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Web3商业应用,用户数据资产是Web3应用的核心

进阶12/13/2024, 3:42:20 AM
Web3 是底层数据存放方式和支付手段的革新,它的到来不会像 PC 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升级那样清晰可见,而是会随着用户数据和数据资产开始被大量创建在链上而展开。

我们相信Web3 不只是比特币和加密金融,它是Web3,是价值互联网,是Web2的演化升级。由于是底层数据存放方式和支付手段的革新,Web3的到来不会像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升级那样清晰可见,而是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个“风”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用户的数据和数据资产开始被大量创建在链上,因为Web3的超级用户体验是要围绕用户的数据来展开。

Web3的核心是Own-拥有。Web3要成为Web3,而不只是加密金融,就得让用户拥有数据资产,而不只是金融资产。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这是用户得到更好服务体验,不同用户得到不同服务的基础。互联网从满足需求到千人千面,再到千人千服务。AI给我们千服务的生产力,而千服务的大规模价值协同则只能由Web3来支撑。

前期听了曾鸣教授对AI发展阶段判断的讲座,收获很大(曾鸣书院的视频公众号有)。教授跟我说同样的框架也可用于判断Web3的发展,我很受启发。我们这几年的观察和实践,碰到的困惑,以及相应制定的投资策略,都可以在对发展阶段有了清晰的判断后得到印证并形成思考框架,从而也不再那么焦虑。

教授还给出了原生应用(Killer App)的定义:

  1. 充分利用新技术的独特技术优势;

  2. 带来用户体验的巨大创新;

  3. 摸索出新的商业模式;

  4. 带来海量用户指数级增长的超级2C服务。

以此为标准,96年上市的Yahoo是第一代互联网原生应用,而Web3还没有达到原生应用阶段。为什么除了金融性原生应用外,其他类型应用都很难跑出来?原因可能很简单,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非金融的Web3用户。没有一个互联网的早期原生应用是横空出世的,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普及,甚至是地推,才成了killer app。没有AOL多年的互联网用户的推广,就不会有Yahoo;阿里,腾讯,携程也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用户积累过程。

我们认为Web3的发展阶段有两相性:Web3的前锋-加密金融跑得快很多,活跃地址已经达到约6亿,这相当于是99年互联网用户的数量,所以我们已经看到了USDT,钱包,Defi这样的金融性原生应用;但是Web3的本体-下一代互联网,还远没有完成用户普及。只有当链上出现大量用户的数据资产和围绕这些数据资产的服务后,用户才会主动选择使用钱包来和互联网交互,使用互联网产品,Web3才能到来。

任何一项技术要融入主流经济体系,要用商业应用为载体。在Web3当前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各行业的商业应用,出于自身商业目的,抓住Web3的核心技术特点,在链上为用户大量创建和发行数据资产,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并成为Web3的第一代原生应用。

一切互联网商业的展开都得以数据为核心,无论是中心化的还是去中心化的。Web3的商业应用是注重data-decentralized 的dAPP。而这里所说的数据资产指的是用户的身份,会员等级,电影首映票,演唱会门票,音乐剧的高光时刻,某歌星出道时第一批众筹卡,葵司老师写真的全球第5000个赞,“范闲的微笑”在庆余年播放到某情节时的实时发放,还有各类型的打卡凭证等。他们都将以NFT为数据载体,数据的原始内容则可以存放到Greenfield等去中心化存储基础设施上。

我们梳理了五个Web3的核心技术特点:1)全网统一ID;2)价值互联网:互联网和银行网络合为一张网;3)一切皆可资产化:金融和数据;4)能建立跨区域和跨平台的完整的“活数据”;5)能在信息和价值两个层面直接触达用户。

抓住这些技术特点打造的Web3商业应用会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全域数据:拥有跨平台和跨区域数据。数据可资产化,可交易且可授权给AI模型,开启用户智能化服务。链上数据的运营将变得非常重要。

