中的重要資訊,確保代理的行為符合目標。
評估器的功能包括:
評估器就像是一位「智慧分析師」,在每一步行動前評估其準確性和合理性。
什麼是意圖辨識?
意圖辨識指的是 AI 助手或系統能夠理解使用者請求的「目的」或「意圖」的能力。
舉例來說:
當使用者說:「我要買 10 顆代幣」,AI 必須理解這是一次「購買行為」的請求。
當使用者說:「告訴我最近的加密貨幣趨勢」,AI 必須理解這是「查詢市場資訊」的意圖。
Eliza 的意圖辨識系統透過多層次機制,確保能準確判斷使用者的需求並採取合適行動。採用「多層次」的意圖辨識機制,能理解使用者的目標並做出正確的反應。其設計包括:
這就像是聊天機器人理解你話中的「潛臺詞」,快速識別你的需求並執行。
來源:Eliza白皮書,Eliza 的意圖辨識系統 (Intent Recognition System)
Eliza 擁有一套靈活的「插件系統」,可用於擴展代理的功能。插件類型包括:
Eliza 的插件架構優勢包括:
插件就像為 Eliza 增加「超能力」,根據需要快速擴展功能。
ElizaOS 的設計強調靈活性和易用性,透過「代理」、「角色檔案」、「供應商」、「行動」、「評估器」等模組的組合。目前,Eliza 正從「基礎階段」逐步邁向「中階階段」的開發進度。團隊正積極推動以下目標的實現:
🔹 自主行動能力 — 讓 AI 代理具備在數位及實體環境中執行任務的能力。
🔹 複雜計劃執行 — 代理可依照指令,處理多層次且長期的任務。
🔹 無需人為干預的自主決策 — 透過智能行動模組,自主決定任務執行順序及優先度。
讓使用者能夠快速打造一個具備強大功能的 AI 代理。
GAME ($VIRTUAL) 建立於 虛擬協議,該協議為具有創收能力的代幣化與共同擁有的 AI 代理提供了強大支援。 Virtuals Protocol 的核心特色包括:
AI 代理代幣化 (Tokenization):每個 AI 代理皆可發行其專屬代幣,創造獨立的經濟模型。
共同擁有與收益分配 (Co-ownership & Revenue Sharing):社群成員可透過持有 AI 代理代幣參與治理,並分享代理的收益。
完全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Virtuals Protocol 架構於區塊鏈之上,確保平臺決策與數據透明公開,避免中心化控制。
Virtuals Protocol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 Layer 2 Base 推出的 AI 代理生成平臺,於 2024 年 10 月上線。該平臺的主要目標是簡化 AI 代理的創建和部署,並透過代幣化(tokenization)機制,讓使用者能夠從 AI 項目中獲得收益。
Introducing GAME | GAME by Virtuals
GAME 是由 Virtuals Protocol 下的功能型 AI 代理(Functional Agent)框架,在 AI 代理的世界中,存在兩種類型的代理:IP 代理 (IP Agents) 和 功能型代理 (Functional Agents)。
兩者在設計目標和應用範圍上存在明顯差異,以下是兩者的比較及解釋:
雖然 IP 代理和功能型代理看似不同,但在許多應用中,它們會「合作」來打造更完整的體驗。
範例情境:
假設一隻「可愛青蛙」的 IP 代理正與使用者互動:
這樣的設計能將「有趣的角色」與「強大的 AI 功能」結合,創造更自然、更吸引人的互動體驗。
截圖自官方Youtube:What are Virtuals Agents?
G.A.M.E(Generative Autonomous Multimodal Entities,生成式自主多模態實體)是由 Virtuals Protocol 開發的功能型 AI 代理框架。其設計目標是為開發者提供強大的 API 與 SDK,讓開發者能夠在虛擬環境中輕鬆整合高階 AI 代理。 G.A.M.E 的獨特架構強調自主性、靈活性及持續學習,讓 AI 代理能夠根據玩家行為和環境變化動態調整,進一步提升互動體驗的真實感與多樣性。
G.A.M.E 的核心組件包括代理提示界面、感知子系統、戰略規劃引擎、對話處理模塊和鏈上錢包操作。這些組件協做工作,使 AI 代理能夠根據其獨特的個性和過去的經驗做出決策,並對玩家動作和其他代理的行為做出動態反應。這種自主性和適應性帶了無限多樣的遊戲體驗,每個對話都可能以全新的、意想不到的方式展開。
圖片來源:官方白皮書 Highlight - G.A.M.E. (Functional Agent) | Virtuals Protocol Whitepaper
G.A.M.E 框架五大核心組件功能如下:
代理提示介面 (Agent Prompting Interface)
感知子系統 (Perception Subsystem)
戰略規劃引擎 (Strategic Planning Engine)
對話處理模組 (Dialogue Processing Module)
鏈上錢包操作 (On-chain Wallet Operator)
G.A.M.E 框架已成功應用於多個專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Roblox 平臺上的《西部世界計劃》。該遊戲以狂野西部風格的小鎮為背景,玩家將進入一個虛擬世界,裡面居住著 10 位具備獨特個性、目標與動機的 AI 特工。每位特工的行為模式基於其自身的個性與過去經驗,且能根據玩家行動和其他 AI 代理的反應隨時調整策略,展現高度的自主行為。
遊戲中隱藏著一位神祕反派 —— 強盜,他的存在為遊戲增添了懸疑與緊張感。玩家必須在錯綜複雜的社交網絡中,透過推理、對話及策略,揭發 The Bandit 的身份,並號召其他特工共同制伏他。這種設計確保每次遊戲體驗都可能出現全新、意想不到的劇情發展,為玩家帶來無限重玩的樂趣。
圖片來源:官方白皮書 Highlight - G.A.M.E. (Functional Agent) | Virtuals Protocol Whitepaper
G.A.M.E 的應用場景不僅限於遊戲,還具備更廣泛的發展潛力。其模組化設計讓 G.A.M.E 可靈活整合多項先進技術,包括:
提示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優化 AI 提示設計,提升代理迴應精準度。
規劃與推理 (Planning & Reasoning):AI 代理多層邏輯與目標追蹤技術,制定長期計劃。
工具整合 (Tool Integration):將 Web 搜索、數據分析工具整合至 AI 代理,強化決策能力。
