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计时 2 天开启!💥 Gate 广场活动:#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创意赢取奖励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 相关的原创内容,就有机会瓜分 13,333 枚 TRUST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动详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动相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13,333 TRUST)
🥇 一等奖(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奖(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奖(10名):500 TRUST / 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货币政策困境:当中央银行故意削弱其货币以提高出口竞争力时,真正付出代价的是谁?
以台湾的做法作为案例研究。通过维持压低的货币估值,中央银行实际上优先考虑制造商和出口商,而不是日常工人。便宜的货币确实使出口在全球更具吸引力。但它同时侵蚀了国内的购买力。
这种权衡是显而易见的。工人们发现他们的工资购买的进口商品越来越少,储蓄的相对价值下降,生活成本逐渐上升——而出口部门却获得了好处。这是一种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财富转移,伪装成国家经济战略。
这当然不仅仅是台湾的问题。许多依赖出口的经济体面临类似的诱惑。但工人们的挫败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实际上是通过生活质量的下降来补贴企业的竞争力。
值得问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生活标准的成本超过了出口表现的收益?谁来做这个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