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動態 #创作者激励计划# 火熱進行中!報名參與並發帖解鎖 $2,000 創作大獎!
🌟 參與攻略:
1️⃣ 點擊連結進入報名頁面 👉️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2️⃣ 點擊“是”按鈕提交報名
3️⃣ 在動態完成發帖,提升發帖量和互動量,解鎖獲獎資格!
📌 只要是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發帖!
🎁 茶具套裝、Gate x 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 紀念章、點卡等好禮等你來拿!獲獎者還將獲得專屬社區流量扶持,助力您提升影響力,增長粉絲!
活動截止至:5月6日00:00 (UTC+8)
活動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從雞蛋到iPhone:史無前例的關稅戰爭 血洗中產錢包
來源:硅兔君
萬億資金緊急出逃!中美創投如何絕地求生?
一場無差別攻擊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多米諾反應,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其上任的第100天,以這種方式告知全世界:他回來了。
4月3日,特朗普公布了美國“互惠關稅”稅率,涉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歐盟、越南、中國臺灣、日本、印度位列該“互惠關稅”清單的前五,他們並非是互惠關稅中稅率最高的國家,但仍居榜前,由此可見,此輪美國關稅大棒,川普意在何處。
(圖片來源:CNBC 美國關稅政策序列前五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互惠稅率並非代表着該國進出口產品的總稅率,而只是其中之一。以中國舉例,對中國徵收的新關稅稅率將在現有20%的關稅基礎上疊加,這意味着特朗普任期內對中國徵收的實際關稅稅率爲54%。
美國白宮宣布,針對所有國家的10%基準關稅將於4月5日生效,而一系列更大規模的“個性化”關稅將於4月9日生效。有意思的是,在關稅發布的第二天,川普就放出口風:“歡迎大家來協商。”
先給一個大棒,再拋出一些甜棗,特朗普顯然將生意人慣用的商場手段用在了治理國家的經濟貿易中。但顯然全球化經濟,不可能任由特朗普一人決斷。
中國率先做出反制,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 同樣,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此次加徵的關稅不予減免。 歐盟將於4月15日起實施第一輪對美反制關稅。
也有人選擇“示好求生”。早在一周前,越南財政部發布聲明宣布將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關稅從5%下調到2%,對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從45%到64%區間,降到32%,對乙醇關稅從10%降到5%。
4月7日,隨着美國設立的基準關稅正式生效,全球股市迎來“黑色星期一”。韓國綜合指數開盤跌超4%,日經225指數跌近2%。國內A股方面,滬指開跌4.46%,深證成指開跌5.96%,創業板指開跌6.77%。
(截止4月7日收盤時,世界指數變化 來源:雅虎財經)
據統計,美股市值兩日內合計蒸發約6.6萬億美元,與美國政府一整年的財政收入相當。美國科技七巨頭一夜之間市值蒸發1.84萬億美元。
一只叫做“關稅”的黑天鵝在全球掀起風浪,無論企業或個人,無一幸免。這場風波將會對創投市場造成何種影響?又將如何影響中美的創業者?普通人的生活會受到什麼樣的衝擊?當未來變得不可預測時,我們該如何應對這樣動蕩不安的商業社會?
