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 保證金升級啟示:DeFi 如何平衡低風險與生態博弈?

中級3/25/2025, 9:00:06 AM
文章詳細分析高槓杆 ETH 多頭部位清算事件的過程、Hyperliquid 的應對措施以及社區對其保證金設計的誤解,Hyperliquid 通過調整保證金轉賬需求和優化清算機制,進一步增強了系統的穩健性,文中強調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核心理念,即在無需許可的系統中抵禦各種規模的市場操縱行為。

Hyperliquid保證金如何改進?如何兼顧DeFi特性與低風險?

PANews編者按:2025年3月12日,一名交易員在Hyperliquid上開立了高槓杆(高達 50 倍)的ETH多頭頭寸,總價值約2億美元。通過撤出部分保證金,該交易員觸發了清算,導致HLP金庫在解鎖交易時損失400萬美元。交易員最終獲利約180萬美元,而HLP金庫吸收了損失。Hyperliquid確認這不是協議漏洞或黑客攻擊,而是交易機制在極端條件下的特殊情形。

為防範此風險,Hyperliquid於3月13日在官方推特上宣佈:

到目前為止,Hyperliquid的交易量已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首個能與CEX規模相媲美的DEX。隨著交易量和未平倉合約的不斷增長,保證金制度面臨的考驗也越來越大。昨天(3月12日)的事件凸顯了加強保證金機制以更有力地應對極端情況。我們立即進行了審查,然後詳細分析情景並研究避免類似情況的方法。風險管理一直是重中之重。即便不是每天都公開強調這點,但這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為此,在北京時間3月15日08:00之後的網絡升級中,將要求保證金轉賬的保證金比率為 20%。 “保證金轉賬”是指資金離開交叉保證金錢包及隔離保證金倉位。示例包括提款、從永久賬戶到現貨的轉賬以及添加或刪除隔離保證金。 此更改不會影響新交叉保證金頭寸的開倉,並且僅在隔離頭寸開倉後跨保證金使用量超過5倍時才會影響新的隔離保證金頭寸。

本次升級旨在建立更穩健的保證金要求體系,並降低大規模倉位平倉時潛在市場衝擊對系統的整體影響。

與往常一樣,Hyperliquid致力於提供高性能、透明且有彈性的交易環境,併為用戶提供最佳體驗。

綜編:Tim,PANews

與此同時,社區關於Hyperliquid保證金設計的討論中存在不少誤解,本文將剖析常見觀點中的誤區,並闡述Hyperliquid基於第一性原理改進系統的思路。Hyperliquid此舉是保證金系統中首個此類創新設計,或許能為其他團隊提供啟發。就像物理學中的優秀理論,最佳的保證金設計應當簡潔、規範、可解釋,並能應對各種極端場景。

  • 有些人得出的結論是:需要有一股中心化的力量來檢測和限制惡意行為。這完全違背了DeFi的初衷和Hyperliquid所代表的一切,迫使用戶回到平臺擁有最終決定權的Web2世界。即便建設真正的去中心化金融要困難10倍,但也值得我們這樣做。就在幾年前,沒有人相信DEX/CEX交易量會達到今天的比例。Hyperliquid在去中心化建設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且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
  • 一些人認為,將CEX的模式複製到DeFi中是可行的。最常見的建議是效仿CEX的”按地址持倉規模分級調整保證金要求”模式。然而,這種設計在DEX中無法有效防範市場操縱——精明的攻擊者可通過多賬戶分散持倉以輕易繞過限制。儘管如此,該機制仍能一定程度緩解”無害巨鯨”的市場衝擊,因此已被列入開發計劃。
  • 另一個建議是犧牲Hyperliquid的可用性以換取安全性。例如,如果未實現盈虧不可提取,許多攻擊就不可能發生。事實上,Hyperliquid率先推出了針對非流動性資產的隔離永續合約,該合約具有這種安全機制。然而,這種改進將對融資套利策略產生嚴重影響,因為Hyperliquid的未實現盈虧需要提取以抵消其他場所的損失。用戶的真實需求是系統設計的重中之重。
  • 除上述以外,也有人建議在保證金設計中引入創新:根據全局參數設置保證金。但是,清算價格必須是價格和頭寸規模的確定性函數。但必須明確的是:清算價格必須是價格與倉位規模的確定性函數。若將未平倉量等全局參數納入保證金計算,用戶將完全喪失使用槓桿的信心。

