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基本面:Hyperliquid 的長期價值

進階3/21/2025, 5:21:40 AM
市場高波動性通常會導致更高的交易量,進而提升交易費用,使得 HYPE 對基本面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隨著全球股票市場和加密貨幣市場在嚴峻的宏觀環境下遭受衝擊,我認為 此時退一步審視資產的基本面尤為重要。價格下跌會導致部分交易者被清算,但同時也為新的“第一性原則”投資者創造了入場機會。這一現象在 HYPE 資產 上尤為明顯,因為其 大部分持有者是永續合約交易者(由於空投分發機制的影響)。因此,市場下跌趨勢會導致這些永續合約交易者觸發追加保證金,不得不拋售 HYPE 以補充抵押品,最終引發 市場範圍內的 HYPE 拋售潮。然而,市場高波動性通常會導致更高的交易量,進而提升交易費用,使得 HYPE 對基本面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接下來,我們將探討:

  • 為什麼我對 Hyperliquid 充滿期待?
  • 從長期視角審視 Hyperliquid 的投資潛力
  • 可能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 HYPE 代幣的估值方法及對比分析

為什麼我對 Hyperliquid 充滿期待?

在我看來,鏈上訂單簿的出現,標誌著去中心化交易邁向一個全新的階段。本質上,交易市場應該是 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但目前的金融體系 嚴重傾向於機構投資者和高頻交易(HFT)公司。Hyperliquid 作為鏈上訂單簿交易平臺,正是打破這種不平衡的關鍵。

在傳統金融領域,高頻交易公司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僅僅是為了讓服務器離交易所更近一點,而 散戶交易者則需要投入高昂成本,搭建並維護自己的服務器。同樣,中心化加密交易所(CEX)也通過內部做市協議和優先服務器託管,讓大資金享有更大的市場優勢。Hyperliquid 顛覆了這一格局,它提供 真正去中心化的鏈上訂單簿,讓任何人 都能以接近零成本的方式,像 Citadel 或 Jane Street 那樣進行市場交易。此外,Hyperliquid 還提供強大的 SDK,即使是 沒有加密經驗的用戶也可以輕鬆接入並嘗試各種交易策略。

儘管普通交易者可能很難與 Wintermute 這樣的頂級做市商競爭,但至少在 Hyperliquid 他們擁有公平的入場機會,而傳統交易體系甚至不允許他們進入市場。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 Hyperliquid 的 HLP(做市金庫)賺取 10-20% 的年化收益(APY)。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Hyperliquid 正在構建一個真正公平、高效的鏈上交易市場。我對以下即將發生的關鍵變化充滿期待:

