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Meme热潮背后的冷思考:为什么币圈永远不缺"造富神话"?
最近meme币又炸了一波热度。看着满屏暴富神话,突然想到个挺扎心的事——市场从来缺的不是币,缺的是让人觉得"这次真能赚"的幻觉。
「历史终结论」在币圈从没应验过
记得当年有个美国学者福山提出过"历史终结论"吗?放币圈也一样:每轮周期结束,总有人黯然退场,说什么"币太多了,不会再有新机会"。
BTC出来后,说再无加密货币。
ETH火了后,说再无公链机会。
某个meme爆了后,说模因币已死。
但事实是什么?BTC不是终点,它是起点。
这里面有个很微妙的矛盾:你得承认BTC的独特性,同时又得接受市场永远在制造新机会。能想通这点,脑子得绕好几个弯。
供应过剩?不,永远在追逐稀缺性
2017年那波发币狂潮,当时是币少钱多,供需失衡催出来的泡沫。现在呢?
ERC-20一键发币、铭文玩法、各种发射平台降到零门槛——代币数量井喷式爆发,一天冒出上万个新币,市场早该饱和了吧?
错了。因为散户追的根本不是币本身。
他们追的是"这次能暴富"那个稀缺性。
币再多也填不满这个欲望黑洞。
驴子拉磨的永动机
你见过蒙眼拉磨的驴吗?眼前挂着根永远够不着的草料,就这么一圈圈转,永不停歇。
热钱就是那头驴。
每个新项目、新玩法、新概念,都是换了个新磨盘——但驴依然在转圈。
你不能说"这是最后一个磨盘了"。
只要驴还在跑,就永远有人设计新磨盘把它套进去。
磨盘因驴而生,不是驴因磨盘而生。
因为有韭菜可割,所以才有庄家做局;而不是先有庄家,才有韭菜出现。
谁在这场游戏里真正赚钱?
每一轮新热点出现,都会被包装成"千载难逢的造富机会",铺天盖地宣传。
BTC、ETH、DeFi、NFT、铭文、meme……名字在变,本质没变。
残酷的真相是:
散户追逐的"暴富",十次有九次以亏损甚至清零收场。
真正赚大钱的永远是:
• 控盘的庄家
• 做局的操盘手
• 提供平台抽水的交易所
古人说得对:“以有涯追无涯,殆已。”
用有限的本金,去追逐无限的游戏,注定危险。
所以呢?
不是说不要玩,而是得清醒点看这个市场。
流量有力量,但流量没智慧。
热钱永远在追逐稀缺性,但这稀缺性本身可能就是精心设计的幻觉。
下次看到"XX之后再无XX"这种论调,笑笑就好。
历史从未终结,游戏也不会停。
只是你得想清楚,自己是那头拉磨的驴,还是设计磨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