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A股公司見招拆招美國民眾“瘋狂”囤貨

據新華社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佈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伙伴徵收更高關稅。

對此,中國迅速給予迴應,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佈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此外,逾30家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上回應;多個商會也積極發聲,強烈反對美國以“對等”為由單方面加徵關稅的行為。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4月5日,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消費者正因關稅而“瘋狂採購”各類商品,以防止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徵關稅而抬高物價。

逾30家上市公司迴應

“實際上,在2023年之後,公司加大了海外生產基地的建設。”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標誌著美的從過去的“中國供全球”模式轉向“區域供區域”的供應佈局建設。

據悉,美的集團在海外建的工廠規模更小且分佈更為分散,工廠之間的產能騰挪也更加靈活。“基於當前的佈局,加上以前在埃及和巴西等加徵關稅較低的國家已有所佈局,我們仍然具備成本比較優勢。”美的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及時迴應了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其中,多數公司表示由於自身對美業務佔比較低,新政策對公司業務影響有限。還有部分公司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將加徵關稅的影響降至最低。

博威合金在互動平臺上表示,越南新投建的3GW電池片擴產項目,未來銷售市場面向歐洲、印度。新材料業務,公司越南新材料基地主要銷往東南亞區域,越南及國內部分銷往美國市場的訂單,可通過業務設計來最大可能地減少加徵關稅的影響。

天振股份、新寶股份等多家公司稱,公司與客戶主要以FOB模式結算,關稅由客戶承擔。

同時,也有部分公司提出了應對之策。例如,4月3日,依依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現階段公司正積極與客戶進行溝通,共同探討應對策略。同時公司也將加大力度開發新的國際市場和客戶資源,例如歐洲的部分國家,以及寵物經濟正在興起的東南亞、南美等地區。此外,公司始終堅持國外加國內市場的雙驅動策略,實現國內外業務收入的持續提升,以提高抗風險能力。

道通科技透露,公司已提前在部分低關稅國家或地區尋找製造場所,並開展了相關人員儲備工作,預計可在1個月內實現低關稅區域的製造替代。

“長期以來,公司密切關注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積極研討並實施應對方案。”邁瑞醫療表示,在今年初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兩次10%關稅生效前,公司已提前根據意向訂單在美國前瞻備貨,因此今年美國銷售的產品並不受到本輪關稅影響。

而且,為滿足國際化業務運營需求,公司在全球佈局了幾十家生產基地,其中包括已獲FDA認證的工廠,可滿足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市場需求。

據邁瑞醫療介紹,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公司銷往美國的產品便開始被加徵關稅,但這並未影響公司在美國市場的拓展。2018—2023年,美國業務的複合增速達到了10%,目前美國銷售收入佔總收入比重約6%。

“以往關稅都是由品牌客戶(進口商)承擔。”作為全球領先的運動鞋專業製造商,華利集團在互動平臺回覆稱,“這次關稅如果大幅提升,品牌客戶若全部或大部分轉嫁給消費者,很可能會影響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行業不受此次事件影響。如貝達藥業表示,根據美國政府於2025年4月2日公佈的關稅政策,藥品被列為豁免商品類別。

多家商會發聲反對美“對等關稅”

與此同時,中國6家商會就美徵收所謂“對等關稅”一事發表聲明。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就美徵收所謂“對等關稅”一事發表嚴正聲明稱,美東時間2025年4月2日,美國政府宣佈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絕大部分醫用耗材、敷料、醫療設備及其零部件、康復用品等產品均受影響,特別是部分產品疊加美國政府過往無理加稅措施,關稅已達極高水平。

美國政府的單邊貿易措施無視世貿規則,不僅嚴重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醫藥產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還將嚴重影響全球醫藥產業研發、生產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損害全球各國民眾的健康福祉,尤其是嚴重影響相關中低收入群體的醫療保障。

生命價值至高無上。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認為,全球民眾的健康權益不應受到不公平貿易措施的侵害,堅決反對美國採取的單邊貿易霸凌行為。“我們堅決支持中國政府採取的反制措施,並將與全球各國醫藥行業一道,維護全球醫藥企業的合法權益,共同促進這一重要民生行業的健康發展。”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表示。

同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發表聲明,堅決反對美國實施的對等關稅措施。這種單邊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不僅嚴重違背國際貿易規則,更將嚴重擾亂全球經貿秩序,損害企業界及消費者利益,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堅決擁護中國政府為維護國家利益和企業權益所採取的一切應對措施。“我們相信,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中國機電外貿行業有信心、有能力抵禦外部風險挑戰。”該商會稱。

此外,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等商會就美徵收所謂“對等關稅”一事紛紛發表聲明,強烈反對美國以“對等”為由再次單方面加徵進口關稅的行為。

新聞多一點

電視、電腦、汽車……美民眾擔憂物價上漲狂囤“大件”

當地時間4月5日,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消費者正因關稅而“瘋狂採購”各類商品,以防止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徵關稅而抬高物價。

報道稱,一位名叫諾埃爾·佩格羅的紐約市居民一週內在汽車零件、園藝用品和電子產品上花了約3500美元,購買了包括一臺40英寸的海信電視和一臺筆記本電腦在內的物品。

報道稱,由於購車者試圖避開4月3日生效的、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的政策,美國3月份汽車銷量飆升11.2%。

不過經濟學家表示,“舉債消費不可取”。專家提醒消費者應只購買能負擔得起的東西,不要為了避免“關稅效應”而負債。專家也指出,美關稅政策預計將提高日常用品的價格,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根據美國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之一的環聯公司(TransUnion)的數據,美國普通家庭平均負債約6600美元。

“對等關稅”9日生效

美國投資人喊話:開啟囤貨模式!