  1. 去中心化 BTC/SOL/ETH 交易及相關應用:目前,許多交易者希望在 鏈上自由交易 BTC,並將其作為抵押資產進行借貸。@hyperunit 提供了一種高效的 BTC 跨鏈橋,幫助用戶 無縫地將 BTC 轉移到 Hyperliquid 平臺。此外,Hyperliquid 通過 現貨+永續合約模式,實現 超低延遲的交易結算,我特別看好以下場景:鏈上套利交易(現貨-永續價差策略)、現貨市場 Delta 對衝、期權交易的實時結算。
  2. 股票和 RWA(現實世界資產)+ Hyperliquid 作為底層區塊鏈,傳統金融作為前端入口:Unit 團隊 目前正在開發 將股票和 RWA(現實世界資產)引入 Hyperliquid 訂單簿的方案。我預計鏈上對此有一定需求,但更讓我期待的是 Hyperliquid 作為區塊鏈與流動性基礎設施,幫助欠發達市場(EMs)獲得傳統金融無法提供的機會。例如,未來 蘋果(AAPL)股票可能會通過 Hyperliquid 訂單簿在非美國市場上市,並通過 隱藏區塊鏈部分的 Web2 界面 讓普通用戶無縫接入。
  3. BTC 和 HYPE 作為合約抵押品:目前 Hyperliquid 僅支持 USDC 作為永續合約的抵押資產,導致交易者在 追加保證金時不得不拋售 BTC/HYPE,進一步加劇市場拋壓。如果 支持 BTC 和 HYPE 作為抵押品,不僅能 減少拋壓,還能提高資金利用率。
  4. 原生 USDC: Hyperliquid 目前 僅支持 Arbitrum 橋接版 USDC,這意味著 用戶無法直接將 USDC 兌換為美元,而必須先跨鏈回 Arbitrum。此外,橋接 USDC 目前不兼容 CCTP(跨鏈傳輸協議)。如果 Hyperliquid 支持原生 USDC,將 大幅提升資本效率。想了解更多關於原生 USDC 或其他穩定幣的必要性,請閱讀 @0xBroze 的帖子: https://x.com/0xBroze/status/1896935589309567031
  5. 借貸市場即將上線:這將進一步推動市場活躍度提升,因為 HYPE 代幣持有者可以將其作為抵押品借款,進而 更積極地參與市場交易。我特別期待@felixprotocol等借貸協議的上線。
  6. 便捷的法幣入金:通過@HanaNetwork ,用戶可以 直接使用 Apple Pay、PayPal、Wise、借記卡等方式入金/出金,降低用戶進入門檻,將顯著提高 Hyperliquid 的用戶活躍度。
  7. 吸引非加密用戶進入鏈上生態:Hyperliquid 是 許多我身邊非加密朋友開始使用的第一個加密應用。大多數人通過@pvp_dot_trade 的交易競賽 進入該平臺,即使 積分獎勵計劃結束後,他們仍然保持較高的使用粘性。

長期發展展望

綜合上述因素,我認為 Hyperliquid 正在成為 DeFi 領域的強大流動性中心。在加密市場,流動性會不斷吸引更多流動性,因此,Hyperliquid 未來有望成為鏈上交易的主要樞紐。

首先,非託管 BTC 的引入將推動 Hyperliquid 訂單簿(CLOB)和借貸市場的流動性提升。這不僅有助於 Hyperliquid 訂單簿自身的深度增長,還能 增強 EVM 生態中的 AMM(自動做市商)和借貸池資金供給。在這種趨勢下,我們可能會看到 ETH、SOL 及其他主流資產向 Hyperliquid 遷移,從而 搶佔其他 DEX 交易所的市場份額,甚至可能導致 部分 DEX 訂單簿和流動性池逐漸枯竭。

其次,我認為 Hyperliquid 未來將挑戰 CEX(中心化交易所)在代幣上架方面的壟斷地位。目前,Swell 和 Plume 等項目已在 Hyperliquid 購買交易代碼,因為 擁有 Ticker 意味著可以接入 Hyperliquid 的深度流動性。由於 Hyperliquid 的 Ticker 拍賣每 31 小時進行一次,一年最多隻能舉行 282 場拍賣,這意味著 Ticker 的稀缺性將隨著 Hyperliquid 生態擴張而增加。相比 中心化交易所 Binance 5% 代幣供應量的上架成本,Hyperliquid Ticker 的競價可能仍然更划算。如果 Hyperliquid 成功確立鏈上流動性中心的地位,我預計未來 Ticker 拍賣的平均價格將達到 50 萬美元。

最後,正如上文提及,我認為 Hyperliquid 的區塊鏈底層+零售前端(TradFi 風格)應用,將為非美國市場帶來此前難以獲得的金融機會,並吸引目前尚未涉足加密市場的用戶群體,進一步釋放新的流動性。

