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Cetus黑客事件反思:DeFi安全需跳出纯技术思维
Cetus Protocol 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黑客攻击事件的安全复盘报告。这份报告在技术细节和应急响应方面的披露可谓相当透明,堪称教科书级别。然而,在解释"为什么会被黑"这个核心问题上,报告的态度却显得有些避重就轻。
报告重点解释了integer-mate库中checked_shlw函数的检查错误,将其定性为"语义误解"。这种叙述虽然技术上正确,但似乎将焦点引向了外部责任,仿佛Cetus也是这个技术缺陷的受害者。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既然integer-mate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开源数学库,为何偏偏在Cetus这里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漏洞?分析攻击路径可以发现,黑客要实现完美攻击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错误的溢出检查、大幅位移运算、向上取整规则以及缺乏经济合理性验证。
令人惊讶的是,Cetus在每一个"触发"条件上都出现了疏忽。例如,系统接受了用户输入的天文数字,采用了极度危险的大幅位移运算,完全信任外部库的检查机制。最致命的是,当系统计算出"1个token换天价份额"这种荒谬结果时,竟然没有任何经济常识检查就直接执行了。
因此,Cetus真正应该反思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采用通用外部库却没做好安全测试?虽然integer-mate库具有开源、流行、广泛使用等特性,但Cetus在使用它管理如此巨额资产时,似乎并未充分了解这个库的安全边界,也没有考虑库失效时的备选方案。这反映出Cetus在供应链安全防护意识上的不足。
为什么允许输入天文数字而不设边界?尽管DeFi协议追求去中心化,但成熟的金融系统在开放的同时也需要明确的边界。允许输入如此夸张的数字,说明团队可能缺乏具备金融直觉的风险管理人才。
为什么经过多轮安全审计却依然没预先发现问题?这暴露了一个致命的认知误区:项目方将安全责任完全外包给安全公司,把审计当成了免责金牌。然而,安全审计工程师擅长发现代码Bug,但可能不会想到去测试系统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
这种跨越数学、密码学和经济学的边界验证,恰恰是现代DeFi安全的最大盲区。审计公司可能会认为这是经济模型设计缺陷而非代码逻辑问题,项目方则可能抱怨审计没有发现问题,而用户最终承担了损失。
这一事件暴露了DeFi行业的系统性安全短板:纯技术背景的团队往往缺乏基本的"金融风险嗅觉"。从Cetus的报告来看,团队似乎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Cetus以及整个DeFi行业来说,重要的是要跳出纯技术思维的局限,培养真正的"金融工程师"安全风险意识。可以考虑引入金融风控专家,补足技术团队的知识盲区;建立多方审计审查机制,不仅关注代码审计,还要重视经济模型审计;培养"金融嗅觉",模拟各种攻击场景并制定相应应对措施,对异常操作保持高度警惕。
随着行业的发展,代码层面的技术Bug可能会逐渐减少,但边界不清、职责模糊的业务逻辑"意识Bug"将成为最大挑战。审计公司能够确保代码无Bug,但如何做到"逻辑有边界"则需要项目团队对业务本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边界把控能力。
DeFi的未来属于那些不仅代码技术过硬,而且对业务逻辑理解深刻的团队。只有同时具备这两方面能力的团队,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中真正立足并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