2)好的能给到对的:内容和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链接,且可差异化体验和定价。

3)价值直连:内嵌金融网络,价值可如信息般点对点完成传递。清结算一体化。可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自动和及时地分配。

4)有效激励:在商业模式健康可持续的前提下,项目方可发行NFT和生态代币,完成项目的冷启动和加速生态发展。

5)新型组织:创业团队,股东,行业上下游,用户和粉丝的利益可通过代币统一在一起,重塑各行业的组织形态,公司组织结构不再是唯一选择。

我们认为这样的Web3商业应用是符合当前发展阶段,真正有价值的Web3应用。当前中国互联网商业和内容出海,其实给了Web3商业应用团队最好的天时。香港为基地的话,还有地利。Web3是全球化业务最好的基建。Web3技术输出的就是标准,它还内嵌金融,功能自完备。

我们设想的一个旨在打全球市场的Web3商业应用的成长路径可以是:

1) 用Web3来构建全球统一和功能完备的用户或粉丝账户体系。

2)以NFT和代币为业务载体来开展业务,NFT可作为各类数据标签。

3)充分利用公域流量,使用Web3工具和各类Web2/Web3钱包来承载并构建私域体系。

4)迅速建立起完整且不断实时更新的私域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和反馈来更好地发展业务。

5)链上实现数据的异业和同业投流,便宜且精准。

6)用户获得针对其持有数据资产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获得远超Web2的产品体验。

7)产品粘性提高并获得好的传播及留存,形成数据增长的自闭环。

以上路径特别适用于演出票务,影视文化,娱乐创作和IP共建等行业。没有Web3的会员粉丝体系,内容经济和IP经济就无法有效展开:帮助创作者最大化实现功能价值,为粉丝产生大量情绪价值和资产价值,支撑IP的孵化和共建,以及整个链条上的价值分配,这些都是Web3最能发挥能力的地方。我们已开始在这些领域积极进行投资。我们也投资应用展开所必需的Web3商业配套设施,这包括数据链,智能化代币,支付,稳定币,人力及全球薪资发放服务等。我们希望优秀的创业团队来找我们,你只要管好你的商业逻辑,其他的我们都可以找技术团队来支持。在技术发展领先应用的当下,正是在商业领域创业最具想象力和机遇的阶段。和CZ交流这个路径,CZ说还有个关键是团队的执行力。所以我们很看重团队过往的背景和能力,我们尤其希望和Web2的资源方和赢家合作,共同推动Web3商业落地。

我们和项目团队一起思考:一切互联网商业的核心是数据。谁帮助用户创建的数据多,谁就拥有未来商业的护城河。阿里,字节,腾讯为什么这么赚钱?如果字节和腾讯把用户数据和流量都开放出来,我们如何开展业务?我们评估Web3商业应用项目的标准有:

1)有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帮助用户创建链上数据资产?上链如何赋能业务本身?

2)能创建多少数据资产?

3)如何应用和分析数据,让用户如何得到更有吸引力的体验(如留存和升级欲望)?

4)如何实现数据价值?如何对接AI模型?如何降本增效?

Web2已经卷不动了,我们需要更好更便宜的数据流量。由于Web3的数据是上链可open的,应用团队之间可以用共建的方式来共享数据,共同促进业务增长。我们鼓励并且努力推动各项目方抱团作战。Open Data,Open Business!

Web3商业应用不是几年前的链改,更不是简单的产业加Web3,而会是真正围绕链上数据资产展开的第一代Web3原生应用。我到现在都没有讲当年链改的核心-代币激励,因为我觉得代币被我们过度使用了。代币激励看着是免费的,但发出去的就得还,商业世界里没有免费的午餐。就像当初滴滴商业模式的形成,最后还得由项目方和VC来共同协调喊停。Web3加密金融监管政策的滞后、代币经济的过度使用、价值的催熟等因素已经带偏了行业注意力;行业人才和资本被过多地吸引和消耗在了各种真的和假的金融创新上。Web3需要回归价值本源和最基本的商业逻辑。能不能赚钱?能不能给互联网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当一个Web3商业应用有了真正的产品用户,而且都有了钱包地址,这时候我们再去推代币经济,代币持有者才不会都是炒币人和羊毛党。有了强健的商业做基础,Web3的大杀器-代币经济才能跑得起来。数据资产先行,然后再金融资产,会比较健康。我跟CZ说,我希望每个商业应用的代币都像交易所行业的BNB一样有扎实的价值基础和必要性。