潛在挑戰

  1. 監管合規風險:Hyperliquid 並未迎合美國政治圈(MAGA),而許多其他公鏈則在積極尋求華盛頓政客的支持。這一點可以從 World Liberty Finance 代幣的購買 中得到明顯體現。此外,一些 知名風投(VCs) 早期投資了與 Hyperliquid 競爭的公鏈和 DEX,而 Hyperliquid 正在 從這些競爭對手手中搶佔流動性和市場關注度。因此,這些 VC 自 Hyperliquid 創立以來一直公開質疑其合規性,對其發展持反對態度。由於 Hyperliquid 在美國市場缺乏政治支持和影響力,因此未來面臨一定的監管壓力並不意外。
  2. EVM 生態擴展:Hyperliquid 的 EVM Alpha 版本 在執行質量上 未能達到 HyperCore 的標準,主要問題包括:Gas 限制較低、區塊時間偶爾較慢、缺乏原生 USDC。這些因素降低了 HypeEVM 上應用部署的速度,因此仍需要改進,並且 預計未來將進行優化升級。此外,如果 HypeEVM 上的應用無法帶來新的創新,或者 TVL/交易量增長緩慢,那麼我們可能會看到開發者和資金流向 其他 L1/L2 生態(如 Monad、MegaETH),導致 Hyperliquid 失去市場關注度和 TVL。但從我與開發者的交流來看,Hyperliquid 團隊正在積極與應用開發者合作,收集反饋,並以極快的速度進行優化。
  3. 驗證者網絡: 儘管 Hyperliquid 正在向無許可驗證者系統過渡,但目前 驗證者的具體運作細節仍然較為不透明,主要通過一個 黑盒化的二進制系統進行管理。 如果 Hyperliquid 希望通過真正的去中心化成為全球流動性中心,那麼未來需要在驗證者機制上提供更多透明度,以增強其網絡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HYPE 代幣的估值對比模型

在本節中,我將為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幣 HYPE 進行市盈率(P/E)分析,並預測其未來四年的估值走勢。

在進行此分析時,理解“援助基金”回購對市場的影響至關重要。受@Keisan_Crypto 分析的啟發,我們在此引入 調整後 FDV的概念,其中:調整後FDV=價格×調整後完全稀釋供應量。在這裡,我們將 下一年的調整後完全稀釋供應量 定義為:上一年的完全稀釋供應量−AF(援助基金)回購量−代幣銷燬量。

對於不熟悉援助基金的讀者,Hyperliquid 將平臺手續費收入歸入援助基金,並用於從二級市場回購 HYPE 代幣,從而減少流通供應量。在本次分析中,我們將假設援助基金回購的 HYPE 永遠不會重新進入市場流通,其影響等同於代幣銷燬。

Hyperliquid 的三大收入來源:交易手續費、EVM 費用、拍賣費用

注:以下計算均假設 HYPE 代幣價格 = 15 美元。

交易手續費主要來源於用戶開倉和平倉永續合約(Perps)時支付的費用。為了預測 Hyperliquid 在 2025 年的年度交易手續費,我們 收集了 2023 年 12 月 23 日至 2024 年 3 月 10 日這 12 個月內的周收入數據,並 計算了 4 周滾動平均的 8 次年化收入,從而 得出了較為平衡的交易手續費估值。根據這一方法,我們 估算 Hyperliquid 在 2025 年的交易手續費收入約為 6 億美元。

然而,雖然這一方法對 2025 年的收入預測較為合理,但要推測 2025-2028 年的年度增長率仍然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我們參考中心化交易所(CEX)歷史永續合約交易量的平滑數據,並假設 Hyperliquid 能夠捕獲一定比例的 CEX 交易量,以更準確地反映加密市場交易量的週期性波動。為避免錯誤地假設 固定 5% 的市場份額捕獲率,我們採用範圍捕獲法 進行分析。例如,在 2025 年,我們假設 Hyperliquid 可捕獲 3-6% 的 CEX 交易量,其計算公式如下:交易量捕獲率=3%+[(6%−3%)×RAND()。這一 隨機範圍捕獲分析能夠更真實地反映 Hyperliquid 每月交易量的變化情況。此外,我們假設 Hyperliquid 的平均交易手續費率約為 0.025%,據此計算 Hyperliquid 2025 年的交易手續費收入約為 6 億美元。這一數值 與 4 周滾動均值計算的結果相近,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估算準確性。

在此基礎上,我們假設 Hyperliquid 在未來幾年市場份額逐步增長,並作出如下預測:

  • 2025 年:市場份額 3-6%
  • 2026 年:市場份額 6-8%
  • 2027 年:市場份額 8-10%
  • 2028 年:市場份額 10-12%

我們將這些預測結果總結如下。

我們將 EVM 費用 估算為 其他 L2(如 Base)年收入的函數。考慮到 HypeEVM 仍處於早期階段,且 本身具備較低的 Gas 費,我預計 HypeEVM 在 2024 年將能佔據 Base 年收入的 50%。因此,我估算 Hyperliquid 在 2025 年的 EVM 費用收入約為 5400 萬美元。

如前所述,Hyperliquid 通過現貨市場交易對(Tickers)拍賣產生收入。為了估算拍賣收入,首先需要分析交易對價格的分佈情況。根據過往數據分析,以及基於我們之前關於交易對空間的理論,我認為正態分佈足以映射出全年拍賣價格的變化。下圖展示了不同價格區間的分佈情況及相應收入,基於該分析,我估算 Hyperliquid 在 2025 年的拍賣費用收入約為 4000 萬美元。

綜上所述,在 2025 年,Hyperliquid 預計將收取約 7 億美元的總手續費,由於絕大多數手續費收入將用於援助基金回購 HYPE,這意味著僅援助基金在 2025 年就將產生 7 億美元的 HYPE 購買需求。

假設 援助基金回購的 HYPE 永遠不會重新進入市場,並且 HyperCore 交易手續費預計銷燬 176,113 枚 HYPE,那麼 2025 年預計總計約 4600 萬枚 HYPE 代幣將被移出流通供應。

隨著手續費收入增加且流通供應減少,HYPE 的 P/E(市盈率)將逐年下降,使其 長期投資價值增強。此外,HYPE 供應的定期減少 也能 更好地吸收 Hyper Foundation、團隊及未來代幣解鎖的影響。

我們假設 EVM 及拍賣費用的年度增長率與交易手續費一致,從而得出最終的財務預測報表,如下所示:

最後,我們對 HYPE 的 P/E(市盈率) 進行比較和對比,分別基於完全稀釋估值(FDV P/E) 和市值,並將其與以下資產進行對比:

  • 現有加密資產:Solana 和 Ethereum
  • 相關股票:Coinbase 和 Robinhood
  • 傳統金融資產:Apple、Nvidia 和 S&P 500

附言:關於 Hyperliquid 社區的一點感想

我經常在 Twitter 上討論 Hyperliquid 社區,所以在這篇文章中不會過多涉及,以免偏離文章的核心主題。但我仍然想分享一段我之前推文中的摘錄,它完美地概括了我對 Hyperliquid 社區的感受:

“無論是賺到錢還是虧了錢,我都在這裡結識了新的朋友。Hyperliquid 是第一個讓我擁有這種體驗的加密應用,對我來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我對 Hyperliquid 社區的看法,可以點擊這裡閱讀。

在談論社區時,我必須特別感謝@HypioHL,他們在 NFT 領域構建了強大的社區,這讓我頗為驚訝(從沒想過我會說出這句話)。

最後的話

放眼未來,保持冷靜,享受這場旅程吧——別被市場波動左右,更別因為恐慌而割肉,把你的 HYPE 賣掉填補保證金。

特別感謝 @Keisan_Crypto提供估值框架的靈感,也感謝@0xBroze @rpal @0xDuckworth 提供寶貴建議並幫助校對文章!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Vikram Singh],版權歸原作者 [Vikram Singh] 所有。如對轉載有任何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我們將盡快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Gate Learn 團隊將文章翻譯成其他語言。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禁止複製、分發或抄襲翻譯文章。
* Les informations ne sont pas destinées à être et ne constituent pas des conseils financiers ou toute autre recommandation de toute sorte offerte ou approuvée par Gate.io.
* Cet article ne peut être reproduit, transmis ou copié sans faire référence à Gate.io. Toute contravention constitue une violation de la loi sur le droit d'auteur et peut faire l'objet d'une action en justice.

