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新加坡將推出穩定幣監管,擴展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試點
簡而言之
Decrypt的藝術、時尚和娛樂中心。
深入了解 SCENE
新加坡的金融監管機構正在準備推出穩定幣的新規則,並擴大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試點,這是其構建數字資產框架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MAS)常務董事謝德俊周四表示,如果穩定幣得到適當監管,它們可能在未來的金融網路中發揮關鍵作用。
"未受監管的穩定幣保持其錨定的記錄不佳,"Chia在2025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頻繁的脫鉤會削弱信心,並引發其他穩定幣的擠兌。”
“受監管的穩定幣雖然還處於初期階段,但提供了價值穩定的前景。對穩定幣進行健全和嚴格的監管將對其穩定性至關重要,”他補充道。“我們已經看到國家監管迅速成形。這是一個重要的開端。但如果出現大量監管不力的穩定幣,可能會出現錯誤的方向,從而削弱其他穩定幣的信心。”
Chia表示,MAS已最終確定其穩定幣監管框架的特徵,並將很快準備草擬立法。"在我們的框架下,我們重視健全的儲備支持和贖回的可靠性,"他說。
新加坡對數字金融的監管方法在嚴格標準與行業主導的試點之間取得了平衡。新的穩定幣規則建立在多年的沙盒實驗和像Project Guardian這樣的項目之上,該項目自2022年以來測試了代幣化的外匯、固定收益和基金交易。
新加坡在2022年啓動了守護者計劃,開始關注資產支持代幣。它與行業合作夥伴合作,測試外匯、基金、固定收益等用例,證明了代幣化的可行性及其帶來的好處。24/7近乎即時結算;可編程性使得PvP和DvP成爲可能;沒有結算延遲,減少中介,降低預融資。
這一工作已經取得了切實的成果。代幣化債券和貨幣市場基金正在鏈上交易,銀行也在提供代幣化現金管理服務。但Chia指出,資產支持代幣尚未達到“逃逸速度”。他表示,要達到這一點,需要標準化的代幣格式、互操作的網路和深厚的安全結算資產池。
MAS還將發布關於資本市場產品代幣化的指南,提供案例研究和披露指引,以闡明代幣化證券如何符合現有規則。它正在與包括英國監管機構在內的國際合作夥伴合作,以協調資產支持代幣的標準。
Chia警告稱,進展將取決於能夠爲客戶展示價值和穩定性的用例。他說:“市場參與者必須提供能夠展示價值和穩定性的用例。他們必須建立參與度和流動性。”
一種“平衡中間”的方法
數字主權聯盟的首席執行官阿德裏安·沃爾(Adrian Wall)形容新加坡的監管方式爲處於一個"平衡中間"。
"MAS結合了嚴格的消費者保護和全球最先進的代幣化計劃之一。其穩定幣框架的範圍比MiCA更窄,但在安全性和贖回方面更深入,使MAS監管的穩定幣成爲法定貨幣和數字資產之間可靠的橋梁,"他對Decrypt說道。
“新加坡最接近我們希望在全球看到的平衡:明確的標準、共享的基礎設施和受控的實驗。現在的機會是確保這些框架不僅對全球銀行可用,也對能夠將其轉化爲日常價值的建設者和社區可用。”
對於該市的穩定幣公司,他表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經"將穩定幣置於銀行級別的基礎上,而沒有扼殺創新。"
他補充說,如果他能在任何方面影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那就是在接入和上遊渠道方面。"規則是明確的,但較小的創新者仍然在進入試點或獲得銀行連接方面掙扎。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爲符合框架精神的早期公司提供的漸進式進入途徑,以及更清晰的指導,說明已經在其他地方達到高標準的外幣支持的穩定幣如何能夠與新加坡生態系統互操作,而不會產生監管空白,"他說。
Ryder.id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Louise Ivan Valencia Payawal 補充道,行業將從 MAS 的進一步推動中受益。"這次演講闡明了資產支持代幣達到 "逃逸速度 “所需發生的事情,但目前的實施和許可速度依然可能減緩那些今天就準備好構建的創新者。更快的批準、更清晰的時間表,以及在去中心化金融和自我保管等領域提供更詳細的指導,將有助於確保新加坡不會在仍保持保障的同時落後於那些積極發展的市場,” 她說道。
她補充說,在不同的司法管轄區之間,權衡變得越來越清晰。“美國有規模,但不確定性。歐洲有協調,但發展較慢。香港支持零售參與。迪拜提供寬容。新加坡專注於信任、互操作性和機構級網路,” 她說。
然而,Payawal指出,盡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希望避免圍牆花園並防止全球格局的碎片化,“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國際監管機構之間更強的協調以及全球標準的更快採用。” 她辯稱,如果其他地區搶先,新加坡面臨着 “成爲一個沒有等量商業規模的先進測試平台” 的風險,並補充道,“如果新加坡希望在實驗和全球影響力方面領先,推動試點轉變爲行業範圍內的實際實施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