Web3的基础设施已经发展到可以支撑应用和Web2在获取用户数据上展开竞争了。Web3要最终取代Web2,就要比Web2拥有更多的用户数据。Datadance Chain的创始人Geoffrey说“内容资产上线聚合,产生了PC和移动互联网的killer app;而数据资产被创建在链上,可以产生Web3原生应用的key user”。互联网正从线上聚合内容资产向链上发行数据资产方向发展。

梁信军先生问我为什么这几年AI发展快于Web3,我给了一个我的答案:Web3因为自带金融,创业团队好像是在华尔街和Vegas创业,诱惑多,容易分心分精力;而AI则像是在校园里创业,足够专注。梁总说Web3和AI其实是一体的,Web3也得抓商业逻辑,解决商业问题,我深以为然。现在AI跑在前面了,Web3得跟上。AI产生的数据资产如果发行在链上,而不是进入Web2的数据孤岛和信息茧房,本身就可以形成商业价值的增长自闭环。未来基于Web3和AI的数字经济令人憧憬,曾教授提出的未来十年大爆发的智能商业正是Web3,AI和XR三项技术的结合。

Web3之于互联网商业,正如比特币之于金融。以太坊诞生快十年了,Web3商业正在起步,现在参与共建Web3商业的机会可比购买100美元的比特币。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KK】,著作权归属原作者【KK】,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Partager

打造Web3商业应用,用户数据资产是Web3应用的核心

进阶12/13/2024, 3:42:20 AM
Web3 是底层数据存放方式和支付手段的革新,它的到来不会像 PC 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升级那样清晰可见,而是会随着用户数据和数据资产开始被大量创建在链上而展开。

我们相信Web3 不只是比特币和加密金融,它是Web3,是价值互联网,是Web2的演化升级。由于是底层数据存放方式和支付手段的革新,Web3的到来不会像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升级那样清晰可见,而是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个“风”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用户的数据和数据资产开始被大量创建在链上,因为Web3的超级用户体验是要围绕用户的数据来展开。

Web3的核心是Own-拥有。Web3要成为Web3,而不只是加密金融,就得让用户拥有数据资产,而不只是金融资产。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这是用户得到更好服务体验,不同用户得到不同服务的基础。互联网从满足需求到千人千面,再到千人千服务。AI给我们千服务的生产力,而千服务的大规模价值协同则只能由Web3来支撑。

前期听了曾鸣教授对AI发展阶段判断的讲座,收获很大(曾鸣书院的视频公众号有)。教授跟我说同样的框架也可用于判断Web3的发展,我很受启发。我们这几年的观察和实践,碰到的困惑,以及相应制定的投资策略,都可以在对发展阶段有了清晰的判断后得到印证并形成思考框架,从而也不再那么焦虑。

教授还给出了原生应用(Killer App)的定义:

  1. 充分利用新技术的独特技术优势;

  2. 带来用户体验的巨大创新;

  3. 摸索出新的商业模式;

  4. 带来海量用户指数级增长的超级2C服务。

以此为标准,96年上市的Yahoo是第一代互联网原生应用,而Web3还没有达到原生应用阶段。为什么除了金融性原生应用外,其他类型应用都很难跑出来?原因可能很简单,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非金融的Web3用户。没有一个互联网的早期原生应用是横空出世的,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普及,甚至是地推,才成了killer app。没有AOL多年的互联网用户的推广,就不会有Yahoo;阿里,腾讯,携程也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用户积累过程。