根據特朗普本月2日簽署的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美國定於5日開始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對某些貿易伙伴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這些措施將於9日生效。

美國經濟學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說,加徵關稅將推高價格,並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由於擔憂物價飆升,美國一些消費者已開始囤貨模式。

每個家庭每年平均損失

3800美元的購買力

特朗普希望通過徵收“對等關稅”來施壓其他國家,這可能會令美國消費者付出尤其高昂的代價。

當前,美國消費者信心持續下跌,“對等關稅”將進一步增加家庭用品開支,侵蝕家庭消費力,加劇家庭財務惡化,加重美國家庭負擔。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測,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後,如果其他國家採取報復措施,美國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將損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分析,美國新一屆政府已宣佈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今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3%,包括食品價格上漲2.8%和汽車價格上漲8.4%,相當於給美國每個普通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損失。

據美國智庫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估算,在不考慮其他國家和地區反制的情況下,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在今年將導致如下情況:聯邦稅收增加2584億美元,佔GDP的0.85%。美國個人稅後收入平均減少1.9%。美國普通家庭平均每年增加1900美元的稅收負擔。

必需品成本上漲

美國民眾忙囤貨

對於美國消費者來說,高額關稅可能意味著從汽車、家電到汽油、雜貨所有商品價格都將上漲。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發佈的預測數據

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測,皮革製品、衣服、農作物、金屬、羊毛等類別產品價格漲幅將超過10%。

對此,一些美國人已經開始緊張起來,忙著“把東西加到購物車裡”。

4月2日下午,美國知名投資人、億萬富翁馬克·庫班在社交平臺寫道,是時候開始囤貨了。庫班說:“從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儲存的東西,都應該趁早買起來,最好是在商店補貨前購買。”庫班說,即使是美國製造的商品,也有可能漲價,“他們會歸咎於關稅”。

△美國網友稱,當地排隊領取食物的隊伍已經爆滿。

在超市和電子用品零售店內,一些消費者似乎已經採納了庫班的建議,推著滿載物品的購物車穿越停車場,試圖在商品價格上漲之前多多囤貨。

哪些商品將最先漲價?

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記者探訪了紐約的一家便利店。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一瓶聖培露礦泉水,它來自屬於歐盟的意大利,現在這裡的價格大約是5美元,美國給歐盟加的關稅是20%,所以大約是1美元左右,誰來支付這筆錢?進口商賣給分銷商,再到批發商,然後收銀員再賣給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再來看這個小東西,馬來西亞的魔鬼辣椒雞肉粉,售價2.99美元,據說辛辣無比。一旦加了24%的關稅,2.99美元的價格就會上漲,這有多瘋狂,正如這上面的廣告語所說,火辣瘋狂,這是在說食物還是關稅?不管你怎麼看,一切都在以某種形式上漲,這實際上只是一個誰來承擔成本的問題。

美國巴布森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喬希·斯蒂爾瓦根表示,價格上漲的時間取決於庫存。他預計一些商店的價格會立即上漲,比如易腐食品。一系列其他商品,如電子產品、家用電器、服裝和鞋類等,也可能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受到影響。

汽車業內人士:

成本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的政策本月3日起正式執行。不少業內專家認為,汽車業早已成為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產業,高關稅無法實現產業“一國獨享”的目的,只會讓更多美國人買不起車、美國汽車業失去競爭力、美國經濟面臨更大失速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美國車企無力承擔25%進口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按照摩根大通估算,汽車關稅生效後,通用每年將繳納高達130億美元進口關稅,福特汽車則需支付約45億美元進口關稅。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關稅衝擊下,美國汽車業可能朝著高價格、低質量方向滑坡。美國銀行分析報告認為,汽車關稅可能令美國汽車銷量下降300萬輛,相當於去年總銷量的近五分之一。

多家金融機構:

關稅新政或使美經濟陷入衰退

當地時間4月4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並可能導致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

美國多家金融機構分析指出,加徵關稅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據美國媒體報道,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邁克爾·費羅利4日表示,摩根大通預計,美國全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將“在美國政府關稅新政的重壓下”收縮,美國經濟恐陷入衰退。摩根大通已將美國全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從此前的增長1.3%下調為收縮0.3%。

美國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3日在社交媒體稱,如果美國全面持續實施其關稅政策,即使美國經濟不陷入蕭條,也將要承受嚴重的衰退。

美國花旗銀行集團3日發佈投資戰略報告稱,如果不能通過談判消除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美國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可能會被“抹去”。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來源:東方財富網

作者:上海證券報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