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動態 #创作者成长激励计划# 火熱進行中!您報名參與發帖了嗎?
趕緊報名參與發帖,茶具套裝、Gate.io紀念章、合約體驗券等價值 $2,000 豐厚大獎等你來拿!
參與方式:
1.點擊活動表單完成報名獲取獲獎資格 👉️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2.隨後在動態發布帖子,發布帖子越多越優質獲獎機會越大!
📌 任何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創作者們請盡情發帖!
🎁活動獎勵:
🔹榜單 Top40 及新人 Top10 可贏茶具套裝、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紀念章、合約體驗券等超$2,000好禮!
🔹上榜創作者還將解鎖AMA訪談、榮譽海報、V5標識、精選推薦、動態大使等流量扶持,助你提升社區影響力!
活動截止至:5月6日00:00 (UTC+8)
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創作者們,請盡情發帖,爭奪創作榜單,贏取豐厚創作大獎及流量曝光!
美國加徵貿易關稅中國跨境電商轉向“第二市場”
《科創板日報》4月8日訊(記者 徐賜豪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特朗普將對所有國家徵收10%的“基準關稅”,該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5日生效。此外,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美國也將徵收個性化更高的“對等關稅”,該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正式生效。
其中個性化更高的“對等關稅”加徵名單中就包括中國,據悉,美國將對中國實施34%的對等關稅,而在此前特朗普就已經宣布對中國累計加徵20%的關稅,今年對中國加徵的關稅將上升至54%。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與中國香港商品享有的“800美元免稅包裹待遇”將自5月2日起正式終止。對於出海賣家而言,曾經的小額免稅紅利時代也正式宣告終結。
面對不確定性,中國乃至全球的外貿人都面臨着一定壓力,但多位外貿、跨境大賣品牌從業者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正在尋找“第二市場”。
跨境電商選擇“第二市場
深圳跨境賣家徐小永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他目前主要在TikTok、Temu以及沃爾瑪三個平台在美區和歐洲運營4個品類,目前80美元以上的健身器材這個品類沒有受到關稅影響,單量穩定。
“但是對30美元到50美元這個價格帶的品類產生影響。”徐小永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隨着美國的關稅落地,要保證利潤,產品只有漲價,漲價之後發現此前一個月可以賣出3000多單的,現在一個星期下來,單量下滑了20%左右。
徐小永最近也在不停地在跟各家跨境外賣商交流,據其了解,針對美國一系列關稅舉措,各個國家有不同應對之策。以越南爲例,將與美國溝通0關稅的可能性,接下來他就計劃採用廣西通過轉口到越南生產然後出口美國的方式。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止影響到了出海美國的賣家,對貨代也有所影響。
上海蒴宇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業務經理餘海濤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手頭上現有的貨,要趕在4月9日之前發掉,4月9日以後得目前不敢接貨。
“4月9號之後再開船的貨具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萬一到港之後真的再加50%的稅,那客戶收貨人很有很大可能棄貨。”餘海濤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美國關稅出來以後,發貨去美國的訂單明顯減少,而非洲、拉美、中東、歐洲的客戶稍微多了,“也有一些客戶要4月9日之後發貨的,一般都勸客戶去諮詢其他貨代”。
柚子出海創始人吉磊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據其了解,在美國電商形勢尚不穩定的情況下,很多中國商家會選擇將墨西哥市場作爲其接軌美國市場的跳板。
“這種選擇方案是存在一定機會的,但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難,建議優先選擇線下切入。”吉磊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說道,墨西哥電商市場仍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如果是跨境新手或是抗風險能力較小的中小型商家建議暫時不要切入諸如墨西哥等新市場,而是優先選擇成熟的,已經經過驗證的市場。
美國關稅波動“倒逼”外貿人轉型、升級
不過,美籍華人賣家趙佳(化名)透露,完全100%由美國加工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大約是中國的5-7倍。
“其實美國人的日常消費品已經離不開中國產品,只是很多美國人不願意承認,即使關稅增加到100%,中國產品依然具有競爭力,”趙佳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加關稅後對於消費者來說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終端銷售商的利潤空間也會積壓,“因爲並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可以完全接受產品因關稅上升而引發的漲價。”
“今天美國客戶讓我做了新的合同,我感覺最後他們只能妥協接受提價。”一位山東的賣家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關稅政策出臺後,自己跟美國的老客戶溝通,剛開始開始這個客戶不接受。這位賣家告訴記者,不少之前美國市場沒有生產的產品,今後一段時間可能依舊無法自主生產,“早下單,比提高關稅比以後的成本更低。”
跨境賣家劉正(化名)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按照美國新的關稅下,自己的產品測算下來可能是薄利,甚至可能虧本。據劉正向記者介紹,他從2023年開始就開始慢慢的從美國市場,逐漸向歐洲、中東、拉美等其他市場轉移。去年下來,整個營業額在上億元左右,目前美國市場在其生意佔比還不到40%。
談到當初爲何轉到美國以外的市場,劉正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美國市場其實也很“卷”,終端價格一直在下降,而成本在不斷上升,導致利潤一直上不去,於是就把更多的精力、資源投入到其他的市場。
“美國市場我們從2021年開始運營,但是到2024年就沒有更新新品了,一直都是老的連結和老品在維護。”劉正表示,雖然美國的單量大,但是如果之後投資回報率太低的話,可能會徹底退出。
對於歐洲市場,在柚子出海創始人吉磊看來,歐洲電商發達程度較高,類似TikTok最早也是在英國形成閉環,“因此對擔憂美國市場穩定性的跨境商家來說,歐洲市場也會是一個較好的機會點。”
“美國關稅波動正倒逼外貿行業升級,品牌化趨勢明顯。”易倉科技副總裁龔志浩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關稅壓力正推動外貿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深耕。
“外貿商家可以借力跨境電商精準獲客,沉澱私域流量,或者利用獨立站、通過DTC模式直面消費者,強化品牌故事滲透,同時聚焦高溢價產品,以設計、技術沉澱差異化競爭力。”龔志浩如是稱。
來源:科創板日報
作者: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