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 是英文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 Divergence 的縮寫,在臺灣市場常稱為「異同移動平均線」或直接稱 MACD。它由三個部分組成:DIF 線、MACD 指標線及柱狀體。
MACD 的核心觀念是比較短期與長期移動平均線的差距,判斷市場動能變化。當短期均線(如 12 日 EMA)上穿長期均線(如 26 日 EMA),代表市場買盤增強;反之則顯示賣壓加重。
MACD 屬於融合趨勢與動能的指標,能同時顯示趨勢方向與強度,因此成為股票與加密貨幣交易者最常用的技術工具之一。
柱狀體放大時,代表短期趨勢增強;縮小則表示動能減弱,可能進入震盪或反轉階段。零軸位置同樣重要:
黃金交叉是指 DIF 線上穿 MACD 指標線,通常屬於買進訊號,尤其在零軸上方發生時,更具延續上漲的意義。
死亡交叉則是 DIF 線下穿 MACD 指標線,被視為賣出或獲利了結訊號,尤其在零軸下方出現時,常預示趨勢反轉或加速下跌。
然而須留意,MACD 屬於「滯後指標」,其訊號通常在價格啟動後才浮現。對短線交易者來說,僅靠交叉進場容易追高或過早停損。
背離是 MACD 裡非常實用的訊號。簡單來說,指的是價格走勢與指標方向相背離。
背離通常是趨勢反轉的「早期訊號」,若與成交量及支撐位共同分析,可提升準確率。
2025 年下半年,多數市場波動加劇。以比特幣為例,10 月初比特幣日線 MACD 出現明顯黃金交叉,柱狀體由負轉正,價格隨即突破前期震盪區間,引發短線上漲。
相對地,部分美股科技股在 9 月底出現 MACD 死亡交叉,價格接下來幾日持續下跌。這些案例說明,無論加密貨幣或傳統股票,MACD 都能反映市場趨勢強弱,但仍需搭配週期與量能指標分析加以確認。
許多新手只要看到黃金交叉就買、死亡交叉就賣,結果常被震盪行情的「假訊號」洗出場。建議搭配零軸位置及趨勢線以判斷訊號強弱。
不同週期的 MACD 訊號意義差異很大。日線黃金交叉代表中期上漲,15 分鐘交叉可能僅屬短線反彈。建議多週期比對訊號,一致性越高,可靠度越強。
MACD 反映的是價格動能,若量能未同步,即使出現黃金交叉也可能難以持續。建議同時搭配量能指標或 RSI 使用,可提升準確度。
新手掌握 MACD 的核心有三點:
MACD 是趨勢交易的好工具,但並非萬能。真正高手懂得結合價格行為、支撐壓力、量能結構等多重因素綜合判斷。建議新手多做圖表回顧,在實盤經驗中逐步累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