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炒掉」鮑威爾?對加密市場影響幾何?

鮑威爾在昨天的芝加哥經濟俱樂部活動沒有傳遞出降息的信號。最急的人,莫過於特朗普。

這位總統折騰了一個多月的關稅,顯然對聯準會不降息的決定惱羞成怒,接連對鮑威爾開火猛攻:「如果我要求,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將離職。我對他(鮑威爾)並不滿意。我認爲鮑威爾沒有做好工作。」「鮑威爾反應遲緩、行動緩慢」「鮑威爾在玩弄政治,利率現在應該下降。」「聯準會的人不太聰明,鮑威爾太糟糕了。」鮑威爾是「我從來都不怎麼喜歡的人」。而鮑威爾則強硬捍衛聯準會的獨立性,反駁政治幹預,並表示聯準會將僅根據對美國人民最有利的因素來做出決定。

特朗普挑戰聯準會獨立性

特朗普從不掩飾對鮑威爾的失望。2025 年 4 月 17 日,他在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放話:「如果我想讓他走,相信我,他很快就會走!」隨後,他在 Truth Social 再度發文催促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降息,「歐洲央行即將第七次降息,而聯準會的「永遠遲到先生」鮑威爾再次搞砸了一切。昨日他又拋出一份典型的混亂報告——油價在跌、食品價格在下跌,連雞蛋都在降價,美國正通過關稅大賺特賺。這個「慢半拍」早該像歐洲央行那樣降息,現在更是刻不容緩,鮑威爾的下臺倒計時該加快了!」

特朗普的憤怒多半源於鮑威爾在貨幣政策上的「保守」態度。他認爲,鮑威爾未能及時大幅降息,錯過了刺激經濟增長的窗口期。更令特朗普不滿的是,聯準會的高利率政策與他上臺後推行的關稅計劃產生衝突。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旨在保護美國本土產業,但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進而加劇通脹壓力。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估計,這些關稅相當於每戶美國家庭增加 4900 美元的實際稅負。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希望聯準會通過降息緩解經濟壓力,爲其政策「保駕護航」。

至於特朗普是否想解僱鮑威爾,雖然他在公開場合向記者表示「不後悔提名鮑威爾」,但從WSJ報道或許能看出端倪。消息人士稱,特朗普曾與前聯準會理事凱文·沃什私下談論接替鮑威爾一事。

解僱鮑威爾有哪些阻礙?

特朗普真能如願「炒掉」鮑威爾嗎?答案並不簡單。

根據《聯邦儲備法》,聯準會主席和理事會成員只能「因故」被解僱,通常指不當行爲、瀆職或喪失履職能力,而非政策分歧。歷史上從未有聯準會主席被總統直接免職,這一法律框架爲聯準會的獨立性提供了堅實保障。鮑威爾本人對此態度明確。2024 年 11 月,當被問及若特朗普要求他辭職是否會遵從時,他斬釘截鐵地回答:「不。」

此外,鮑威爾的任期也爲他提供了保護。他最初於 2017 年由特朗普提名擔任聯準會主席, 2022 年由拜登再次提名,其主席任期將持續到 2026 年 5 月。Brookings 高級研究員莎拉·賓德指出,法院通常不會將利率設定上的分歧視爲「正當理由」,因此特朗普若強行解僱鮑威爾,可能面臨法律挑戰。

即使法律允許,解僱鮑威爾在政治上也充滿風險。聯準會的獨立性不僅是法律問題,更是市場信心的基石。賓德警告,總統試圖趕走鮑威爾會增加市場不確定性,動搖公衆對聯準會的信任。這可能導致股市、債市劇烈波動,甚至波及加密貨幣市場。畢竟,加密資產雖然標榜「去中心化」,但其價格仍受宏觀經濟環境和投資者情緒的強烈影響。

特朗普的咄咄逼人甚至讓一些批評鮑威爾的人都感到擔憂。資深民主黨參議員沃倫表示,破壞聯準會的獨立性可能引發市場崩潰。

特朗普要「炒掉」鮑威爾?對加密市場影響幾何?

雖然有法律和市場的兩張「護身符」,但這並不代表鮑威爾的位置毫不受到威脅。近期美國最高法院正在審理一宗涉及總統解僱獨立機構高級官員權力的案件。該案雖針對的不是聯準會,而是國家勞動關系委員會和功績制保護委員會,但判決結果可能爲特朗普提供法律依據。雖然 1935 年的「漢弗萊遺囑執行人訴美國案」曾確立了限制總統無故解僱獨立機構領導人的先例,但如今的保守派最高法院可能重新審視這一裁決。如果法院傾向於擴大總統權力,鮑威爾的位置可能真的岌岌可危。

此外,鮑威爾的支持度也並非牢不可破。相比特朗普第一任期,鮑威爾如今面臨的質疑更多。一些人認爲,聯準會在 2022-2023 年遏制通脹的行動過於遲緩,導致政策失誤。白宮內部的盟友認爲,特朗普周四早上的帖文更多是試圖擾亂鮑威爾的立場,並將其塑造成未來「經濟問題的替罪羊」,可能削弱其公衆支持,增加被替換的風險。

對加密市場影響如何?

或許解僱鮑威爾並不是最關鍵的,對特朗普來說,這次的目標似乎是通過施壓聯準會「開閘放水」,通過大幅降息以刺激經濟增長。

降息通常意味着流動性增加,美元購買力下降,通脹預期上升。在這種環境下,加密貨幣,尤其是有「數字黃金」之稱的比特幣,可以吸引資金流入。回顧 2020 年,聯準會爲應對疫情將利率降至接近零,比特幣價格從不到 1 萬美元飆升至 2021 年底的 6.7 萬美元,創下歷史高點,類似場景或許在特朗普的降息壓力下重演。

特朗普要「炒掉」鮑威爾?對加密市場影響幾何?

此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進一步推高通脹。根據鮑威爾的警告,關稅可能導致進口商品價格漲,擠壓家庭預算,推高物價。耶魯大學的估算顯示,關稅的通脹效應相當於每戶家庭增加 4900 美元的實際稅負。在通脹壓力下,投資者可能將資金轉向比特幣等主流幣種,甚至追逐高風險的山寨幣,掀起一波牛市熱潮。

更進一步來看,聯準會若迫於政治壓力喪失獨立性,美國貨幣政策的公信力或將受損。DeFi 和區塊鏈技術是對傳統金融體系缺陷的補位。如果聯準會被政治化,可能會加速投資者對美元體系的失望,推動資金流入 DeFi 等生態。

然而,降息並非萬能靈藥。鮑威爾在昨天的芝加哥經濟俱樂部演講中警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將美國經濟推入「滯脹」困境——通脹高企與經濟增長放緩並存。這種環境將使聯準會的雙重使命(穩定物價和最大化就業)變得異常復雜。

在滯脹環境中,聯準會可能面臨兩難選擇:降息刺激經濟可能加劇通脹,而維持高利率又會抑制增長。對於加密貨幣市場來說,這意味着劇烈的價格波動。

這場特朗普與鮑威爾的博弈,最終可能演變爲一場沒有贏家的消耗戰,而受傷的是市場信心與經濟穩定。歷史告訴我們,政治幹預的代價,往往由普通投資者的錢包和超市帳單來償還。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