自我反思 (Self-Reflection):AI 代理根據過往行動與互動結果自我調整,實現持續優化。
記憶管理 (Memory Management):AI 代理可儲存並提取關鍵資訊,確保行為具備上下文,提升決策準確性。
回饋循環機制(Feedback Loop),為 AI 代理的成長與優化提供了強大支持。
透過該機制,AI 代理能根據自身行為結果進行自我檢討與調整、每次行動與對話的結果皆會回饋至知識庫,強化 AI 代理的知識結構、AI 代理可根據經驗持續優化推理與決策能力,逐步成為更智慧且更擬真的數位角色。
G.A.M.E 框架憑藉其高度模組化的設計、強大的 AI 自主行為能力及靈活的擴展性,為 AI 代理的開發和應用開闢了新的可能。其創新的「回饋循環機制」確保 AI 代理能夠在每次互動中持續進步,提升其行為的準確性與適應性。隨著 AI 技術與 Web3 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G.A.M.E 有望成為推動 AI 代理自主性與創新應用的關鍵基石,並在遊戲、教育、社交平臺及金融服務等領域展現巨大潛力。
在 Web3 的世界裡,VIRTUAL 代幣不僅是 Virtuals Protocol 平臺的官方治理代幣,更是整個生態系統運作的核心樞紐。 VIRTUAL 代幣在以太坊 (Ethereum) 及其 Layer 2 解決方案 根據 上發行,並透過多項精心設計的機制,推動其價值穩定增長。
要理解 VIRTUAL 代幣的價值,就得從它的關鍵功能開始:
VIRTUAL 代幣是 虛擬協議 平臺的官方治理代幣,持有者擁有權利參與平臺決策:
投票決策權:無論是 AI 代理的開發方向、功能升級,甚至平臺的新政策,VIRTUAL 代幣持有者都可以透過投票來影響最終結果。
去中心化治理:這項設計確保平臺運作公平透明,避免單一機構壟斷,真正實現 Web3 的「社群共識」。
每個 AI 代理的代幣都會與 VIRTUAL 代幣進行流動性配對,並存在於專屬的鎖定流動性池 (Locked Liquidity Pool) 中。
當玩家想購買某個 AI 代理的代幣時,無論使用 ETH、USDC 等貨幣,交易都必須透過 VIRTUAL 代幣完成。這項設計等於強制提升 VIRTUAL 代幣的交易需求,隨著 AI 代理的交易量成長,VIRTUAL 代幣的需求也會同步上升。
簡單來說,VIRTUAL 代幣就像是一座「高速公路收費站」,每位通行者(買賣 AI 代理代幣)都會為 VIRTUAL 帶來交易需求,創造穩定的買盤壓力。
每當開發者想創建一個全新的 AI 代理時,都需要支付一定數量的 VIRTUAL 代幣作為手續費。
此機制大幅減少隨意創建代理的風險,確保每個 AI 代理的價值與稀缺性。
VIRTUAL 代幣因此進一步消耗,減少市場流通供應量,形成通縮效果,讓 VIRTUAL 的價值有望穩定成長。
區塊鏈平臺:ETH、Base、Solana
歷史最高價:$Virtual 的歷史最高價為 5.07 美元。
市值:截至3/16市值約為 15 億美元。
流通供給量:約為 6.5 億枚 Virtual代幣。
最大供給量:10億枚 Virtual代幣。
VIRTUAL 代幣的價值成長關鍵:通縮機制
VIRTUAL 代幣的設計,巧妙地融入多項「通縮機制」,確保幣價在長期發展中持續受到支撐。以下是 VIRTUAL 代幣價值增長的三大來源:
交易需求提升:每筆代理代幣交易都必須經過 VIRTUAL 代幣,隨著市場需求增長,VIRTUAL 的交易量也將持續增加。
創建費用消耗:每次創建新的 AI 代理時,都需燃燒 (消耗) 一定數量的 VIRTUAL 代幣,減少市場流通量。
流動性鎖定機制:每個代理代幣的流動性池 (Liquidity Pool) 中的 VIRTUAL 代幣將被「鎖定」並無法立即取出,進一步減少市場供應量。
這三層機制共同形成「通縮壓力」,穩定推升 VIRTUAL 代幣的價值。
綜合上述設計,VIRTUAL 代幣的優勢在於:
穩定的買盤需求:AI 代理交易需求持續增加,帶動 VIRTUAL 代幣穩定上漲。
供應量逐漸減少:多項「通縮機制」降低市場上的流通量,有助於提升價值。
社群參與度提升:持有 VIRTUAL 代幣者可參與平臺治理,確保每個人的聲音都被聽見。
長期增值潛力:隨著 AI 代理市場擴展,VIRTUAL 的價值預期將隨之提升。
VIRTUAL 代幣不僅是 Virtuals Protocol 的治理工具,更透過精密的機制設計,確保其成為整個生態系統內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隨著 AI 代理市場的擴展、交易活動的增加,以及通縮機制的強化,VIRTUAL 代幣的價值將具備長期增長的潛力。對於想參與 Web3 創新、並尋求穩定成長機會的投資者而言,VIRTUAL 代幣無疑是值得關注的重要資產。
AI Rig Complex 的誕生,是對市場趨勢的精準迴應。創辦團隊發現,AI 技術在資料分析和決策制定方面愈發強大,但在應用層面卻受到「數據安全」和「運算可信度」的挑戰。
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具備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及「材質透明」等特性,正好能解決 AI 系統在資料來源與決策過程中的信任問題。
於是,AI Rig Complex 誕生,致力於打造一個全新的 AI + 區塊鏈開發框架,讓開發者能夠將 AI 智慧化功能整合到區塊鏈應用中,並確保資料的安全性與決策的透明度。
AI Rig Complex 的發展目標明確,包括:
提升 AI 代理的自主行動能力
AI Rig Complex 設計的 AI 代理能夠自主分析資料、推理判斷,並根據鏈上資料做出智能決策。這樣的功能讓 AI 能夠自動執行如代幣買賣、智能合約執行、DeFi 操作等任務,減少人為干預,並提升效率。原生代幣為 ARC,具備社群治理功能。
擴展去中心化應用 (dApps) 的功能
AI Rig Complex 提供一系列靈活的工具,開發者可透過其 API 和 SDK,將 AI 的分析、語言處理和決策模型整合到 Web3 應用中。這大幅提升了去中心化應用的智慧化水平。
打造全新開發框架
為了讓開發者更容易上手,AI Rig Complex 採用「模組化設計」,無論是資料分析、對話系統、交易管理、DeFi、NFT 平臺還是智能合約自動化,開發者都能快速選擇適合的工具並整合至項目中,實現快速開發與部署。
Rust 語言開發,效能出色;專注企業級服務