迴歸基本面:Hyperliquid 的長期價值

進階3/21/2025, 5:21:40 AM
市場高波動性通常會導致更高的交易量,進而提升交易費用,使得 HYPE 對基本面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隨著全球股票市場和加密貨幣市場在嚴峻的宏觀環境下遭受衝擊,我認為 此時退一步審視資產的基本面尤為重要。價格下跌會導致部分交易者被清算,但同時也為新的“第一性原則”投資者創造了入場機會。這一現象在 HYPE 資產 上尤為明顯,因為其 大部分持有者是永續合約交易者(由於空投分發機制的影響)。因此,市場下跌趨勢會導致這些永續合約交易者觸發追加保證金,不得不拋售 HYPE 以補充抵押品,最終引發 市場範圍內的 HYPE 拋售潮。然而,市場高波動性通常會導致更高的交易量,進而提升交易費用,使得 HYPE 對基本面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接下來,我們將探討:

  • 為什麼我對 Hyperliquid 充滿期待?
  • 從長期視角審視 Hyperliquid 的投資潛力
  • 可能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 HYPE 代幣的估值方法及對比分析

為什麼我對 Hyperliquid 充滿期待?

在我看來,鏈上訂單簿的出現,標誌著去中心化交易邁向一個全新的階段。本質上,交易市場應該是 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但目前的金融體系 嚴重傾向於機構投資者和高頻交易(HFT)公司。Hyperliquid 作為鏈上訂單簿交易平臺,正是打破這種不平衡的關鍵。

在傳統金融領域,高頻交易公司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僅僅是為了讓服務器離交易所更近一點,而 散戶交易者則需要投入高昂成本,搭建並維護自己的服務器。同樣,中心化加密交易所(CEX)也通過內部做市協議和優先服務器託管,讓大資金享有更大的市場優勢。Hyperliquid 顛覆了這一格局,它提供 真正去中心化的鏈上訂單簿,讓任何人 都能以接近零成本的方式,像 Citadel 或 Jane Street 那樣進行市場交易。此外,Hyperliquid 還提供強大的 SDK,即使是 沒有加密經驗的用戶也可以輕鬆接入並嘗試各種交易策略。

儘管普通交易者可能很難與 Wintermute 這樣的頂級做市商競爭,但至少在 Hyperliquid 他們擁有公平的入場機會,而傳統交易體系甚至不允許他們進入市場。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 Hyperliquid 的 HLP(做市金庫)賺取 10-20% 的年化收益(APY)。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Hyperliquid 正在構建一個真正公平、高效的鏈上交易市場。我對以下即將發生的關鍵變化充滿期待:

