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的专业领域表现相当良好。以两位数的营业利润率增长,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购买新车本质上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福特也不例外。
福特股票的表现,老实说让人失望。尤其是与S&P500相比。
福特(NYSE: F)今年表现相当不错。截至2025年10月,股价自年初以来上涨了约20%。在特斯拉下跌15%、苹果甚至下跌7%的情况下,可以说福特表现得相当出色。
势头不错。但是在这个时机购买福特股票,真的能让生活安稳吗?
福特有几个亮点。福特专业的成功尤其显著。面向商业客户的服务同比增长11%。营业利润率也达到了12.3%,相当稳健。如果在这里巩固软件和服务的地位,稳定收入应该会增加。
电动汽车部门的Model e虽然出现了大幅营业亏损,但9月份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9.3%。如果规模扩大,未来可能会对收益产生贡献。
股价的预期P/E为8.6倍,算是相当便宜。如果有基本面的改善,这个数字也会提高。5.13%的高股息收益率也很有吸引力。
120年以上的历史不容忽视,耐久性也非常重要。拥有17万1千名员工,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巨大。F系列卡车连续48年销售第一。由此可见,未来几十年内似乎会继续存在。
不过,我觉得作为投资来说,劣势的部分似乎更多。
低增长和弱盈利能力十分明显。2024年的收益与2014年相比仅增加了28%。在成熟的汽车行业中,未来大幅增加销售额的期望渺茫。
盈利能力也很严峻。过去10年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仅为1.9%。没有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迹象。零部件、人力成本、制造成本仍然高企,未来也将继续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个人认为,最好的业务是处理小额重复购买的业务。这就是订阅服务在市场上受到青睐的原因。收入稳定且可预测。客户对经济波动也不是那么敏感。
福特完全相反。汽车是仅次于住宅的大宗消费品。如果经济恶化,新车购买会被推迟。人们会等待利率下降或消费者信心恢复。相反,他们会花钱在现有汽车的维护上。这种循环性对投资不利。
目前来看,福特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投资。从长期来看,超越S&P500的可能性极低。从过去10年的总回报来看,福特为49%。而同期的S&P500为304%。如果投资10,000美元,S&P500现在将超过40,000美元。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趋势会改变。
最终,福特股票不会让你的生活安定。虽然多年一直是美国汽车产业的领导者,但在股东资本的复利效应上,结果远非最佳。
10.3万 热度
1.7万 热度
9765 热度
17万 热度
981 热度
福特股票,真的能让你的生活安稳吗?
重要点
福特的专业领域表现相当良好。以两位数的营业利润率增长,是一个积极的因素。
购买新车本质上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福特也不例外。
福特股票的表现,老实说让人失望。尤其是与S&P500相比。
福特(NYSE: F)今年表现相当不错。截至2025年10月,股价自年初以来上涨了约20%。在特斯拉下跌15%、苹果甚至下跌7%的情况下,可以说福特表现得相当出色。
势头不错。但是在这个时机购买福特股票,真的能让生活安稳吗?
也有光明的一面
福特有几个亮点。福特专业的成功尤其显著。面向商业客户的服务同比增长11%。营业利润率也达到了12.3%,相当稳健。如果在这里巩固软件和服务的地位,稳定收入应该会增加。
电动汽车部门的Model e虽然出现了大幅营业亏损,但9月份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9.3%。如果规模扩大,未来可能会对收益产生贡献。
股价的预期P/E为8.6倍,算是相当便宜。如果有基本面的改善,这个数字也会提高。5.13%的高股息收益率也很有吸引力。
120年以上的历史不容忽视,耐久性也非常重要。拥有17万1千名员工,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巨大。F系列卡车连续48年销售第一。由此可见,未来几十年内似乎会继续存在。
也有很多担忧点
不过,我觉得作为投资来说,劣势的部分似乎更多。
低增长和弱盈利能力十分明显。2024年的收益与2014年相比仅增加了28%。在成熟的汽车行业中,未来大幅增加销售额的期望渺茫。
盈利能力也很严峻。过去10年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仅为1.9%。没有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迹象。零部件、人力成本、制造成本仍然高企,未来也将继续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个人认为,最好的业务是处理小额重复购买的业务。这就是订阅服务在市场上受到青睐的原因。收入稳定且可预测。客户对经济波动也不是那么敏感。
福特完全相反。汽车是仅次于住宅的大宗消费品。如果经济恶化,新车购买会被推迟。人们会等待利率下降或消费者信心恢复。相反,他们会花钱在现有汽车的维护上。这种循环性对投资不利。
并不能称之为明智的投资
目前来看,福特似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投资。从长期来看,超越S&P500的可能性极低。从过去10年的总回报来看,福特为49%。而同期的S&P500为304%。如果投资10,000美元,S&P500现在将超过40,000美元。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趋势会改变。
最终,福特股票不会让你的生活安定。虽然多年一直是美国汽车产业的领导者,但在股东资本的复利效应上,结果远非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