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2 月,Bittensor 即將迎來首次減半,市場反應分歧。有部分人士持續看好,認為網路會自動調適;另一些則擔憂協議需修正。此類分歧並不罕見。
回顧 Bitcoin 首次減半,市場情緒同樣激烈:悲觀者預測死亡螺旋,樂觀者則相信激勵機制能驅動系統自我調整。
事實證明,悲觀論調並未成真。Bitcoin 至今仍穩健運作,證明程式化貨幣政策的效力。我們認為 Bittensor 減半也將有類似結果。
Bittensor 與 Bitcoin 最大的不同在於擁有 TAO 與 Alpha 兩種代幣,且各自減半週期不同,系統複雜度更高。
以下進行更詳盡解析。整體而言,減半有利於 TAO 與子網代幣,但如同 Bitcoin,準確預測影響時機仍具挑戰。
若不關心細節,可直接參考下方摘要。
TAO 減半後產出下降,流通減少,可售數量縮減,基本上屬於利多。
以類比來看,Bitcoin 礦工直接獲得 BTC,減半後收益及可售數量下降。Bittensor 子網則領取 TAO,產出減半後流入子網的 TAO 減少,礦工、驗證者及持有者可出售數量同步減少。
子網代幣則更為複雜。子網本質上是流動性池,TAO 減半使主鏈注入流動性下降一半,流動性收縮導致波動性升高,價格起伏幅度擴大。
例如,假設現有流動性下子網市場(價格總和)上週上漲 1%,減半後同樣資金流可能讓價格漲幅邊際倍增。此時,淨資金流向成為子網價格的唯一核心變數。
我們的重點觀察:
綜上,子網資金流有望轉正。在減半後波動加劇、流動性收縮的環境中,這將有效推升子網代幣。
Bittensor 協議根據 Alpha 價格比例向各子網流動性池注入 TAO。2025 年 2 月 Dynamic TAO 升級後,產出分配機制將轉為市場導向。
主鏈注入 TAO 以穩定子網價格。主鏈一側注入 TAO,另一側注入 Alpha 保持平衡。減半後,TAO 注入減少 50%,Alpha 注入也同步下降,以免市場出現過大波動。
舉例,某子網目前佔 10% 產出份額,價格為 0.1 TAO(假設總價格為 1)。則每區塊獲得 0.1 TAO 與 1 Alpha。減半後,每區塊僅獲 0.05 TAO 與 0.5 Alpha。
結果是子網池內 TAO 與 Alpha 流動性成長放緩。流動性變薄,波動性提升,價格波動幅度擴大,子網代幣交易風險增加。
礦工受影響最大。他們具結構性賣壓需求,美元計價成本需定期將 Alpha 換為 TAO,再將 TAO 兌換成 USD。減半後流動性降低,Alpha 每次出售可換得的 TAO 減少,滑點擴大。最終,市場可出售的 TAO 數量下降。
子網所有者可將礦工產出削減約 50%,實現「Alpha 減半」,以維持系統平衡。雖無法完全回復減半前狀態,但可大幅接近均衡。減少流通 Alpha 數量,減緩 Alpha 在 TAO 池中賣壓速度,避免流動性快速枯竭。Alpha 與 TAO 產出同步削減,有助於穩定價格並降低網路波動。
另一做法是,透過回購等措施使子網結構性需求倍增,抵銷減半影響,降低對礦工產出削減的依賴。
減半後,子網獲得 TAO 數量減少,效率低落的礦工將退出,這也是 Bitcoin 每次減半常見現象。
弱勢子網同樣面臨壓力。TAO 流入減半,流動性成長放緩,利潤率縮減,參與難度升高。進而加劇帕累托分布,產出向主流子網集中,網路將 TAO 由弱勢子網重新分配至強勢子網。
新子網流動性引導難度提升。它們爭取的 TAO 產出更少,整體流入 dTAO 系統的價值降低。新子網起步為零,Alpha 注入也減半。流通供應增速慢於舊子網。Root prop 長期高檔,系統性賣壓持續。
但若 TAO 因賣壓減弱而上漲,子網所有者未必需大幅削減礦工產出。礦工利潤率有機會回復至減半前水準,新子網引導流動性難度也因 TAO 產出美元價值提升而降低。類似 Bitcoin,這一過程需要時間,結構性供給收縮逐步滿足市場需求。
網路將經歷衝擊與波動,供給收縮的影響需時間顯現。Bitcoin 實證程式化貨幣政策的有效性,Bittensor 擁有同樣堅定社群,我們相信其將沿此路徑發展。
Nassim Taleb 認為,低波動性會掩蓋壓力,導致系統脆弱。反之,定期衝擊能強化系統。Bittensor 的減半正是一場意外的衝擊,為網路進行壓力測試並增強韌性。這是第一次,未來還會有更多。網路要長期發展,必須經歷持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