我们认为Web3的发展阶段有两相性:Web3的前锋-加密金融跑得快很多,活跃地址已经达到约6亿,这相当于是99年互联网用户的数量,所以我们已经看到了USDT,钱包,Defi这样的金融性原生应用;但是Web3的本体-下一代互联网,还远没有完成用户普及。只有当链上出现大量用户的数据资产和围绕这些数据资产的服务后,用户才会主动选择使用钱包来和互联网交互,使用互联网产品,Web3才能到来。

任何一项技术要融入主流经济体系,要用商业应用为载体。在Web3当前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各行业的商业应用,出于自身商业目的,抓住Web3的核心技术特点,在链上为用户大量创建和发行数据资产,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新型互联网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并成为Web3的第一代原生应用。

一切互联网商业的展开都得以数据为核心,无论是中心化的还是去中心化的。Web3的商业应用是注重data-decentralized 的dAPP。而这里所说的数据资产指的是用户的身份,会员等级,电影首映票,演唱会门票,音乐剧的高光时刻,某歌星出道时第一批众筹卡,葵司老师写真的全球第5000个赞,“范闲的微笑”在庆余年播放到某情节时的实时发放,还有各类型的打卡凭证等。他们都将以NFT为数据载体,数据的原始内容则可以存放到Greenfield等去中心化存储基础设施上。

我们梳理了五个Web3的核心技术特点:1)全网统一ID;2)价值互联网:互联网和银行网络合为一张网;3)一切皆可资产化:金融和数据;4)能建立跨区域和跨平台的完整的“活数据”;5)能在信息和价值两个层面直接触达用户。

抓住这些技术特点打造的Web3商业应用会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全域数据:拥有跨平台和跨区域数据。数据可资产化,可交易且可授权给AI模型,开启用户智能化服务。链上数据的运营将变得非常重要。

2)好的能给到对的:内容和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链接,且可差异化体验和定价。

3)价值直连:内嵌金融网络,价值可如信息般点对点完成传递。清结算一体化。可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自动和及时地分配。

4)有效激励:在商业模式健康可持续的前提下,项目方可发行NFT和生态代币,完成项目的冷启动和加速生态发展。

5)新型组织:创业团队,股东,行业上下游,用户和粉丝的利益可通过代币统一在一起,重塑各行业的组织形态,公司组织结构不再是唯一选择。

我们认为这样的Web3商业应用是符合当前发展阶段,真正有价值的Web3应用。当前中国互联网商业和内容出海,其实给了Web3商业应用团队最好的天时。香港为基地的话,还有地利。Web3是全球化业务最好的基建。Web3技术输出的就是标准,它还内嵌金融,功能自完备。

我们设想的一个旨在打全球市场的Web3商业应用的成长路径可以是:

1) 用Web3来构建全球统一和功能完备的用户或粉丝账户体系。

2)以NFT和代币为业务载体来开展业务,NFT可作为各类数据标签。

3)充分利用公域流量,使用Web3工具和各类Web2/Web3钱包来承载并构建私域体系。

4)迅速建立起完整且不断实时更新的私域数据,基于数据分析和反馈来更好地发展业务。

5)链上实现数据的异业和同业投流,便宜且精准。

6)用户获得针对其持有数据资产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获得远超Web2的产品体验。

7)产品粘性提高并获得好的传播及留存,形成数据增长的自闭环。

以上路径特别适用于演出票务,影视文化,娱乐创作和IP共建等行业。没有Web3的会员粉丝体系,内容经济和IP经济就无法有效展开:帮助创作者最大化实现功能价值,为粉丝产生大量情绪价值和资产价值,支撑IP的孵化和共建,以及整个链条上的价值分配,这些都是Web3最能发挥能力的地方。我们已开始在这些领域积极进行投资。我们也投资应用展开所必需的Web3商业配套设施,这包括数据链,智能化代币,支付,稳定币,人力及全球薪资发放服务等。我们希望优秀的创业团队来找我们,你只要管好你的商业逻辑,其他的我们都可以找技术团队来支持。在技术发展领先应用的当下,正是在商业领域创业最具想象力和机遇的阶段。和CZ交流这个路径,CZ说还有个关键是团队的执行力。所以我们很看重团队过往的背景和能力,我们尤其希望和Web2的资源方和赢家合作,共同推动Web3商业落地。