01 風投:IPO復蘇再度延遲,估值泡沫將裂
4月3日,是今年美股IPO的分割線,也是AI熱潮的休止符。
在此之前,AI基礎建設商CoreWeave憑借AI東風一舉上市成功,暫緩債務危機。而正準備衝擊納斯達克的票務銷售商StubHub和消費者貸款機構Klarna因關稅計劃發布,股價急劇下跌,選擇推遲上市計劃。金融科技獨角獸Chime同樣暫停IPO進程。
IPO推遲,意味着風險投資直接退出的機會減少。早期風險投資公司Venrock合夥人Ethan Batraski預計IPO復蘇將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出現。但如今關稅政策一出,“IPO窗口期推遲6到12個月”。
但他認爲,特朗普的關稅對中期和後期基金的影響更大。對於專注於早期投資的基金來說,“這並不重要。我們的眼光是10年到15年,我相信這仍然是歷史上建立公司的最佳時機。”
“我們之前認爲到2025年流動性市場將會開放。”投資早期軟件公司的Theory Ventures創始人Tomasz Tunguz提及此輪關稅“絕對會”影響風險投資者,“如果投資者在一年多時間裏看到市場上沒有公司能夠推進IPO或者被收購,我預計企業估值會下降。”
風險投資公司Genoa Ventures的合夥人Vikram Chaudhery表示,後期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及其有限合夥人在籤署新交易時都變得越來越謹慎,以至於“我們之前認爲現在可能會有的資本並沒有流動”。
當政策方向快速轉變時,企業往往會採取觀望態度。由於宏觀和監管前景不確定,企業很難快速適應市場,同時提前規劃未來。風險投資公司E1 Ventures的創始人安娜·萊文 (Ana Levine) 表示,有些投資者將推遲A輪融資,直到關稅豁免條款明確爲止”。
對於正在籌集資金的新基金來說,亦是如此,過去一周,至少有兩位有限合夥人表示,他們已暫停進行新的投資或籌集新資本來支持風險投資公司,直到經濟穩定下來。
同時,一些以加拿大、墨西哥或中國市場爲主導的基金可能略受影響,私募股權基金“面臨估值壓力和交易完成速度放緩”。部分投資機構也會建議依賴國際貿易的企業進行“情景規劃”,並開發更靈活的供應鏈。
(圖片:Bloomberg,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早期風險投資公司Hustle Fund的聯合創始人埃裏克·巴恩 (Eric Bahn) 建議初創公司在支出時要更加謹慎,並在價格漲之前購買筆記本電腦或手機等任何硬件。“最安全的做法是假設你上一次的(風險投資)融資確實是你一段時間內的最後一次融資。”他還談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來緩解現金消耗壓力並提高效率。”
軟件公司或許也不能幸免,一些每年在軟件上花費數百萬美元的客戶推遲與微軟、Salesforce、SAP、甲骨文和ServiceNow的交易,選擇觀望市場走向,並且縮減成本開支。
其他投資形式也同樣在放緩,一些財富集團投資者正重新審視其投資組合公司,並擔心爲其財富負責的運營企業。Fintrx數據顯示,家族辦公室3月份僅完成了40筆直接交易,同比下降45%,環比下降22%。
不過,還是有一些投資機構避開了此次關稅危機。成長型股權投資公司Lead Edge Capital創始人兼執行合夥人米切爾·格林(Mitchell Gree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該公司投資了Zoom和Spotify。“我們主要投資於高毛利率的數字業務,因此我們目前不太容易受到關稅的直接影響。”
Emergence Capital普通合夥人傑克·薩珀 (Jake Saper) 表示軟件初創公司和可以幫助提高企業供應鏈可見度的物流初創公司都可以從關稅中受益。
投資公司 Industry Ventures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Hans Swildens表示,另一個可能受益的行業是開發國際航運和港口軟件的公司。Swildens表示,這些公司提供軟件幫助進口商管理稅收和法律合規性,新關稅可能會爲他們開闢新的收入來源。