那麼答案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想要DeFi,但前提是無需許可的系統必須能夠抵禦各種規模的操縱行為。

答案在於理解大額倉位的真正風險:價格在某些情況下很難標記。當市場衝擊接近維持保證金水平時,僅用標記價格乘以規模的線性估值模型就會失效。由於訂單簿流動性本質上是隨時間演變和市場參與者行為而變化的路徑依賴函數,我們無法精準模擬市場衝擊。在缺乏有效市場衝擊模擬的情況下,清算機制可能成為低滑點的退出方式,但這種價格往往會對清算方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Hyperliquid的保證金系統更新具有以下理想特性:任何被清算的頭寸要麼相對於入場價格處於虧損狀態,要麼相對於最後一次轉出保證金的時點至少產生(20% - 2 * 維持保證金比率 / 3)= 18.3%的虧損(以20倍槓桿為例)。即使一個普通的20倍槓桿用戶在經歷5%的價格波動後實現100%的權益回報,仍能在不平倉的情況下提取大部分盈虧。然而,通過引入轉賬資金與開新倉之間的獨立保證金要求,任何試圖通過操縱獲利的攻擊都需要將標記價格推動近20%,從資本投入的角度看,此類攻擊已不具備可行性。

最後,隨著做市商在Hyperliquid上持續擴大規模,標記價格問題也將自行消解。該Hyperliquid交易員很可能總體上處於虧損狀態——其在Hyperliquid上做多產生的180萬美元盈虧,可能被其他交易場所推高價格的操作,或利用Hyperliquid其他賬戶的對衝頭寸完全抵消。而做市商HLP接手了不利頭寸,最終虧損400萬美元。唯一確定無疑在整體上獲利的市場參與者是做市商群體。隨著每分鐘數百萬美元量級的盈虧機會持續湧現,成熟的市場參與者已清晰認識到Hyperliquid已成為流動性最佳的衍生品交易平臺之一。隨著流動性持續改善,價格波動所需的資金成本將越來越高。雖然保證金系統改進至關重要,但做市商追逐利潤的本能將隨時間形成獨立的安全屏障。

未來屬於去中心化!

Hyperliquid必勝!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PANew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Tim],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況下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Hyperliquid 保證金升級啟示:DeFi 如何平衡低風險與生態博弈?

中級3/25/2025, 9:00:06 AM
文章詳細分析高槓杆 ETH 多頭部位清算事件的過程、Hyperliquid 的應對措施以及社區對其保證金設計的誤解,Hyperliquid 通過調整保證金轉賬需求和優化清算機制,進一步增強了系統的穩健性,文中強調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核心理念,即在無需許可的系統中抵禦各種規模的市場操縱行為。

Hyperliquid保證金如何改進?如何兼顧DeFi特性與低風險?

PANews編者按:2025年3月12日,一名交易員在Hyperliquid上開立了高槓杆(高達 50 倍)的ETH多頭頭寸,總價值約2億美元。通過撤出部分保證金,該交易員觸發了清算,導致HLP金庫在解鎖交易時損失400萬美元。交易員最終獲利約180萬美元,而HLP金庫吸收了損失。Hyperliquid確認這不是協議漏洞或黑客攻擊,而是交易機制在極端條件下的特殊情形。

為防範此風險,Hyperliquid於3月13日在官方推特上宣佈:

到目前為止,Hyperliquid的交易量已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首個能與CEX規模相媲美的DEX。隨著交易量和未平倉合約的不斷增長,保證金制度面臨的考驗也越來越大。昨天(3月12日)的事件凸顯了加強保證金機制以更有力地應對極端情況。我們立即進行了審查,然後詳細分析情景並研究避免類似情況的方法。風險管理一直是重中之重。即便不是每天都公開強調這點,但這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為此,在北京時間3月15日08:00之後的網絡升級中,將要求保證金轉賬的保證金比率為 20%。 “保證金轉賬”是指資金離開交叉保證金錢包及隔離保證金倉位。示例包括提款、從永久賬戶到現貨的轉賬以及添加或刪除隔離保證金。 此更改不會影響新交叉保證金頭寸的開倉,並且僅在隔離頭寸開倉後跨保證金使用量超過5倍時才會影響新的隔離保證金頭寸。