Rig同時也 是一套專注企業級應用且高效能的 AI 代理開發框架,由 Playgrounds Analytics 開發,採用 Rust 語言構建。 Rig 強調企業需求,特別在模組化設計、多代理協作與區塊鏈整合上具備優勢,內建記憶與語義內涵技術,能在多輪對話中維持上下文連續性,極大提升企業用戶體驗及效率。
Rig 是一套以 Rust 程式語言打造的開源 AI 框架,它提供一個模組化、高效能且安全的開發環境,讓開發者能夠快速建構整合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相較於市面上的 Python 為主的 AI 工具,Rig 結合了 Rust 的安全性與執行效率,同時支援多種 LLM 模型與進階 AI 工作流程設計,使其特別適合部署在需要高穩定性與擴展性的系統中。
在 Rig 框架的官方文件中,根據其架構頁面來理解其核心概念和組件,其框架的架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組件:
1.完成與嵌入模型(Completion and Embedding Models):Rig 提供一致的 API,支援與多種大型語言模型(LLMs)和嵌入模型的互動。每個供應商(如 OpenAI、Cohere)都有一個 客戶 結構體,用於初始化完成和嵌入模型。這些模型實作了 完井模型 和 嵌入模型 特徵,提供統一的低層介面來建立和執行完成與嵌入請求。docs.rig.rs+1docs.rig.rs+1
透過這些組件,Rig 框架旨在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強大且靈活的平臺,讓他們能夠在 Rust 環境中高效地構建和部署先進的 AI 應用。
鏽 是一種現代化的程式語言,它結合了「高效能」和「安全性」,特別受到系統程式開發者、區塊鏈開發者和對效能有要求的 AI 專案青睞。
Rust效能比較圖,截圖自:(benjdd.com/languages/)
Rust 優點:
越來越多 Web3、AI、甚至大型科技公司( Google、Microsoft、Amazon)都在導入 Rust。
Rig 原生支援多種 LLM 供應商,包括 OpenAI、Cohere、Anthropic、Perplexity、Google Gemini、xAI、EternalAI、DeepSeek、Azure OpenAI 和 Mira。
此外,Rig 也提供與向量儲存系統的整合,允許開發者在應用中使用向量儲存和索引功能。
相關資源:
透過這些資源,開發者可以深入瞭解 Rig 的功能,並在 Rust 環境中高效地構建和部署先進的 LLM 應用。
其中的 agent 模組提供了 Agent 結構體及其建構器,方便開發者將 LLM 模型與特定的前言(preamble)、上下文文件(context documents)和工具(tools)結合,打造出功能強大的 AI 代理。
截圖自官方文件Docs.rs
ARC 的發展路線包括以下幾個關鍵階段:
潛在應用場景
ARC 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項目,它有可能徹底改變 AI 應用程式的開發和部署方式。隨著 AI 和區塊鏈技術的持續發展,ARC 的應用場景將會不斷擴展。
Rig 生態系統的原生代幣為 $ARC,用戶可用其支付服務費用和交易手續費,開發者與企業則透過質押代幣來參與平臺治理與決策。
ZerePy (Zerebro) 是一個以 Python 開發的開源 AI 代理框架,強調創意內容生成與社群互動(例如:讓使用者在 X 平臺(原 Twitter)上部署自己的 AI 代理程式。 ),適合希望快速開發創意產品的開發者或團隊。其獨特的 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提升 AI 創作的準確性與創新度,並可直接整合於社群平臺中,快速完成影音、圖像與文字的創作與發佈,深受開發者、社群創作者歡迎。ZerePy 以「自由化 AI」(Freebasing AI)為核心理念,透過深度微調技術釋放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潛能,推動通用人工智能(AGI)從理論走向實際應用。
ZerePy 由 Zerebro 團隊開發,最初便以社群導向為基礎,迅速吸引了大量創作者與一般使用者,形成豐富的創意生態。為了讓更多人蔘與打造 AGI,團隊在 2023 年底開源了 Zerebro 的後端框架,正式釋出 澤雷皮。 ZerePy v1 發佈時,創辦人於 X 平臺公開了其 GitHub 原始碼,目標是簡化個人化 AI 部署流程,讓使用者能輕鬆打造能在社群平臺上發文的 AI。未來版本則計劃擴充 AI 能力、整合更多平臺,並實現鏈上操作。
2024 年 12 月,Zerebro 聯合創辦人 Tint 宣佈與社群組織 愛16z 展開里程碑式合作:該組織將成為 ZerePy 開源框架的首批外部貢獻者,協助共同推進框架開發,同時與 Zerebro 團隊深度合作,為 ai16z 的旗艦開放框架 Eliza 提供技術支援。 ZerePy 開發進入了社群共建的新階段。
ZerePy 框架的核心是其模組化的設計,允許開發者靈活地整合不同的 AI 模型、區塊鏈網路和社群平臺。
ZerePy 的 AI 代理程式透過一個精密的策略規劃引擎運作,該引擎由多個子系統組成,協同工作以實現 AI 代理的規劃和行動執行能力:
此外,ZerePy 還具備以下技術特點:
其主要特點還包括:
Zerebro 代幣(ZPY)
ZerePy 生態的原生代幣稱為 Zerebro(簡稱 $ZPY),於 2024 年在 Solana 鏈上的 Pump 平臺公平發行,無預售、無團隊保留、總量 10 億枚已全部流通。
與傳統代幣不同,Zerebro 不透過投機炒作來創造價值,而是圍繞整體生態結構——“Zerebro Stack”——逐步賦能。這個堆疊包含三個核心:
目前功能定位:
尚未啟動治理機制: ZerePy 暫未導入 DAO 模型,但隨著社群發展,不排除未來由 ZPY 持有者組成基金會、參與重大升級或生態資金管理。
波動與潛力並存: 2025 年初,ZPY 曾因市場追捧市值衝上數億美元,但後續也出現大幅震盪。真正長遠價值將取決於應用落地程度與框架擴展速度。
ZerePy 並不僅僅是一個框架,而是試圖孕育一個開源、自治的 AI 生態社群:
活躍社群生態:
官方活躍於 X、Telegram、Warpcast 等平臺,持續發佈教學與互動,營造強社群文化與迷因氛圍。
友善開發環境:
提供完整文檔、Replit 模板、一鍵部署教學,鼓勵新人快速參與開發。
插件生態蓬勃:
支援 Coinbase、Binance、IoT、資料庫整合等插件開發,預期未來將出現社群管理的插件市集。
朝向去中心化邁進:
雖尚未成立 DAO,但其框架設計與社群精神高度對齊 DAO 理念。未來或可出現由 AI 自主組成的組織結構,讓 AI 不僅是工具,更是生態參與者。
ZerePy 是 AI 創作者與社群協作的最佳實驗場。
它融合創意生成、去中心化理念與開源精神,不僅讓 AI 成為創作夥伴,也賦予使用者實際參與與影響生態的能力。對於剛踏入 Crypto x AI 領域的開發者與創作者而言,ZerePy 是個不容錯過的機會之窗。
隨著 Crypto 與 AI 技術融合的持續發展,各種創新框架如 Eliza、GAME、Rig 和 ZerePy,提供了不同的切入點和專業特色,滿足從一般消費者、企業到內容創作者的多元需求。
透過這篇文章,希望能更清晰瞭解 Crypto x AI 的前沿趨勢與框架差異,不管對個人、企業、創作者、社群經營、程式開發者,在 Crypto x AI 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框架,進行創新應用,生態共同蓬勃發展。
自ChatGPT 興起,AI 代理框架也於 2023 年快速發展;AutoGPT、LangGraph(LangChain)和 Camel 等框架成為熱門選擇。而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進展,區塊鏈(Crypto)領域也迎來了嶄新的結合點,形成所謂「Crypto x AI」的創新趨勢。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曾指出,Crypto 與 AI 的融合可以從參與方式、介面互動、規則設定到系統目標四個層次進行理解,從單純協助用戶參與活動,到最終可能影響甚至主導系統目標的訂立,這種融合為人們帶來更多元的應用場景。
本篇報告將探討目前市場上受關注的四大 Crypto x AI 項目:Eliza、GAME、Rig、ZerePy,說明其技術特色、市場表現,讓讀者即使不具備專業背景,也能輕鬆理解這股席捲科技與金融市場的最新趨勢。
Eliza 是一款專為 Web3 應用打造的 AI 智能代理系統,能夠根據使用者的指令自動完成各種操作。它的核心由大型語言模型 (LLM) 提供強大智慧,讓 Eliza 能自主決策並執行復雜任務。
隨著 AI 技術快速發展,像文字轉影像、影片生成、3D 建模等功能逐漸普及,AI 代理的能力也變得更強大。當 Web3 領域缺乏一個專門設計的框架,能讓 AI 輕鬆整合 Web3 功能,實現如區塊鏈資料處理、智慧合約互動等需求。 Eliza 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它是一個免費開源的平臺,採用 TypeScript 開發,操作簡單且完全由使用者掌控。無論是開發者還是普通用戶,都能輕鬆將 Eliza 整合至 Web3 應用,快速上手並完成以下功能:
提到 Eliza 的發展前,先談談 Ai16z,是一個專為加密貨幣和 Web3 項目投資而設計的去中心化創投基金 (Venture Capital Fund)。其獨特之處在於結合了以下三大核心機制:
AI 驅動決策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治理
AI 代理「AI Marc」
Ai16z 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一個智慧、透明且高度自動化的投資生態系統。透過 AI 和 DAO 的結合,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在 Web3 世界中發揮影響力,並實現更高效、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2025 年 1 月,Eliza Labs 宣佈將其原本名為 ai16z 的去中心化投資基金 (VC Fund) 重新塑造品牌為 ElizaOS,並擴展其功能,成為一個專為 Web3 設計的開源 AI 代理平臺。這一平臺基於 Solana 區塊鏈設計,旨在幫助用戶構建和管理 AI 代理系統。
ElizaOS 延續了 ai16z 作為一個 DAO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的運作模式,允許社群成員參與決策,影響投資策略及技術開發。
ElizaOS 現在更專注於作為一個開源框架,讓開發者能夠輕鬆建立、部署和管理 AI 代理。這些 AI 代理可自動執行區塊鏈交易、處理 Web3 數據,並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任務。
雖然 ai16z 已更名為 ElizaOS,其運作核心仍基於 AI 代理技術,並延續了原本的 DAO 投資模式。根據 Walters 的說法,ai16z 的原有幣別代碼將暫時保持不變,未來是否更動將根據 DAO 成員的投票決定。
ElizaOS 的誕生標誌著 ai16z 從純粹的投資基金,轉型為一個更強大、更靈活的 AI 平臺。這一轉型讓 ElizaOS 不僅具備 Web3 應用程式的部署與投資決策功能,還能透過 AI 技術執行更復雜的任務,為未來的去中心化世界提供更智慧的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elizaOS - The Operating System for AI Agents
於此同時,Eliza Labs 發佈了他們的技術白皮書,詳細介紹了 Eliza 的技術架構和設計理念,這份白皮書強調了 Eliza 的幾個核心特色:
Eliza Labs 的創辦人 Shaw Walters 在 X(原 Twitter)上表示,團隊正積極開發 Eliza v2,並將其稱為「史上功能最強大的代理框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Eliza 正在開發新版本 Eliza v2,將引入「分層任務網絡 (HTNs)」技術。這項技術能讓 AI 更靈活地解決複雜問題,並快速適應變化的情況,進一步擴展 Web3 應用能力。
根據白皮書中提到的市調調查結果,Eliza 在以下幾個關鍵指標中表現突出,優於其他框架:
圖片來源:Eliza 白皮書