  1. 去中心化 BTC/SOL/ETH 交易及相關應用:目前,許多交易者希望在 鏈上自由交易 BTC,並將其作為抵押資產進行借貸。@hyperunit 提供了一種高效的 BTC 跨鏈橋,幫助用戶 無縫地將 BTC 轉移到 Hyperliquid 平臺。此外,Hyperliquid 通過 現貨+永續合約模式,實現 超低延遲的交易結算,我特別看好以下場景:鏈上套利交易(現貨-永續價差策略)、現貨市場 Delta 對衝、期權交易的實時結算。
  2. 股票和 RWA(現實世界資產)+ Hyperliquid 作為底層區塊鏈,傳統金融作為前端入口:Unit 團隊 目前正在開發 將股票和 RWA(現實世界資產)引入 Hyperliquid 訂單簿的方案。我預計鏈上對此有一定需求,但更讓我期待的是 Hyperliquid 作為區塊鏈與流動性基礎設施,幫助欠發達市場(EMs)獲得傳統金融無法提供的機會。例如,未來 蘋果(AAPL)股票可能會通過 Hyperliquid 訂單簿在非美國市場上市,並通過 隱藏區塊鏈部分的 Web2 界面 讓普通用戶無縫接入。
  3. BTC 和 HYPE 作為合約抵押品:目前 Hyperliquid 僅支持 USDC 作為永續合約的抵押資產,導致交易者在 追加保證金時不得不拋售 BTC/HYPE,進一步加劇市場拋壓。如果 支持 BTC 和 HYPE 作為抵押品,不僅能 減少拋壓,還能提高資金利用率。
  4. 原生 USDC: Hyperliquid 目前 僅支持 Arbitrum 橋接版 USDC,這意味著 用戶無法直接將 USDC 兌換為美元,而必須先跨鏈回 Arbitrum。此外,橋接 USDC 目前不兼容 CCTP(跨鏈傳輸協議)。如果 Hyperliquid 支持原生 USDC,將 大幅提升資本效率。想了解更多關於原生 USDC 或其他穩定幣的必要性,請閱讀 @0xBroze 的帖子: https://x.com/0xBroze/status/1896935589309567031
  5. 借貸市場即將上線:這將進一步推動市場活躍度提升,因為 HYPE 代幣持有者可以將其作為抵押品借款,進而 更積極地參與市場交易。我特別期待@felixprotocol等借貸協議的上線。
  6. 便捷的法幣入金:通過@HanaNetwork ,用戶可以 直接使用 Apple Pay、PayPal、Wise、借記卡等方式入金/出金,降低用戶進入門檻,將顯著提高 Hyperliquid 的用戶活躍度。
  7. 吸引非加密用戶進入鏈上生態:Hyperliquid 是 許多我身邊非加密朋友開始使用的第一個加密應用。大多數人通過@pvp_dot_trade 的交易競賽 進入該平臺,即使 積分獎勵計劃結束後,他們仍然保持較高的使用粘性。

長期發展展望

綜合上述因素,我認為 Hyperliquid 正在成為 DeFi 領域的強大流動性中心。在加密市場,流動性會不斷吸引更多流動性,因此,Hyperliquid 未來有望成為鏈上交易的主要樞紐。

首先,非託管 BTC 的引入將推動 Hyperliquid 訂單簿(CLOB)和借貸市場的流動性提升。這不僅有助於 Hyperliquid 訂單簿自身的深度增長,還能 增強 EVM 生態中的 AMM(自動做市商)和借貸池資金供給。在這種趨勢下,我們可能會看到 ETH、SOL 及其他主流資產向 Hyperliquid 遷移,從而 搶佔其他 DEX 交易所的市場份額,甚至可能導致 部分 DEX 訂單簿和流動性池逐漸枯竭。

其次,我認為 Hyperliquid 未來將挑戰 CEX(中心化交易所)在代幣上架方面的壟斷地位。目前,Swell 和 Plume 等項目已在 Hyperliquid 購買交易代碼,因為 擁有 Ticker 意味著可以接入 Hyperliquid 的深度流動性。由於 Hyperliquid 的 Ticker 拍賣每 31 小時進行一次,一年最多隻能舉行 282 場拍賣,這意味著 Ticker 的稀缺性將隨著 Hyperliquid 生態擴張而增加。相比 中心化交易所 Binance 5% 代幣供應量的上架成本,Hyperliquid Ticker 的競價可能仍然更划算。如果 Hyperliquid 成功確立鏈上流動性中心的地位,我預計未來 Ticker 拍賣的平均價格將達到 50 萬美元。

最後,正如上文提及,我認為 Hyperliquid 的區塊鏈底層+零售前端(TradFi 風格)應用,將為非美國市場帶來此前難以獲得的金融機會,並吸引目前尚未涉足加密市場的用戶群體,進一步釋放新的流動性。

