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Web3潜规则:标签游戏背后的造梦与循环
Web3世界中的潜规则和标签游戏
在Web3领域,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有些项目为了获得曝光,竟然可以通过购买特定数量的代币来获得"广告位"。这种做法起初让人觉得荒谬,但当真的有人提出这样的方案时,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个行业的认知还很浅薄。
在早期的融资阶段,许多人都像孩子一样天真。我们曾以为只要做好产品、在论坛上宣传、设置ICO地址就足够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回答社区问题和开发产品上。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成功融资需要更多的人脉和资源:认识行业大佬、寻找顾问、机构背书、做市商合作、交易所关系等。选择一方往往意味着放弃另一方。
虽然Web3号称要革新全球交易体系,但派系之争依然存在。过去曾有传言说,如果你选择在某个交易平台首发,可能就会失去其他平台的机会;如果得到某个社区的支持,其他投资者可能就会退避三舍。不过,随着行业的成熟,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面对巨头的垄断,其他参与者开始放下成见,共同争取剩余的市场份额。
人们总是喜欢给事物贴标签,这在Web3领域尤其明显。从市值、行业、功能到投资方、发行渠道等,都成为了项目的标识。这些标签帮助人们快速了解项目特性、发展阶段和潜在前景。比如,获得某知名投资机构支持的项目往往被认为有上市预期;顶级风投投资的项目则被视为精英之选。这些标签背后其实是品牌溢价,为项目创造了想象空间。
meme的传播也遵循类似逻辑,通常依托知名人物或热门话题,借助其低门槛的认知基础快速传播。从少数人到多数人的认可过程中,影响力人士的推荐起到了关键作用。当越来越多人加入并获利时,更多旁观者会被吸引进来,尤其是当这些成功者能够言之有物地解释他们的收益来源时。
在群体中,个人往往会变得更加情绪化和冲动。Web3就像一个充满梦想的乌托邦,人们都在寻找下一个机会。而那些站在高处的"造梦者"则努力从人们的热情中获取利益。
尽管大家都明白价值投资的重要性,但在这个领域,人们总是希望能够打破常规,实现逆袭。于是,我们不断重复着从怀疑到尝试、再到全身心投入,最后失望而归的循环。我们看到的所谓风口,可能只是"造梦者"制造的幻象,而财富效应则是诱惑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在这个分分合合的圈子里,我们似乎总是难以跳出这个循环。但或许,正是这种不断的尝试和反思,推动着整个行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