ai16z 是一個於 2024 年 10 月推出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其目標是透過人工智慧 (AI) 技術來革新傳統風險投資 (Venture Capital) 模式。
AI 驅動決策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治理
AI 代理「AI Marc」
Ai16z 計劃引入「Futarchy 治理系統」,這是一種結合社群投票與AI 自主決策的混合模式。該系統將允許:
Ai16z 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一個智慧、透明且高度自動化的投資生態系統,並於2025年1月重新定義品牌為ElizaOS(如前所述)。透過 AI 和 DAO 的結合,Ai16z 希望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在 Web3 世界中發揮影響力,並實現更高效、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區塊鏈平臺:Solana
歷史最高價:ai16z 的歷史最高價為 2.34 美元。
市值:截至 3/16 市值約為 2.26 億美元。
流通供給量:約為 10.99 億枚 AI16Z 代幣。
為什麼選擇 ElizaOS?
Eliza 的程式碼已在 GitHub 完全開源,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修改並擴展其功能。
圖片來源:GitHub - elizaOS/eliza: Autonomous agents for everyone
根據白皮書 2501.06781v2.pdf 的描述,Eliza 具備多個核心功能,旨在讓使用者更輕鬆地建立、部署並管理 AI 代理。這些功能包括:
在 ElizaOS 中,「代理」是 AI 系統的核心,負責執行自動化互動。每個代理在一個「運行時系統 (Runtime)」中運行,並可透過各種平臺(如 Discord、Twitter 等)進行交流,並保持穩定的行為與記憶。
代理的主要功能包括:
簡單來說,代理就像一位虛擬助手,能記住對話內容、理解狀態變化,並根據指令執行各種操作。
角色檔案定義了 AI 代理的「個性」、知識範圍和行為。
圖片來源:Eliza Character Generator
每個角色檔案會描述:
這就像是替你的虛擬助手設計「角色設定」,賦予它獨特的個性和專業能力。
「供應商」在 Eliza 中負責為代理提供即時資料和上下文,確保其能夠正確理解當前情境。
Eliza 內建了 3 種基本供應商:
這些供應商就像是代理的「感官系統」,讓它能感知時間、記住事件,並瞭解與使用者的互動氛圍。
「行動」是代理用來回應訊息並執行任務的核心元素。行動的功能包括:
舉例來說,當你指示代理「執行代幣交易」,代理會根據行動模組來完成這個操作。
負責評估並擷取對話中的重要資訊,確保代理的行為符合目標。
評估器的功能包括:
評估器就像是一位「智慧分析師」,在每一步行動前評估其準確性和合理性。
什麼是意圖辨識?
意圖辨識指的是 AI 助手或系統能夠理解使用者請求的「目的」或「意圖」的能力。
舉例來說:
當使用者說:「我要買 10 顆代幣」,AI 必須理解這是一次「購買行為」的請求。
當使用者說:「告訴我最近的加密貨幣趨勢」,AI 必須理解這是「查詢市場資訊」的意圖。
Eliza 的意圖辨識系統透過多層次機制,確保能準確判斷使用者的需求並採取合適行動。採用「多層次」的意圖辨識機制,能理解使用者的目標並做出正確的反應。其設計包括:
這就像是聊天機器人理解你話中的「潛臺詞」,快速識別你的需求並執行。
來源:Eliza白皮書,Eliza 的意圖辨識系統 (Intent Recognition System)
Eliza 擁有一套靈活的「插件系統」,可用於擴展代理的功能。插件類型包括:
Eliza 的插件架構優勢包括:
插件就像為 Eliza 增加「超能力」,根據需要快速擴展功能。
ElizaOS 的設計強調靈活性和易用性,透過「代理」、「角色檔案」、「供應商」、「行動」、「評估器」等模組的組合。目前,Eliza 正從「基礎階段」逐步邁向「中階階段」的開發進度。團隊正積極推動以下目標的實現:
🔹 自主行動能力 — 讓 AI 代理具備在數位及實體環境中執行任務的能力。
🔹 複雜計劃執行 — 代理可依照指令,處理多層次且長期的任務。
🔹 無需人為干預的自主決策 — 透過智能行動模組,自主決定任務執行順序及優先度。
讓使用者能夠快速打造一個具備強大功能的 AI 代理。
GAME ($VIRTUAL) 建立於 虛擬協議,該協議為具有創收能力的代幣化與共同擁有的 AI 代理提供了強大支援。 Virtuals Protocol 的核心特色包括:
AI 代理代幣化 (Tokenization):每個 AI 代理皆可發行其專屬代幣,創造獨立的經濟模型。
共同擁有與收益分配 (Co-ownership & Revenue Sharing):社群成員可透過持有 AI 代理代幣參與治理,並分享代理的收益。
完全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Virtuals Protocol 架構於區塊鏈之上,確保平臺決策與數據透明公開,避免中心化控制。
Virtuals Protocol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 Layer 2 Base 推出的 AI 代理生成平臺,於 2024 年 10 月上線。該平臺的主要目標是簡化 AI 代理的創建和部署,並透過代幣化(tokenization)機制,讓使用者能夠從 AI 項目中獲得收益。
Introducing GAME | GAME by Virtuals
GAME 是由 Virtuals Protocol 下的功能型 AI 代理(Functional Agent)框架,在 AI 代理的世界中,存在兩種類型的代理:IP 代理 (IP Agents) 和 功能型代理 (Functional Agents)。
兩者在設計目標和應用範圍上存在明顯差異,以下是兩者的比較及解釋:
雖然 IP 代理和功能型代理看似不同,但在許多應用中,它們會「合作」來打造更完整的體驗。
範例情境:
假設一隻「可愛青蛙」的 IP 代理正與使用者互動:
這樣的設計能將「有趣的角色」與「強大的 AI 功能」結合,創造更自然、更吸引人的互動體驗。
截圖自官方Youtube:What are Virtuals Agents?
