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NEAR Protocol的意图总量超过$5 亿:这为什么重要

image

资料来源:CryptoNewsNet 原始标题:NEAR Protocol 的意图超过 $5 亿的历史交易量:这意味着什么 原始链接:

什么是 NEAR Intents?

NEAR Protocol 最近取得了显著成就,其 Intents 系统的累计交易量达到了 $5 亿。这一里程碑突显了基于意图的机制在区块链交易中日益增长的作用。

作为NEAR更广泛基础设施的一部分,Intents允许用户为交易定义期望的结果,然后由竞争的第三方提供商执行。这一发展恰逢跨链交互变得越来越普遍,强调了这些工具如何简化曾经对DeFi参与者而言繁琐的流程。

NEAR Intents 代表了一种旨在处理多链交易的协议,通过关注用户指定的目标而不是逐步的指令。在其核心,该系统让个人概述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例如在不同区块链之间交换代币——而无需管理底层的细节。第三方被称为解决者,介入提出和执行解决方案,创造一个旨在提供高效结果的竞争环境。

这种方法建立在NEAR的可扩展架构之上,具有快速最终确定和低费用的分片基础设施等特点。该协议支持超过125种资产,涵盖从以太坊兼容链到其他如Solana和比特币的各种生态系统。例如,它通过Zolana Bridge等集成,促进了在Solana上访问Zcash的ZEC代币等受保护资产。这里的重点是抽象,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从单个账户操作,而无需设置多个钱包或手动处理资产桥接。

NEAR意图如何运作

NEAR Intents 的机制涉及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用于创建和广播意图的应用程序、竞争满足这些意图的求解者,以及在 NEAR 区块链上验证和结算交易的智能合约。用户通过钱包、交易所或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启动该过程,将他们的意图广播到一个网络,求解者则以报价和执行计划作出回应。

![NEAR Intents 组件](http://img-cdn.gateio.im/social/moments-94b0957073-eba43a7b49-153d09-cd5cc0019283746574839201

一旦选择了解决者——通常是基于最佳条款自动选择——交易就会被处理。存款和取款使用机制锁定源链上的资产,并在NEAR上铸造包裹版本以进行结算。这种设置确保了安全性和效率,最终性在大约1.2秒内实现,计算费用低至$0.01。像1-Click Swap API这样的集成简化了开发者的采用,使他们能够将这些能力嵌入到他们的产品中,而无需深入复杂的后台协调。

解算器通过提供流动性并连接到消息总线以进行价格发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RFQ风格的系统使得即使没有集中中介,也能实现点对点交易,尽管大多数交互都利用总线以获得更顺畅的体验。经济激励来自于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自2025年早些时候系统启动以来,这些费用总计超过)百万。

关键里程碑与采用情况

自推出以来,NEAR Intents 在使用指标上显示出稳定的进展。通往 $7 亿的道路迅速展开:达到第一个 $5 亿花费了 305 天,但仅用了 71 天便从那里跃升至 $1 亿。每日交易量达到了新高,最近超过了 $5 万,几天内便翻倍了之前的记录。在过去的 30 天里,超过 500,000 名独立用户参与了该协议,反映出其在 DeFi 应用中的广泛吸引力。

采用范围扩展至主要钱包和平台。例如,Ledger用户——超过750万个设备——现在可以通过SwapKit访问Intents,从而直接从他们的硬件钱包进行安全交换。

像 Infinex 这样的项目已将其深度集成以实现即时比特币兑换,而其他项目,如 Zashi,则使用高级 API 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这些合作伙伴关系展示了 Intents 如何作为生态系统之间的桥梁,支持 EVM 和非 EVM 链。

更广泛的影响

这个交易量里程碑指出了基于意图的系统在解决区块链网络碎片化方面的实际价值。通过抽象化诸如燃气管理和资产封装等复杂性,意图使得跨链活动变得更加可及,可能吸引那些原本可能坚持使用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它通过求解器竞争提供更深的流动性池和改进的价格发现,将其定位为多链操作的去中心化选项。

在技术层面上,NEAR 的创新——例如链签名和 Omni Bridge——使这些功能成为可能,允许跨链的单账户管理。这不仅增强了用户控制,还促进了不同区块链之间更有效的协作。

BTC0.2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