我们和项目团队一起思考:一切互联网商业的核心是数据。谁帮助用户创建的数据多,谁就拥有未来商业的护城河。阿里,字节,腾讯为什么这么赚钱?如果字节和腾讯把用户数据和流量都开放出来,我们如何开展业务?我们评估Web3商业应用项目的标准有:

1)有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帮助用户创建链上数据资产?上链如何赋能业务本身?

2)能创建多少数据资产?

3)如何应用和分析数据,让用户如何得到更有吸引力的体验(如留存和升级欲望)?

4)如何实现数据价值?如何对接AI模型?如何降本增效?

Web2已经卷不动了,我们需要更好更便宜的数据流量。由于Web3的数据是上链可open的,应用团队之间可以用共建的方式来共享数据,共同促进业务增长。我们鼓励并且努力推动各项目方抱团作战。Open Data,Open Business!

Web3商业应用不是几年前的链改,更不是简单的产业加Web3,而会是真正围绕链上数据资产展开的第一代Web3原生应用。我到现在都没有讲当年链改的核心-代币激励,因为我觉得代币被我们过度使用了。代币激励看着是免费的,但发出去的就得还,商业世界里没有免费的午餐。就像当初滴滴商业模式的形成,最后还得由项目方和VC来共同协调喊停。Web3加密金融监管政策的滞后、代币经济的过度使用、价值的催熟等因素已经带偏了行业注意力;行业人才和资本被过多地吸引和消耗在了各种真的和假的金融创新上。Web3需要回归价值本源和最基本的商业逻辑。能不能赚钱?能不能给互联网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当一个Web3商业应用有了真正的产品用户,而且都有了钱包地址,这时候我们再去推代币经济,代币持有者才不会都是炒币人和羊毛党。有了强健的商业做基础,Web3的大杀器-代币经济才能跑得起来。数据资产先行,然后再金融资产,会比较健康。我跟CZ说,我希望每个商业应用的代币都像交易所行业的BNB一样有扎实的价值基础和必要性。

Web3的基础设施已经发展到可以支撑应用和Web2在获取用户数据上展开竞争了。Web3要最终取代Web2,就要比Web2拥有更多的用户数据。Datadance Chain的创始人Geoffrey说“内容资产上线聚合,产生了PC和移动互联网的killer app;而数据资产被创建在链上,可以产生Web3原生应用的key user”。互联网正从线上聚合内容资产向链上发行数据资产方向发展。

梁信军先生问我为什么这几年AI发展快于Web3,我给了一个我的答案:Web3因为自带金融,创业团队好像是在华尔街和Vegas创业,诱惑多,容易分心分精力;而AI则像是在校园里创业,足够专注。梁总说Web3和AI其实是一体的,Web3也得抓商业逻辑,解决商业问题,我深以为然。现在AI跑在前面了,Web3得跟上。AI产生的数据资产如果发行在链上,而不是进入Web2的数据孤岛和信息茧房,本身就可以形成商业价值的增长自闭环。未来基于Web3和AI的数字经济令人憧憬,曾教授提出的未来十年大爆发的智能商业正是Web3,AI和XR三项技术的结合。

Web3之于互联网商业,正如比特币之于金融。以太坊诞生快十年了,Web3商业正在起步,现在参与共建Web3商业的机会可比购买100美元的比特币。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KK】,著作权归属原作者【KK】,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Lancez-vous
Inscrivez-vous et obtenez un bon de
100$
!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