G.A.M.E(Generative Autonomous Multimodal Entities,生成式自主多模態實體)是由 Virtuals Protocol 開發的功能型 AI 代理框架。其設計目標是為開發者提供強大的 API 與 SDK,讓開發者能夠在虛擬環境中輕鬆整合高階 AI 代理。 G.A.M.E 的獨特架構強調自主性、靈活性及持續學習,讓 AI 代理能夠根據玩家行為和環境變化動態調整,進一步提升互動體驗的真實感與多樣性。
G.A.M.E 的核心組件包括代理提示界面、感知子系統、戰略規劃引擎、對話處理模塊和鏈上錢包操作。這些組件協做工作,使 AI 代理能夠根據其獨特的個性和過去的經驗做出決策,並對玩家動作和其他代理的行為做出動態反應。這種自主性和適應性帶了無限多樣的遊戲體驗,每個對話都可能以全新的、意想不到的方式展開。
圖片來源:官方白皮書 Highlight - G.A.M.E. (Functional Agent) | Virtuals Protocol Whitepaper
G.A.M.E 框架五大核心組件功能如下:
代理提示介面 (Agent Prompting Interface)
感知子系統 (Perception Subsystem)
戰略規劃引擎 (Strategic Planning Engine)
對話處理模組 (Dialogue Processing Module)
鏈上錢包操作 (On-chain Wallet Operator)
G.A.M.E 框架已成功應用於多個專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Roblox 平臺上的《西部世界計劃》。該遊戲以狂野西部風格的小鎮為背景,玩家將進入一個虛擬世界,裡面居住著 10 位具備獨特個性、目標與動機的 AI 特工。每位特工的行為模式基於其自身的個性與過去經驗,且能根據玩家行動和其他 AI 代理的反應隨時調整策略,展現高度的自主行為。
遊戲中隱藏著一位神祕反派 —— 強盜,他的存在為遊戲增添了懸疑與緊張感。玩家必須在錯綜複雜的社交網絡中,透過推理、對話及策略,揭發 The Bandit 的身份,並號召其他特工共同制伏他。這種設計確保每次遊戲體驗都可能出現全新、意想不到的劇情發展,為玩家帶來無限重玩的樂趣。
圖片來源:官方白皮書 Highlight - G.A.M.E. (Functional Agent) | Virtuals Protocol Whitepaper
G.A.M.E 的應用場景不僅限於遊戲,還具備更廣泛的發展潛力。其模組化設計讓 G.A.M.E 可靈活整合多項先進技術,包括:
提示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優化 AI 提示設計,提升代理迴應精準度。
規劃與推理 (Planning & Reasoning):AI 代理多層邏輯與目標追蹤技術,制定長期計劃。
工具整合 (Tool Integration):將 Web 搜索、數據分析工具整合至 AI 代理,強化決策能力。
自我反思 (Self-Reflection):AI 代理根據過往行動與互動結果自我調整,實現持續優化。
記憶管理 (Memory Management):AI 代理可儲存並提取關鍵資訊,確保行為具備上下文,提升決策準確性。
回饋循環機制(Feedback Loop),為 AI 代理的成長與優化提供了強大支持。
透過該機制,AI 代理能根據自身行為結果進行自我檢討與調整、每次行動與對話的結果皆會回饋至知識庫,強化 AI 代理的知識結構、AI 代理可根據經驗持續優化推理與決策能力,逐步成為更智慧且更擬真的數位角色。
G.A.M.E 框架憑藉其高度模組化的設計、強大的 AI 自主行為能力及靈活的擴展性,為 AI 代理的開發和應用開闢了新的可能。其創新的「回饋循環機制」確保 AI 代理能夠在每次互動中持續進步,提升其行為的準確性與適應性。隨著 AI 技術與 Web3 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G.A.M.E 有望成為推動 AI 代理自主性與創新應用的關鍵基石,並在遊戲、教育、社交平臺及金融服務等領域展現巨大潛力。
在 Web3 的世界裡,VIRTUAL 代幣不僅是 Virtuals Protocol 平臺的官方治理代幣,更是整個生態系統運作的核心樞紐。 VIRTUAL 代幣在以太坊 (Ethereum) 及其 Layer 2 解決方案 根據 上發行,並透過多項精心設計的機制,推動其價值穩定增長。
要理解 VIRTUAL 代幣的價值,就得從它的關鍵功能開始:
VIRTUAL 代幣是 虛擬協議 平臺的官方治理代幣,持有者擁有權利參與平臺決策:
投票決策權:無論是 AI 代理的開發方向、功能升級,甚至平臺的新政策,VIRTUAL 代幣持有者都可以透過投票來影響最終結果。
去中心化治理:這項設計確保平臺運作公平透明,避免單一機構壟斷,真正實現 Web3 的「社群共識」。
每個 AI 代理的代幣都會與 VIRTUAL 代幣進行流動性配對,並存在於專屬的鎖定流動性池 (Locked Liquidity Pool) 中。
當玩家想購買某個 AI 代理的代幣時,無論使用 ETH、USDC 等貨幣,交易都必須透過 VIRTUAL 代幣完成。這項設計等於強制提升 VIRTUAL 代幣的交易需求,隨著 AI 代理的交易量成長,VIRTUAL 代幣的需求也會同步上升。
簡單來說,VIRTUAL 代幣就像是一座「高速公路收費站」,每位通行者(買賣 AI 代理代幣)都會為 VIRTUAL 帶來交易需求,創造穩定的買盤壓力。
每當開發者想創建一個全新的 AI 代理時,都需要支付一定數量的 VIRTUAL 代幣作為手續費。
此機制大幅減少隨意創建代理的風險,確保每個 AI 代理的價值與稀缺性。
