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進入半導體行業:爲了掌握AI革命的真正主導權而挑戰

robot
摘要生成中

根據我在這個行業的經驗來說,OpenAI這次的舉動顯然不僅僅是一個“擴展”。這顯然是爲了市場主導地位和計算能力保障的戰略性賭注。

2026年,ChatGPT的創造者OpenAI計劃與半導體巨頭博通合作,開始生產獨特的AI芯片。據說這些芯片將不會對外銷售,僅限於內部使用。

擺脫對英偉達的依賴

老實說,這一舉動只是時間問題。大規模語言模型的訓練和運營所需的計算資源和成本是巨大的,以前僅僅依賴於英偉達一家公司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

供應來源只有一個,這意味着價格也會高企,而且什麼時候會出現供應不足都無法預測。最終,力量關係始終傾向於芯片制造商一方。

根據《金融時報》的消息,這款芯片是內部使用的,不會提供給外部客戶。老實說,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博通的首席執行官霍克·唐在周四透露,他們從匿名的“新客戶”那裏獲得了超過1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訂單,並表示2026財年的AI相關收入將“大幅提升”。在這一消息的推動下,公司股價上漲了4%。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滯後於行業潮流的OpenAI

從我來看,OpenAI的入場相當遲。Google已經推出了張量處理單元,Amazon也推出了Graviton和Trainium處理器。Meta也在推進其自主AI芯片的開發。

硅片設計、測試和制造成本高昂,技術上也很困難,風險也很大。即使是大型科技公司也曾在這條路上受挫。對於本質上是軟件公司的OpenAI來說,這一挑戰將相當嚴峻。

據消息人士透露,OpenAI即將完成芯片設計,並將委托TSMC進行生產。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這款芯片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該公司的商業模式。降低運營成本、縮短實驗週期、嚴格管理基礎設施...。

然而,仍然有一些疑問。這些芯片是永遠只限於內部使用嗎?還是將來會像Google或Amazon那樣,開始銷售專用的AI硬件?

權力遊戲的開始

這樣的動向表明,AI不僅僅是算法或數據集的問題。驅動模型的硬件,也就是“引擎”,也是影響創新速度的重要因素。

分析師們將這一點比作初期的石油熱潮。芯片是燃料,控制供應鏈的人將成爲贏家。從這個意義上說,OpenAI的決定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涉及權力和戰略問題。

行業正在快速發展。能夠設計、構建和運營自己的硅的公司,不僅在成本上,而且在速度、靈活性和創新上都佔據優勢。OpenAI與博通的合作可能是混亂、冒險和雄心勃勃的,但也可能預示着一個新階段的開始。這是軟件公司掌握實現自己AI夢想的硬件主導權的時代的開端。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