“風險投資公司如果能找到那些能夠幫助企業適應關稅變化的初創公司,那麼他們可能會獲得豐厚回報。但也可能血本無歸”,他說,“這就是風險投資。”
02 硬科技成重災區:遭遇多重關稅 企業停止交付、價格或將暴漲
此次美國關稅政策,硬科技行業或將成爲美國“重災區”之一,而最終買單的或許還是部分消費者。
以汽車行業爲例,特朗普宣布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對某些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有人計算,如果這些稅款全部轉嫁給消費者,進口汽車平均價格可能會漲12500美元。
對此,全球汽車企業做出了不同的反應。
首先是特斯拉。特斯拉所有銷往北美市場的汽車都是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弗裏蒙特和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工廠生產的。這也意味着,特斯拉並不需要繳納25%的汽車進口稅。但是,特斯拉生產制造中有約20%至30%的汽車零部件爲進口,特斯拉並不能從關稅的變動中完全幸免。
爲此,馬斯克也再次動用了自己的政治力量。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近日,已經成功“登堂入室”的馬斯克直接和特朗普建議:取消關稅政策,但特朗普直言不可能。馬斯克迂回再次提議,建立美歐互惠區,該提議同樣被否。
馬斯克4月7日則暗戳戳地在社交媒體帳號上分享了一段從木制鉛筆看全球貿易合作好處的視頻,暗示自己並不支持關稅政策。
特斯拉並非是受此次關稅波及最深的汽車企業,甚至可能是受損面較小的汽車企業,因爲所有的汽車制造商處境都會比特斯拉更糟。
一些新興電動汽車制造商,例如Rivian和Lucid Motors等,盡管在美國生產電動汽車,但是其進口零部件都需要繳納關稅。同時,這些企業還尚未全面盈利,也意味着公司在每輛電動汽車銷售上仍在虧損,企業將承擔更大的經營壓力。例如福特最受歡迎的全電動Mustang Mach-E以及混合動力皮卡Maverick都是在墨西哥生產,美國通用汽車在墨西哥生產Blazer 和Equinox電動汽車。
進口汽車也是此次關稅的受害者之一。意大利豪華汽車制造商法拉利通用則表示,將在4月1日之後上調部分車型的價格,每輛普通汽車價格最高漲50000美元。
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幾乎所有電動汽車都是在韓國生產,該公司承諾截至6月2日,現有車型價格不會上調。日產汽車英菲尼表示,QX50和QX55產量將暫停“直至另行通知”。
德國大衆汽車正對北美市場啓動緊急預案:全面暫停墨西哥鐵路運車通道,同時滯留歐洲海運港口的待售車輛。德國奧迪汽車公司4月7日決定暫停向美國經銷商交付新車。
(美國港口碼頭 來源:The Information)
時局在變化,有不少汽車企業已經迅速對市場做出了反應,開始提前布局下一步。
斯特蘭蒂斯周四宣布將暫停位於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兩家裝配廠的生產,900名工人將會暫停工作,其中,加拿大的工廠停工時間爲兩周,墨西哥的工廠停工一個月。
瑞典沃爾沃汽車公司表示將打算在美國生產更多汽車,並通過在中國和歐洲設立中心加大區域化力度。該公司正在考慮擴大其EX90 SUV在美國的生產,以增加產量並降低成本。
除了汽車,消費電子產品也被波及。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蘋果,蘋果股價三天內下跌了19%,其市值蒸發了6380億美元。有報道稱,蘋果在3月底僅用三天時間就將五架滿載iPhone和其他產品的飛機從印度運往美國。
一直以來,蘋果都在嘗試全球化布局,但無論是中國,還是越南,又或者是印度,甚至是泰國、馬來西亞都是此次關稅重點地區。
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Evercore ISI預計,90%的iPhone、55%的Mac、80%的iPad都是在中國組裝的。約有10%至15%的iPhone是在印度組裝的。大約20%的iPad生產、90%的Apple可穿戴產品(如Apple Watch)組裝都在越南進行。