本次升級旨在建立更穩健的保證金要求體系,並降低大規模倉位平倉時潛在市場衝擊對系統的整體影響。

與往常一樣,Hyperliquid致力於提供高性能、透明且有彈性的交易環境,併為用戶提供最佳體驗。

綜編:Tim,PANews

與此同時,社區關於Hyperliquid保證金設計的討論中存在不少誤解,本文將剖析常見觀點中的誤區,並闡述Hyperliquid基於第一性原理改進系統的思路。Hyperliquid此舉是保證金系統中首個此類創新設計,或許能為其他團隊提供啟發。就像物理學中的優秀理論,最佳的保證金設計應當簡潔、規範、可解釋,並能應對各種極端場景。

  • 有些人得出的結論是:需要有一股中心化的力量來檢測和限制惡意行為。這完全違背了DeFi的初衷和Hyperliquid所代表的一切,迫使用戶回到平臺擁有最終決定權的Web2世界。即便建設真正的去中心化金融要困難10倍,但也值得我們這樣做。就在幾年前,沒有人相信DEX/CEX交易量會達到今天的比例。Hyperliquid在去中心化建設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且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
  • 一些人認為,將CEX的模式複製到DeFi中是可行的。最常見的建議是效仿CEX的”按地址持倉規模分級調整保證金要求”模式。然而,這種設計在DEX中無法有效防範市場操縱——精明的攻擊者可通過多賬戶分散持倉以輕易繞過限制。儘管如此,該機制仍能一定程度緩解”無害巨鯨”的市場衝擊,因此已被列入開發計劃。
  • 另一個建議是犧牲Hyperliquid的可用性以換取安全性。例如,如果未實現盈虧不可提取,許多攻擊就不可能發生。事實上,Hyperliquid率先推出了針對非流動性資產的隔離永續合約,該合約具有這種安全機制。然而,這種改進將對融資套利策略產生嚴重影響,因為Hyperliquid的未實現盈虧需要提取以抵消其他場所的損失。用戶的真實需求是系統設計的重中之重。
  • 除上述以外,也有人建議在保證金設計中引入創新:根據全局參數設置保證金。但是,清算價格必須是價格和頭寸規模的確定性函數。但必須明確的是:清算價格必須是價格與倉位規模的確定性函數。若將未平倉量等全局參數納入保證金計算,用戶將完全喪失使用槓桿的信心。

那麼答案究竟是什麼?

我們都想要DeFi,但前提是無需許可的系統必須能夠抵禦各種規模的操縱行為。

答案在於理解大額倉位的真正風險:價格在某些情況下很難標記。當市場衝擊接近維持保證金水平時,僅用標記價格乘以規模的線性估值模型就會失效。由於訂單簿流動性本質上是隨時間演變和市場參與者行為而變化的路徑依賴函數,我們無法精準模擬市場衝擊。在缺乏有效市場衝擊模擬的情況下,清算機制可能成為低滑點的退出方式,但這種價格往往會對清算方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Hyperliquid的保證金系統更新具有以下理想特性:任何被清算的頭寸要麼相對於入場價格處於虧損狀態,要麼相對於最後一次轉出保證金的時點至少產生(20% - 2 * 維持保證金比率 / 3)= 18.3%的虧損(以20倍槓桿為例)。即使一個普通的20倍槓桿用戶在經歷5%的價格波動後實現100%的權益回報,仍能在不平倉的情況下提取大部分盈虧。然而,通過引入轉賬資金與開新倉之間的獨立保證金要求,任何試圖通過操縱獲利的攻擊都需要將標記價格推動近20%,從資本投入的角度看,此類攻擊已不具備可行性。

最後,隨著做市商在Hyperliquid上持續擴大規模,標記價格問題也將自行消解。該Hyperliquid交易員很可能總體上處於虧損狀態——其在Hyperliquid上做多產生的180萬美元盈虧,可能被其他交易場所推高價格的操作,或利用Hyperliquid其他賬戶的對衝頭寸完全抵消。而做市商HLP接手了不利頭寸,最終虧損400萬美元。唯一確定無疑在整體上獲利的市場參與者是做市商群體。隨著每分鐘數百萬美元量級的盈虧機會持續湧現,成熟的市場參與者已清晰認識到Hyperliquid已成為流動性最佳的衍生品交易平臺之一。隨著流動性持續改善,價格波動所需的資金成本將越來越高。雖然保證金系統改進至關重要,但做市商追逐利潤的本能將隨時間形成獨立的安全屏障。

未來屬於去中心化!

Hyperliquid必勝!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PANew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Tim],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 Gate Learn 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儘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況下不得複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Розпочати зараз
Зареєструйтеся та отримайте ваучер на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