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https://x.com/lookonchain/status/1991322573112766740
2025年11月,比特幣市場出現罕見的急速回檔。原本高檔盤旋的價格驟然反轉,在短時間內跌至約8.6萬美元,引發全網熱議。這波下跌並非單一因素主導,而是多重壓力所致。其中最具震撼的是進場超過十年的巨鯨Owen Gunden選擇一次性清倉,拋售價值約13億美元的比特幣。
比特幣價格本就容易受情緒與事件牽動,這次下跌背後,幾項關鍵因素共同發酵。
過去幾週,9萬美元區多次測試,卻始終未見有效反彈。當關鍵支撐失手,大量止損盤集中引爆,價格加速下滑。
全球貨幣政策仍偏緊縮,市場對利率變化格外敏感,整體風險偏好下滑,包含比特幣在內的風險資產普遍遭到拋售。
價格急速回落,槓桿多頭大量爆倉,短線跌幅進一步擴大。
最令市場震撼的,是一位自2011年起持幣的早期投資者突然選擇全數賣出。他約11,000枚比特幣在鏈上轉移並最終拋售,總值超過13億美元。
為何這會引發恐慌?
因此,當巨鯨開始賣幣後,市場樂觀情緒瞬間轉為謹慎,甚至陷入恐慌,推動比特幣進一步下挫。
隨著價格急跌,恐慌指數快速升高。雖然成交量放大,但買盤明顯不足,市場進入短暫避險期。
社群討論主要出現以下幾種聲音:
整體來看,情緒正從亢奮急轉為冷靜。
接下來,比特幣大致可能走向以下三種情境:
若市場能迅速消化巨鯨拋售影響,流動性恢復,價格有望高位整理。
若宏觀壓力加劇,同時槓桿資金進一步出清,價格仍有下探空間。
若機構資金趁勢進場吸籌,比特幣有望重啟上升動能。
就目前來看,市場更可能先經歷整理甚至下探,但仍須密切關注資金流向。
波動加劇時期,新手及一般投資人更需冷靜自律:
對長期投資人而言,逢低布局依然可行,但節奏尤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