VIRTUAL 代幣因此進一步消耗,減少市場流通供應量,形成通縮效果,讓 VIRTUAL 的價值有望穩定成長。
區塊鏈平臺:ETH、Base、Solana
歷史最高價:$Virtual 的歷史最高價為 5.07 美元。
市值:截至3/16市值約為 15 億美元。
流通供給量:約為 6.5 億枚 Virtual代幣。
最大供給量:10億枚 Virtual代幣。
VIRTUAL 代幣的價值成長關鍵:通縮機制
VIRTUAL 代幣的設計,巧妙地融入多項「通縮機制」,確保幣價在長期發展中持續受到支撐。以下是 VIRTUAL 代幣價值增長的三大來源:
交易需求提升:每筆代理代幣交易都必須經過 VIRTUAL 代幣,隨著市場需求增長,VIRTUAL 的交易量也將持續增加。
創建費用消耗:每次創建新的 AI 代理時,都需燃燒 (消耗) 一定數量的 VIRTUAL 代幣,減少市場流通量。
流動性鎖定機制:每個代理代幣的流動性池 (Liquidity Pool) 中的 VIRTUAL 代幣將被「鎖定」並無法立即取出,進一步減少市場供應量。
這三層機制共同形成「通縮壓力」,穩定推升 VIRTUAL 代幣的價值。
綜合上述設計,VIRTUAL 代幣的優勢在於:
穩定的買盤需求:AI 代理交易需求持續增加,帶動 VIRTUAL 代幣穩定上漲。
供應量逐漸減少:多項「通縮機制」降低市場上的流通量,有助於提升價值。
社群參與度提升:持有 VIRTUAL 代幣者可參與平臺治理,確保每個人的聲音都被聽見。
長期增值潛力:隨著 AI 代理市場擴展,VIRTUAL 的價值預期將隨之提升。
VIRTUAL 代幣不僅是 Virtuals Protocol 的治理工具,更透過精密的機制設計,確保其成為整個生態系統內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隨著 AI 代理市場的擴展、交易活動的增加,以及通縮機制的強化,VIRTUAL 代幣的價值將具備長期增長的潛力。對於想參與 Web3 創新、並尋求穩定成長機會的投資者而言,VIRTUAL 代幣無疑是值得關注的重要資產。
AI Rig Complex 的誕生,是對市場趨勢的精準迴應。創辦團隊發現,AI 技術在資料分析和決策制定方面愈發強大,但在應用層面卻受到「數據安全」和「運算可信度」的挑戰。
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具備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及「材質透明」等特性,正好能解決 AI 系統在資料來源與決策過程中的信任問題。
於是,AI Rig Complex 誕生,致力於打造一個全新的 AI + 區塊鏈開發框架,讓開發者能夠將 AI 智慧化功能整合到區塊鏈應用中,並確保資料的安全性與決策的透明度。
AI Rig Complex 的發展目標明確,包括:
提升 AI 代理的自主行動能力
AI Rig Complex 設計的 AI 代理能夠自主分析資料、推理判斷,並根據鏈上資料做出智能決策。這樣的功能讓 AI 能夠自動執行如代幣買賣、智能合約執行、DeFi 操作等任務,減少人為干預,並提升效率。原生代幣為 ARC,具備社群治理功能。
擴展去中心化應用 (dApps) 的功能
AI Rig Complex 提供一系列靈活的工具,開發者可透過其 API 和 SDK,將 AI 的分析、語言處理和決策模型整合到 Web3 應用中。這大幅提升了去中心化應用的智慧化水平。
打造全新開發框架
為了讓開發者更容易上手,AI Rig Complex 採用「模組化設計」,無論是資料分析、對話系統、交易管理、DeFi、NFT 平臺還是智能合約自動化,開發者都能快速選擇適合的工具並整合至項目中,實現快速開發與部署。
Rust 語言開發,效能出色;專注企業級服務
Rig同時也 是一套專注企業級應用且高效能的 AI 代理開發框架,由 Playgrounds Analytics 開發,採用 Rust 語言構建。 Rig 強調企業需求,特別在模組化設計、多代理協作與區塊鏈整合上具備優勢,內建記憶與語義內涵技術,能在多輪對話中維持上下文連續性,極大提升企業用戶體驗及效率。
Rig 是一套以 Rust 程式語言打造的開源 AI 框架,它提供一個模組化、高效能且安全的開發環境,讓開發者能夠快速建構整合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相較於市面上的 Python 為主的 AI 工具,Rig 結合了 Rust 的安全性與執行效率,同時支援多種 LLM 模型與進階 AI 工作流程設計,使其特別適合部署在需要高穩定性與擴展性的系統中。
在 Rig 框架的官方文件中,根據其架構頁面來理解其核心概念和組件,其框架的架構主要包括以下核心組件:
1.完成與嵌入模型(Completion and Embedding Models):Rig 提供一致的 API,支援與多種大型語言模型(LLMs)和嵌入模型的互動。每個供應商(如 OpenAI、Cohere)都有一個 客戶 結構體,用於初始化完成和嵌入模型。這些模型實作了 完井模型 和 嵌入模型 特徵,提供統一的低層介面來建立和執行完成與嵌入請求。docs.rig.rs+1docs.rig.rs+1
透過這些組件,Rig 框架旨在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強大且靈活的平臺,讓他們能夠在 Rust 環境中高效地構建和部署先進的 AI 應用。
鏽 是一種現代化的程式語言,它結合了「高效能」和「安全性」,特別受到系統程式開發者、區塊鏈開發者和對效能有要求的 AI 專案青睞。
Rust效能比較圖,截圖自:(benjdd.com/languages/)
Rust 優點:
越來越多 Web3、AI、甚至大型科技公司( Google、Microsoft、Amazon)都在導入 Rust。
