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會大變革 重構團隊瞄準三大核心目標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以太坊基金會大規模重組,引發行業爭議

以太坊基金會(EF)正經歷一場深層次的組織重組,以應對外界對其技術方向模糊、協作效率低下及治理中心化的質疑。

研發團隊更名重組,戰略調整引發爭議

6月2日,EF宣布重組研究與開發團隊,將原"協議研究與開發團隊(PR&D)"更名爲"Protocol"。這次重構不僅涉及組織架構調整,更是一次從戰略目標、人才配置到治理理念的系統性變革。

新組建的Protocol團隊將圍繞三大戰略目標展開工作:擴展主網(L1)、擴展數據可用性(blobs)和改善用戶體驗(UX)。每個方向都設立了專門的負責人,以建立更緊密的協作機制和明確的資源分配方式。

同時,部分研發成員將離開團隊。EF鼓勵生態項目吸納這些人才,並宣布招募新成員,重點崗位包括用戶體驗負責人與性能工程負責人。

EF表示,這次重組將加快研究成果向產品化的轉化節奏,並以更高標準推進以太坊的可擴展性與用戶友好性。

然而,這一決定也引發了核心開發者及業內的激烈反響。有人認爲,這標志着"去中心化"從以太坊路線圖中被移除。也有人質疑EF的戰略調整存在矛盾,認爲"專注"通常意味着減少而非增加目標。

一些業內人士還指出,加密行業需要超越非營利基金會模式,因爲其已不再適應當前需求。他們認爲,普通開發公司結構相較基金會更優,能夠高效部署資本、吸引頂尖人才,並借助市場反饋實現快速響應和持續增長。

以太坊基金會首次公開裁員,戰略調整再引爭議,基金會模式不靈了?

推進內部組織重構,一場遲到的自我修正

EF的這場組織重構並非突如其來,而是多年累積的結構性矛盾與外部批評的集中爆發。

過去,外界批評基金會過度沉迷於長期研究,忽視用戶與開發者的短期需求,同時對其中心化的治理結構質疑不斷。一些前EF工程師和早期成員也曾直言不諱地指出以太坊及其虛擬機(EVM)缺乏清晰且具凝聚力的技術願景,研發進展緩慢。

面對批評與結構性挑戰,EF在今年初啓動了多項內部改革舉措。比如,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宣布對基金會的領導模式進行變革,原執行董事Aya Miyaguchi晉升爲主席,並聘請新的AI與治理負責人等。

然而,EF的核心成員也在持續流失。多位資深開發者和研究員相繼離開,有人直言"以太坊正在迷失方向"。

這場基金會組織變革,既是遲來的自我修正,也是對未來可持續治理模式的實驗。如何平衡理想主義與執行效率、技術研發與生態協調、去中心化願景與現實治理,將是EF乃至整個以太坊生態下一階段的長期命題。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Liquidation Survivorvip
· 6小時前
V早该变革了
回復0
RumbleValidatorvip
· 16小時前
节点质押算力极为透明 他们就不该转圜
回復0
Satoshi挑战者vip
· 18小時前
经典的破船掉头戏码 要倒闭了吧
回復0
币圈资深幸存者vip
· 18小時前
早改早好 再拖就完蛋了
回復0
APY Whisperervip
· 18小時前
终于肯改了?好家伙
回復0
DeFi厨师长vip
· 18小時前
真不愧是大鲸啊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