不僅如此,蘋果還有不少的零部件來源於中國,中國供應商約佔蘋果總供應商數量的40%,這也意味着,即便放在美國組裝,也將會有不少零部件面臨雙重關稅。瑞銀分析師估計,蘋果最高端iPhone價格可能會從目前的1199美元漲約350美元,漲幅約30%。
此外,關稅更是導致了航空航天行業的部分“停擺”。一直以來,航空航天業都是美國最大的出口行業,並且,飛機的合同交付時間往往會很長,存在較多變數。不僅如此,飛機屬於全球整合式創新的產物。
一架飛機上,往往暗藏着全球供應鏈。像是在南卡羅來納州組裝的波音787飛機的供應鏈從日本延伸到意大利。Howmet公司主要爲空客和波音提供噴氣客機所需的關鍵零部件。美國關稅政策頒布後,Howmet將不再提供任何受到此次宣布的國家緊急狀態或關稅行政命令影響的產品或服務。
據波音公司的數據,過去十年,該公司三分之二以上的飛機訂單來自美國以外的客戶。空客的噴氣式飛機目前主要在歐洲制造。
“美國科技產業可能會倒退十年。”一位投資人說道。他認爲,關稅本質上是一場戰爭,到最後所有的價格最終將由消費者買單,通貨膨脹會加劇。
03 消費:從雞蛋到啤酒咖啡 關稅之下無人幸免於難
誰能想到,2025年,普普通通的雞蛋,將成爲美國普通人心中“奢飾品”。
據美國蛋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裏,一打雞蛋的零售平均價格上漲了65%,達到4.15美元,一些地區更是高達9美元。
正當全球貿易市場發揮作用,從土耳其、歐洲進口的雞蛋幫助美國超市的“雞蛋荒”轉好時,關稅將再次打亂一切。土耳其基本佔據了美國進口雞蛋的60%,新增對等關稅10%,墨西哥接近佔據進口雞蛋的40%。
除了雞蛋,美國人最愛喝的咖啡也遭遇雙重關稅。因爲要知道,美國並不生產咖啡,主要從哥倫比亞、巴西、印度尼西亞和其他咖啡生產國進口的咖啡豆,如今,這些國家都面臨着新關稅政策,提價已是難以避免。
不僅是咖啡豆本身,特朗普政府對所有空的鋁罐都徵收25%關稅,這將進一步加劇了咖啡產品的價格漲。其他的飲品同樣躲不開關稅圍剿,所有罐裝啤酒進口也徵收了25%關稅。香蕉、衛生紙等其他生活用品同樣面臨着關稅威脅。不少美國羣衆聽聞關稅消息後,緊急去往超市開始了囤貨潮。
一些食品加工企業,對於關稅的突變措手不及。紐約香料公司Burlap&Barrel聯合創始Ori Zohar表示自己不打算與農民重新談判或提高客戶價格。該公司主要通過銷售來自越南、印度等世界各地小農戶的高端香料,每年收入達900萬美元。如今,該公司選擇凍結了招聘,並暫停了多種新產品的發布,暫穩局面。
同樣,帆布刺繡企業Penny Linn Designs 的老板克裏斯塔·勒雷 (Krista LeRay) 也表示,吸收關稅帶來的更高成本而不將其轉嫁給消費者將“非常困難”。稅收增高不但影響原材料價格,也會影響商品的出口價格,“有些產品沒有利潤不得不漲價,而價格一旦漲上去,就很難再下降。”
如今,在美的中小型企業,要麼提高價格,縮減客戶範圍;要麼自己承擔額外成本,企業利潤受損。可以預見的是,一旦多數人的生存遇到困境,大家可能也很難在一些服裝、軟裝上投入資金,不少中小企業也將面臨經營困境。
結語:是口號還是信號?關稅走向撲朔迷離
此次關稅巨震,是特朗普上任之後給世界經濟市場的一次“驚雷”。
在川普宣布關稅政策時,也給此次關稅政策作了一堆鋪墊,找好借口,如重振制造業、幫助償還美國債務、提高貿易談判的籌碼、減少貿易逆差、刺激美國經濟等。但總而言之,川普正在想盡一切辦法,試圖“賺錢”。
錢從何處來?究竟是企業、消費者,還是政府本身,這對川普來說,似乎並不重要,只要問題能解決,“關稅是解決經濟問題的萬靈藥。”特朗普說道。
目前,美國國會也在提議新的法案,試圖限制特朗普在制定關稅上的權力,並希望國會有權在60天內廢除關稅政策。但如今,該法案通過的可能性很小,從馬斯克到美國國會,再到走上街頭的百萬羣衆,短短的100天內,這位美國全民選擇的這位新總統,拿起了關稅“狼牙棒”,棒打一切。
從拜登時期的《芯片法案》,到一拖再拖的TIKTOK禁令,再到此次關稅政策。美國經濟、政治都處於動蕩不安中,“我不認爲兩個月之後,關稅政策還會存在。”不少人說道。
“狼來了”的故事是否會在美國繼續上演?關稅政策走向如何?誰也看不清,但可以確認的是,世界經濟體系正在進入難以預測的境地,全球秩序體系逐漸崩盤,中美創投者或許需要更加靈活地面對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