Rig 原生支援多種 LLM 供應商,包括 OpenAI、Cohere、Anthropic、Perplexity、Google Gemini、xAI、EternalAI、DeepSeek、Azure OpenAI 和 Mira。
此外,Rig 也提供與向量儲存系統的整合,允許開發者在應用中使用向量儲存和索引功能。
相關資源:
透過這些資源,開發者可以深入瞭解 Rig 的功能,並在 Rust 環境中高效地構建和部署先進的 LLM 應用。
其中的 agent 模組提供了 Agent 結構體及其建構器,方便開發者將 LLM 模型與特定的前言(preamble)、上下文文件(context documents)和工具(tools)結合,打造出功能強大的 AI 代理。
截圖自官方文件Docs.rs
ARC 的發展路線包括以下幾個關鍵階段:
潛在應用場景
ARC 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項目,它有可能徹底改變 AI 應用程式的開發和部署方式。隨著 AI 和區塊鏈技術的持續發展,ARC 的應用場景將會不斷擴展。
Rig 生態系統的原生代幣為 $ARC,用戶可用其支付服務費用和交易手續費,開發者與企業則透過質押代幣來參與平臺治理與決策。
ZerePy (Zerebro) 是一個以 Python 開發的開源 AI 代理框架,強調創意內容生成與社群互動(例如:讓使用者在 X 平臺(原 Twitter)上部署自己的 AI 代理程式。 ),適合希望快速開發創意產品的開發者或團隊。其獨特的 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提升 AI 創作的準確性與創新度,並可直接整合於社群平臺中,快速完成影音、圖像與文字的創作與發佈,深受開發者、社群創作者歡迎。ZerePy 以「自由化 AI」(Freebasing AI)為核心理念,透過深度微調技術釋放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潛能,推動通用人工智能(AGI)從理論走向實際應用。
ZerePy 由 Zerebro 團隊開發,最初便以社群導向為基礎,迅速吸引了大量創作者與一般使用者,形成豐富的創意生態。為了讓更多人蔘與打造 AGI,團隊在 2023 年底開源了 Zerebro 的後端框架,正式釋出 澤雷皮。 ZerePy v1 發佈時,創辦人於 X 平臺公開了其 GitHub 原始碼,目標是簡化個人化 AI 部署流程,讓使用者能輕鬆打造能在社群平臺上發文的 AI。未來版本則計劃擴充 AI 能力、整合更多平臺,並實現鏈上操作。
2024 年 12 月,Zerebro 聯合創辦人 Tint 宣佈與社群組織 愛16z 展開里程碑式合作:該組織將成為 ZerePy 開源框架的首批外部貢獻者,協助共同推進框架開發,同時與 Zerebro 團隊深度合作,為 ai16z 的旗艦開放框架 Eliza 提供技術支援。 ZerePy 開發進入了社群共建的新階段。
ZerePy 框架的核心是其模組化的設計,允許開發者靈活地整合不同的 AI 模型、區塊鏈網路和社群平臺。
ZerePy 的 AI 代理程式透過一個精密的策略規劃引擎運作,該引擎由多個子系統組成,協同工作以實現 AI 代理的規劃和行動執行能力:
此外,ZerePy 還具備以下技術特點:
其主要特點還包括:
Zerebro 代幣(ZPY)
ZerePy 生態的原生代幣稱為 Zerebro(簡稱 $ZPY),於 2024 年在 Solana 鏈上的 Pump 平臺公平發行,無預售、無團隊保留、總量 10 億枚已全部流通。
與傳統代幣不同,Zerebro 不透過投機炒作來創造價值,而是圍繞整體生態結構——“Zerebro Stack”——逐步賦能。這個堆疊包含三個核心:
目前功能定位:
尚未啟動治理機制: ZerePy 暫未導入 DAO 模型,但隨著社群發展,不排除未來由 ZPY 持有者組成基金會、參與重大升級或生態資金管理。
波動與潛力並存: 2025 年初,ZPY 曾因市場追捧市值衝上數億美元,但後續也出現大幅震盪。真正長遠價值將取決於應用落地程度與框架擴展速度。
ZerePy 並不僅僅是一個框架,而是試圖孕育一個開源、自治的 AI 生態社群:
活躍社群生態:
官方活躍於 X、Telegram、Warpcast 等平臺,持續發佈教學與互動,營造強社群文化與迷因氛圍。
友善開發環境:
提供完整文檔、Replit 模板、一鍵部署教學,鼓勵新人快速參與開發。
插件生態蓬勃:
支援 Coinbase、Binance、IoT、資料庫整合等插件開發,預期未來將出現社群管理的插件市集。
朝向去中心化邁進:
雖尚未成立 DAO,但其框架設計與社群精神高度對齊 DAO 理念。未來或可出現由 AI 自主組成的組織結構,讓 AI 不僅是工具,更是生態參與者。
ZerePy 是 AI 創作者與社群協作的最佳實驗場。
它融合創意生成、去中心化理念與開源精神,不僅讓 AI 成為創作夥伴,也賦予使用者實際參與與影響生態的能力。對於剛踏入 Crypto x AI 領域的開發者與創作者而言,ZerePy 是個不容錯過的機會之窗。
隨著 Crypto 與 AI 技術融合的持續發展,各種創新框架如 Eliza、GAME、Rig 和 ZerePy,提供了不同的切入點和專業特色,滿足從一般消費者、企業到內容創作者的多元需求。
透過這篇文章,希望能更清晰瞭解 Crypto x AI 的前沿趨勢與框架差異,不管對個人、企業、創作者、社群經營、程式開發者,在 Crypto x AI 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框架,進行創新應用,生態共同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