潛在挑戰

  1. 監管合規風險:Hyperliquid 並未迎合美國政治圈(MAGA),而許多其他公鏈則在積極尋求華盛頓政客的支持。這一點可以從 World Liberty Finance 代幣的購買 中得到明顯體現。此外,一些 知名風投(VCs) 早期投資了與 Hyperliquid 競爭的公鏈和 DEX,而 Hyperliquid 正在 從這些競爭對手手中搶佔流動性和市場關注度。因此,這些 VC 自 Hyperliquid 創立以來一直公開質疑其合規性,對其發展持反對態度。由於 Hyperliquid 在美國市場缺乏政治支持和影響力,因此未來面臨一定的監管壓力並不意外。
  2. EVM 生態擴展:Hyperliquid 的 EVM Alpha 版本 在執行質量上 未能達到 HyperCore 的標準,主要問題包括:Gas 限制較低、區塊時間偶爾較慢、缺乏原生 USDC。這些因素降低了 HypeEVM 上應用部署的速度,因此仍需要改進,並且 預計未來將進行優化升級。此外,如果 HypeEVM 上的應用無法帶來新的創新,或者 TVL/交易量增長緩慢,那麼我們可能會看到開發者和資金流向 其他 L1/L2 生態(如 Monad、MegaETH),導致 Hyperliquid 失去市場關注度和 TVL。但從我與開發者的交流來看,Hyperliquid 團隊正在積極與應用開發者合作,收集反饋,並以極快的速度進行優化。
  3. 驗證者網絡: 儘管 Hyperliquid 正在向無許可驗證者系統過渡,但目前 驗證者的具體運作細節仍然較為不透明,主要通過一個 黑盒化的二進制系統進行管理。 如果 Hyperliquid 希望通過真正的去中心化成為全球流動性中心,那麼未來需要在驗證者機制上提供更多透明度,以增強其網絡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HYPE 代幣的估值對比模型

在本節中,我將為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幣 HYPE 進行市盈率(P/E)分析,並預測其未來四年的估值走勢。

在進行此分析時,理解“援助基金”回購對市場的影響至關重要。受@Keisan_Crypto 分析的啟發,我們在此引入 調整後 FDV的概念,其中:調整後FDV=價格×調整後完全稀釋供應量。在這裡,我們將 下一年的調整後完全稀釋供應量 定義為:上一年的完全稀釋供應量−AF(援助基金)回購量−代幣銷燬量。

對於不熟悉援助基金的讀者,Hyperliquid 將平臺手續費收入歸入援助基金,並用於從二級市場回購 HYPE 代幣,從而減少流通供應量。在本次分析中,我們將假設援助基金回購的 HYPE 永遠不會重新進入市場流通,其影響等同於代幣銷燬。

Hyperliquid 的三大收入來源:交易手續費、EVM 費用、拍賣費用

注:以下計算均假設 HYPE 代幣價格 = 15 美元。

交易手續費主要來源於用戶開倉和平倉永續合約(Perps)時支付的費用。為了預測 Hyperliquid 在 2025 年的年度交易手續費,我們 收集了 2023 年 12 月 23 日至 2024 年 3 月 10 日這 12 個月內的周收入數據,並 計算了 4 周滾動平均的 8 次年化收入,從而 得出了較為平衡的交易手續費估值。根據這一方法,我們 估算 Hyperliquid 在 2025 年的交易手續費收入約為 6 億美元。

然而,雖然這一方法對 2025 年的收入預測較為合理,但要推測 2025-2028 年的年度增長率仍然存在一定困難。因此,我們參考中心化交易所(CEX)歷史永續合約交易量的平滑數據,並假設 Hyperliquid 能夠捕獲一定比例的 CEX 交易量,以更準確地反映加密市場交易量的週期性波動。為避免錯誤地假設 固定 5% 的市場份額捕獲率,我們採用範圍捕獲法 進行分析。例如,在 2025 年,我們假設 Hyperliquid 可捕獲 3-6% 的 CEX 交易量,其計算公式如下:交易量捕獲率=3%+[(6%−3%)×RAND()。這一 隨機範圍捕獲分析能夠更真實地反映 Hyperliquid 每月交易量的變化情況。此外,我們假設 Hyperliquid 的平均交易手續費率約為 0.025%,據此計算 Hyperliquid 2025 年的交易手續費收入約為 6 億美元。這一數值 與 4 周滾動均值計算的結果相近,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估算準確性。

在此基礎上,我們假設 Hyperliquid 在未來幾年市場份額逐步增長,並作出如下預測:

  • 2025 年:市場份額 3-6%
  • 2026 年:市場份額 6-8%
  • 2027 年:市場份額 8-10%
  • 2028 年:市場份額 10-12%

我們將這些預測結果總結如下。

我們將 EVM 費用 估算為 其他 L2(如 Base)年收入的函數。考慮到 HypeEVM 仍處於早期階段,且 本身具備較低的 Gas 費,我預計 HypeEVM 在 2024 年將能佔據 Base 年收入的 50%。因此,我估算 Hyperliquid 在 2025 年的 EVM 費用收入約為 5400 萬美元。

如前所述,Hyperliquid 通過現貨市場交易對(Tickers)拍賣產生收入。為了估算拍賣收入,首先需要分析交易對價格的分佈情況。根據過往數據分析,以及基於我們之前關於交易對空間的理論,我認為正態分佈足以映射出全年拍賣價格的變化。下圖展示了不同價格區間的分佈情況及相應收入,基於該分析,我估算 Hyperliquid 在 2025 年的拍賣費用收入約為 4000 萬美元。

綜上所述,在 2025 年,Hyperliquid 預計將收取約 7 億美元的總手續費,由於絕大多數手續費收入將用於援助基金回購 HYPE,這意味著僅援助基金在 2025 年就將產生 7 億美元的 HYPE 購買需求。

假設 援助基金回購的 HYPE 永遠不會重新進入市場,並且 HyperCore 交易手續費預計銷燬 176,113 枚 HYPE,那麼 2025 年預計總計約 4600 萬枚 HYPE 代幣將被移出流通供應。

隨著手續費收入增加且流通供應減少,HYPE 的 P/E(市盈率)將逐年下降,使其 長期投資價值增強。此外,HYPE 供應的定期減少 也能 更好地吸收 Hyper Foundation、團隊及未來代幣解鎖的影響。

我們假設 EVM 及拍賣費用的年度增長率與交易手續費一致,從而得出最終的財務預測報表,如下所示:

最後,我們對 HYPE 的 P/E(市盈率) 進行比較和對比,分別基於完全稀釋估值(FDV P/E) 和市值,並將其與以下資產進行對比:

  • 現有加密資產:Solana 和 Ethereum
  • 相關股票:Coinbase 和 Robinhood
  • 傳統金融資產:Apple、Nvidia 和 S&P 500

附言:關於 Hyperliquid 社區的一點感想

我經常在 Twitter 上討論 Hyperliquid 社區,所以在這篇文章中不會過多涉及,以免偏離文章的核心主題。但我仍然想分享一段我之前推文中的摘錄,它完美地概括了我對 Hyperliquid 社區的感受:

“無論是賺到錢還是虧了錢,我都在這裡結識了新的朋友。Hyperliquid 是第一個讓我擁有這種體驗的加密應用,對我來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我對 Hyperliquid 社區的看法,可以點擊這裡閱讀。

在談論社區時,我必須特別感謝@HypioHL,他們在 NFT 領域構建了強大的社區,這讓我頗為驚訝(從沒想過我會說出這句話)。

最後的話

放眼未來,保持冷靜,享受這場旅程吧——別被市場波動左右,更別因為恐慌而割肉,把你的 HYPE 賣掉填補保證金。

特別感謝 @Keisan_Crypto提供估值框架的靈感,也感謝@0xBroze @rpal @0xDuckworth 提供寶貴建議並幫助校對文章!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Vikram Singh],版權歸原作者 [Vikram Singh] 所有。如對轉載有任何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我們將盡快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Gate Learn 團隊將文章翻譯成其他語言。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禁止複製、分發或抄襲翻譯文章。
* Les informations ne sont pas destinées à être et ne constituent pas des conseils financiers ou toute autre recommandation de toute sorte offerte ou approuvée par Gate.io.
* Cet article ne peut être reproduit, transmis ou copié sans faire référence à Gate.io. Toute contravention constitue une violation de la loi sur le droit d'auteur et peut faire l'objet d'une action en justice.
Lancez-vous
Inscrivez-vous et obtenez un bon de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