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原生加密末法时代:合规转向与链上霸权的崛起
原生加密的末法时代
一、合规的转向
加密货币是如何从小众迈入主流的?过去十余年,去中心化区块链为世界提供了一片监管的空白地带。虽然中本聪的点对点电子支付系统未能成功,但它打开了一个平行世界的大门。这个世界存在于无数节点之上,超越了传统法律、政府乃至社会与宗教的约束。
监管的缺位几乎是推动这个行业成功的唯一因素。从ICO开始的资产发行及其后续变体、DeFi的兴起,到如今所谓的超级应用稳定币,无一不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正是摆脱了传统金融的繁琐,才造就了这个行业的今天。
然而,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或许从比特币ETF获批那一刻起,又或者是从某位政治人物胜选那一刻开始,原生加密已进入末法时代。行业开始寻求合规,试图满足传统金融的需求,稳定币、RWA、支付开始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除此之外,我们只剩下纯粹的资产发行,一张图片、一个故事、一串智能合约地址成为日常谈资的全部内容。
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归根结底,截至目前,区块链缺乏有效手段约束地址背后各种实体的恶意行为。我们只能保证节点是诚实的,DeFi是无需中介的。除此之外,我们无法阻止这个充满未知的领域发生的任何事情,许多事物走向衰落似乎只是一种必然。
NFT、GameFi、SocialFi等领域都极度依赖于项目背后的实体。区块链具有极强的筹资能力,但谁来约束这些项目方合理使用这些资金?并将一个故事真正发展成一个可行的项目?
非金融化的愿景并不是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性能就能解决的。在中心化的服务器上都难以完成这些任务,又怎么指望在链上能做好这些事情?我们无法在项目方身上实现工作量证明。如今向合规低头或许是未来非金融化的开端,这事虽然讽刺却又无可奈何。
加密货币确实正在成为传统金融的一个子集,这个账本的话语权开始被上层剥夺。自下而上的创新越来越少,机会也在被压缩,我们正在迎来链上霸权时代。
二、稳定币的演变
何谓链上霸权?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稳定币,二是传统互联网故事的重演。
首先谈谈稳定币。当前稳定币市场基本被法币支持的稳定币和收益稳定币主导。近期,一项重要立法的通过对法币支持的稳定币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这个法案的通过意味着链上交易媒介正式被某个国家接管。私营企业享受政府债券红利,而该国家也将对链上活动拥有极高的控制权。这不仅延续了该国货币的主导地位,还可能导致DeFi项目中的稳定币突然被冻结等情况。
另一方面是收益稳定币。Ethena的构想虽好,能在牛市中提供高收益率,又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奇怪的是,现在似乎所有人都开始做收益稳定币,从传统对冲基金到做市商,再到交易所。这种病态的热潮已经脱离了原有的意义,变成了一场市场份额的争夺战。
在这场战争中,技术创新和去中心化似乎已不再重要,APY与便捷性成为了唯一的衡量标准。虽然相比于一些投机性强的项目,收益稳定币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但当这种类似于中心化交易所理财产品的包装成为本轮唯一的创新,只能说明过去的许多尝试可能都是错误的。
三、资产发行的演变
公链是最大的资产发行平台,ICO是这场游戏的开端。后续的发展都是其变体,虽然推动了一些叙事的诞生和行业进程,但如今都在朝向传统互联网模式发展。某些新兴平台的盈利模式已经无限接近Web2,对社区的回馈几乎为零,在这一点上甚至不如中心化交易所。
如今,各大平台都在研究如何做资产发行平台,寻找创新的资产发行方式。Launchpad成为原生加密用户唯一能快速致富的领域,但这里同样存在问题。除了向平台缴费外,用户还需要经历激烈的竞争。
资产发行开始变得复杂,甚至能脱离区块链发展。从年初的AI框架开始,完全离链的项目也可以发币了,甚至成为新的链下资产发行平台。极致的投机反而在不断降低行业的底线,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义?
当市场开始遇冷,叙事接力失败,资产发行就开始走向极端。某些项目组合了多种玩法,如质押换分、打新再质押等,确实推高了币价。这种直接而赤裸的手法,已经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了。
在上一个周期中,各种创新中还是留下了DeFi这样的宝藏,确实让行业迸发出了大量新鲜想法。而这个阶段的投机究竟能创造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是发行门槛的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恶性事件。或许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规则?
四、注意力经济的兴起
以往,一个项目的崛起依靠的是叙事与技术,在凝聚共识后迸发。如今我们在买注意力,有的用积分,有的直接用真金白银。传统电商和短视频平台的营销手法已经渗透到这个圈子,相比于创始人四处宣讲技术,这种方式似乎更加直接有效。
注意力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但也难以衡量。某些项目正在尝试将其量化,但"发言即赚钱"的模式并不算什么创新,在早期的社交金融项目中就已经出现过。最大的创新可能是使用AI来驱动,声称能识别信息"价值",用AI衡量影响力。然而,这种模式显然也不能真正捕捉长期价值,代币正在成为一种"快销品"。
积分制模式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如果未来的项目是靠购买注意力,很难评价这种行为是否正确。项目努力营销本无可厚非,但如今的圈子似乎有种全员炒作化的趋势。旧加密时代确实已经走到尽头。贩卖影响力赚钱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从政治人物到交易所再到如今的意见领袖,没有任何项目因此真正繁荣,大家都是在各取所需。
结语
稳定币将会走向世界,区块链支付已成定局。但生活在这个领域的原住民可能并不需要这些,我们需要链上原生的稳定币,需要非金融化,需要下一次浪潮,我们也不想活在一个贩卖流量的Web3里。
时间似乎在证明一些比特币早期支持者们当年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我仍然希望未来他们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