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 动态 #创作者成长激励计划# 正式开启!
发帖分享加密见解,解锁 $2,000 创作奖励与专属流量扶持!
🌟 参与攻略:
活动期间,通过活动表单报名,随后在 Gate.io 动态发布帖子即成功参与。
立即参与👉️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 任何与加密相关内容均可参与,创作者们请尽情发帖!
🎁活动奖励:
🔹榜单 Top40 及新人 Top10 可赢茶具套装、国际米兰保温杯、Gate.io纪念章、合约体验券等超$2,000好礼!
🔹上榜创作者还将解锁AMA访谈、荣誉海报、V5标识、精选推荐、动态大使等流量扶持,助你提升社区影响力!
活动时间:2025年4月18日12:00 - 5月6日00:00 (UTC+8)
活动详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创作者们,快来秀出你的加密观点,赢奖励、拿流量,登上创作榜!
评论》贸易逆差不会让美国变穷
川普对贸易逆差的看法基于两个基本误解。 (前情提要:外媒曝马斯克「私下游说川普」撤回关税但失败了、杠上白宫贸易顾问:脑子有问题 ) (背景补充:川普威胁中国:今日不撤回34%报复关税,美国将加码至50%!北京放话:奉陪到底 ) 我其实并不认为你可以通过理性地辩论或解释经济理论来击败川普的关税政策。我的意思是,你如何与这样的东西争辩呢? 我已经接受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美国人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广泛关税的负面后果 —— 也就是触控那所谓的热炉子 —— 才会普遍意识到广泛关税是坏事。幸运的是,我认为美国人可能会很快醒悟过来: 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经济学部落格,所以尽管我不指望这会带来多少政治回报,我想我还是应该解释一下为什么贸易逆差不会使一个国家变穷(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问题)。 川普对贸易逆差的错误看法 川普及其顾问和随从认为,贸易逆差意味着美国被外国「敲诈」。正如我在昨天的帖子中所解释的,这就是为什么川普将关税设定在他认为可以消除美国与每个国家贸易逆差的水平。 川普对贸易逆差的看法基于两个基本误解。第一个是简单的会计错误。川普的顾问们查看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注意到进口从 GDP 中减去。他们不明白这是因为进口也被加到了消费和投资中,所以最后必须减去它们以从数位中移除它们。事实是,进口对 GDP 没有任何影响。 川普的第二个误解基于这样一种想法,即进口将被国内生产 1 比 1 地替代 —— 也就是说,如果你阻止美国进口一台洗衣机,一家美国公司就会多生产一台洗衣机。这当然是一种可能的结果,但不是唯一的结果。美国消费者可能只是少用一台洗衣机,这会让每个人都变穷。 事实上,川普及其团队可能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两个不同的误解。他们可能认为他们对会计的错误信念(即进口减少 GDP)自然源于他们对进口替代的错误信念。这两个错误相互强化。 总之,因为川普以这两种方式误解了贸易逆差,他认为当美国与某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那个国家就是在敲诈他们。他认为进口迫使美国减少生产,从而降低了美国的 GDP —— 本质上就是在窃取美国的生产。因此,他认为贸易逆差是衡量美国被窃取了多少的指标。 但这根本不是贸易逆差的运作方式。 贸易逆差就像用信用卡买东西 假设你从一个名叫瑞敏的中国人那里进口了一台洗衣机。瑞敏为什么会给你那台洗衣机呢?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基本上,你可以用两种方式支付那台洗衣机。第一种方式是给瑞敏他想要的东西 —— 比如 50 本有趣的书(假设瑞敏以爱读书而闻名)。第二种方式是给瑞敏写一张欠条。 第一种情况被称为贸易平衡。你得到一台洗衣机,瑞敏得到 50 本书。没有贸易逆差或顺差。 另一种情况是贸易失衡。在这种情况下,你不是给瑞敏 50 本书,而是给他一张美国国债。债券就是一张欠条。在这种情况下,你为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做出了贡献。一个真实的商品或服务 —— 洗衣机 —— 从中国运到了美国,而回报的只是一张纸(或者实际上是一个电子表格中的数位)。 当你听到经济学家讨论贸易时,你可能会听到他们谈论「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经常帐户基本上只是真实商品和服务的净流量,而资本帐户基本上只是欠条的净流量。如果你在换取洗衣机时给瑞敏一张欠条,这意味着你为美国的经常帐户赤字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它的资本帐户盈余做出了贡献。这两件事都只是意味着「用欠条向外国人支付东西」。 现在你可以看到为什么贸易逆差就像用信用卡买东西。当我用信用卡从目标手中买一台洗衣机时,我写了一张欠条,并且我得到了一个有形的东西作为回报。 用信用卡从目标手中买一台洗衣机意味着目标人物敲诈了你吗?不。用信用卡从目标手中买一台洗衣机会让你变穷吗?不会。你现在钱少了,但东西多了。同样的道理,贸易逆差意味着美国钱少了,东西多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变穷了,或者被外国人敲诈了。 贸易逆差可能有益的案例 询问贸易逆差是好是坏,就像询问用借来的钱买东西是好是坏一样。答案显然是「取决于购买的东西是否值得」。 需要记住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购买都是为了消费 —— 很多实际上是生产性投资。如果一家美国工厂以 10 万美元从日本购买一台数控机床,而日本工具制造商只是将这笔钱存入美国国债,这会增加美国的贸易逆差。但如果这家美国工厂使用这台工具制造并销售价值 50 万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它就赚了 —— 美国也是如此。 这就是韩国在快速工业化时所做的事情。大约在 1980 年以及 1990 年代初,韩国出现了贸易逆差: 这个时期,韩国正对工业经济进行巨额投资: 顺便提一句,在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韩国在出现贸易逆差的同时,也在增加出口 —— 不仅以美元计算,而且占其 GDP 的百分比也增加: 记住,出口会增加 GDP,而进口不会从 GDP 中减去。因此,即使韩国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贸易每年也会为韩国的 GDP 增加越来越多的收入。一个支援「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人很难理解这个事实。 但无论如何,当时韩国的贸易逆差可能是值得的,因为进口资本货物(机械等)帮助他们比自己制造所有这些资本货物更快地实现工业化。他们只是购买了机器,并立即用它们制造汽车、电视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其中大部分他们以盈利的方式卖给了世界其他地方。 事实上,美国也在一定程度上这样做。当我们想到美国的贸易逆差时,通常会想到消费品 —— 便宜的中国电视等。但美国也进口了相当数量的资本货物,美国公司用这些货物生产并销售产品。美国在 1990 年代做得更多,当时我们有贸易逆差,但也有投资和出口热潮。 但要小心:「利用贸易逆差进行投资」并不意味着「贸易逆差是好的」。例如,如果公司进口大量资本货物但投资回报低,那可能是坏事。 如果贸易逆差用于消费呢?那是好是坏? 那么,当你用贸易逆差购买消费品 —— 那些便宜的中国电视和加拿大制造的汽车等 —— 时会怎样呢?如今,消费品占据了美国贸易逆差的大部分。这种贸易逆差是好是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决定「先买后付」是好是坏。记住,贸易逆差就像用信用卡买东西。当美国进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