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Circle上市:低利润背后的稳定币增长潜力与战略布局
Circle IPO:低净利率背景下的增长潜力分析
在行业加速清理的阶段,Circle选择上市,背后隐藏着一个看似矛盾却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净利率持续下滑,但仍蕴藏巨大的增长潜力。一方面,它拥有高透明度、强监管合规性和稳定的储备收入;另一方面,其盈利能力却显得出奇地"温和"——2024年净利率仅为9.3%。这种表面上的"低效",并非源于商业模式的失败,反而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增长逻辑:在高利率红利逐步消退、分销成本结构复杂的背景下,Circle正在构建一个高度可扩展、合规先行的稳定币基础设施,而其利润被战略性地"再投资"于市占率提升与监管筹码之中。
1. 七年上市历程:加密监管进化的缩影
1.1 三次资本化尝试的范式转变(2018-2025)
Circle的上市征程堪称加密企业与监管框架动态博弈的活标本。2018年的首次IPO尝试正值美国证监会对加密货币属性认定模糊期。当时公司通过收购交易所形成"支付+交易"双轮驱动,但监管机构对交易所业务合规性的质疑以及突如其来的熊市冲击导致估值大幅下跌,暴露出早期加密企业商业模式的脆弱性。
2021年的SPAC尝试则反映出监管套利思维的局限。尽管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合并可规避传统IPO的严格审查,但监管机构对稳定币会计处理的质询直击要害。这一挑战导致交易流产,却意外推动公司完成关键转型:剥离非核心资产,确立"稳定币即服务"的战略重点。
2025年的IPO选择标志着加密企业资本化路径的成熟。纽交所上市不仅需要满足全套披露要求,更需接受严格的内控审计。值得注意的是,上市文件首次详细披露了储备金管理机制,构建了与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等效监管框架。
1.2 与某交易平台的合作:从生态共建到关系微妙
早在USDC推出之初,双方就通过联盟形式合作。2018年联盟成立时,某交易平台持有50%的股权,通过"技术输出换流量入口"的模式快速打开市场。根据Circle在2023年的IPO文件中披露,其以2.1亿美元股票收购联盟剩余50%股权,关于USDC的分成协议也做了重新约定。
现行分成协议为动态博弈的条款。根据披露,双方基于USDC储备收入按一定比例分成,分成比例与某交易平台供应的USDC量相关。从公开数据可知,2024年该平台持有USDC总流通量的约20%。某交易平台凭借20%的供应份额获得了约55%的储备收入,为Circle埋下一些隐患:当USDC在该平台生态外扩张时,边际成本将呈非线性上升。
2. USDC储备管理及股权结构
2.1 储备金分层管理
USDC的储备管理呈现明显的"流动性分层"特征:
自2023年起,USDC储备仅限于银行账户中的现金余额和Circle储备基金,其资产组合主要包括剩余期限不超过三个月的美国国债证券、隔夜美国国债回购协议。资产组合的美元加权平均到期日不超过60天、美元加权平均存续期不超过120天。
2.2 股权分类及分层治理
根据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Circle上市后将采用三层股权结构:
该股权结构旨在平衡公开市场融资与企业长期战略的稳定性,同时保障高管团队对关键决策的控制权。
2.3 高管及机构持股分布
上市文件披露,高管团队拥有大量股份,同时多家知名风投和机构投资者均持有5%以上的股权,这些机构累计持有超过1.3亿股。50亿估值的IPO能为他们带来显著回报。
3. 盈利模式与收益分析
3.1 收益模式与运营指标
3.2 收入增长与利润收缩的悖论(2022-2024)
表面矛盾背后存在结构性动因:
从整体来看,Circle在2022年彻底摆脱"交易所叙事",在2023年实现盈利拐点,2024年成功维持利润但增速放缓,其财务结构已逐步向传统金融机构靠拢。
3.3 低净利率背后的增长潜力
尽管Circle的净利率因高昂的分销成本和合规支出持续承压,但其业务模式和财务数据中仍隐藏着多重增长动力。
流通量持续提升驱动储备收入稳定增长:截至2025年4月初,USDC市值突破600亿美元,仅次于某稳定币的1444亿美元;到2024年底,USDC市占率已增至26%。2025年USDC市值已增长160亿美元。从2020年至2025年4月的年复合增长率已达89.7%。
分销成本的结构性优化:尽管2024年向某交易平台支付高额分成,但这一成本与流通量增长呈非线性关系。例如,与另一交易平台的合作仅支付6,025万美元一次性费用,即推动其平台USDC供应量从10亿增至40亿美元,单位获客成本显著降低。
保守的估值未定价市场稀缺性:Circle的IPO估值在40-50亿美元之间,基于调整后2亿美元净利润计算,P/E在20~25x之间。与传统支付公司相近,但这一估值体系尚未充分定价其作为美股唯一纯正稳定币标的的稀缺性价值。
稳定币市值走势相比于比特币呈现韧性:稳定币市值在比特币价格大幅下跌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展现了其在加密市场波动中的独特优势。Circle作为USDC的主要发行方,其盈利模式更多依赖于稳定币的交易量和储备资产的利息收入,而非直接受加密资产价格波动影响。
4. 风险因素
4.1 机构关系网不再是坚固护城河
4.2 稳定币法案进展的双向冲击
5. 战略思考
5.1 核心优势:合规时代的市场卡位
5.2 增长飞轮:利率周期与规模经济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