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關注股市時,總是被同樣的疑問困擾着。"這是真正的底部嗎?還是會進一步下跌?" 在熊市中投資,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一樣。
熊市(熊市)是指市場價格從高點下跌超過20%,並且這種下跌趨勢持續數月到數年的狀態。例如,2022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1月5日的高點36,952.65下跌至9月26日的29,260.81,正式進入熊市。
老實說,這個“20%規則”只是行業的一個參考。實際上,資產價值每天縮水的恐懼感以及“什麼時候結束”的焦慮感才是熊市的本質。
熊市不僅發生在股市,還會在債券、房地產、貴金屬、原材料、外匯、加密資產等所有資產類別中出現。也就是說,我們的資產無論逃到哪裏都不安全。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但這是第一個警告信號。不過,這取決於指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主要股指在至少2個月內下跌20%以上”定義爲熊市。
以S&P500指數爲例,熊市平均下降38%後反轉。在過去140年的19次熊市中,平均下降37.3%,持續時間平均爲289天。2020年疫情衝擊時例外地在一個月內結束,但這是一個罕見的案例。
歸根結底,熊市是一場考驗我們耐心的馬拉松。
熊市通常伴隨着經濟衰退、高失業率和通貨緊縮。因此,中央銀行會通過量化寬松來試圖拯救市場。但歷史教會我們的,量化寬松前的漲不過是一個"熊陷阱"。這正是通往地獄的電梯。
在經濟擴張的初期階段,熊市幾乎不會發生,但當資產處於泡沫狀態,投資者表現出非理性的狂熱時,中央銀行會收緊資金以抑制通貨膨脹。結果是,市場進入週期性的熊市。許多個人投資者會發出哀嚎。
熊市是由多個因素交織而成的。以下是我多次見過的主要引發因素:
市場信任的喪失:當對未來的經濟感到不安時,消費者會儲蓄現金,企業會抑制招聘和設備投資,資本市場會預測企業收益的下降,買家會消失。這種惡性循環導致股價的急劇下跌。
過度的價格泡沫:當市場過熱,資產價格飆升到無人願意購買的水平後,開始下跌時,恐慌性拋售加速。這被稱爲“踏踩效應”,進一步加速了急劇下跌。我也有過幾次被這種浪潮吞沒的經歷。
金融與全球風險:金融機構的破產、國債危機、戰爭等重大事件會引發市場恐慌。比如,俄羅斯-烏克蘭戰爭推高了能源價格,或者美中貿易戰擾亂了企業的供應鏈。
金融緊縮:加息和量化緊縮等措施會降低資金流動性,抑制企業和消費者支出,壓制股市。
外部衝擊:自然災害、疫情、能源危機等可能導致全球市場大幅下跌。2020年因COVID-19疫情引發的全球恐慌就是一個例子。
在熊市中應確保充足的現金,以保護自己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減少槓杆,減少對市盈率高的股票以及僅僅出售夢想的公司的投資。在泡沫時期急劇漲的股票,在熊市中往往會出現更大的下跌。我多次深刻體會到這個教訓。
在確保現金的同時,如果想進行投資,關注不易受到經濟波動影響的醫療行業或小衆行業是個不錯的選擇。此外,大幅下跌的優質股票也是一個不錯的目標。不過,前提是該企業必須擁有至少3年以上的可持續競爭優勢(經濟護城河)。否則,即使市場復蘇,股價也可能無法回到高位。
如果對個別股票的判斷沒有信心,投資指數ETF也是一個選擇。如果經濟在下一個週期中恢復,應該會回到上升趨勢。
在熊市中,價格下跌的概率較高,因此做空的勝率也會提高。投資者可以使用CFD(差價合約)進行做空。CFD既可以買入也可以賣出,因此在牛市和熊市中都可以獲得盈利的機會。還可以利用槓杆提高資金效率。
但是,CFD可能會導致較大的損失,因此建議在實際投資之前先在模擬帳戶上練習。我自己在熊市時通常會先在CFD的模擬帳戶上測試策略,然後再進入實戰。
熊市反彈也被稱爲「熊的陷阱」,是指在下跌趨勢中發生的持續幾天到幾周的反彈漲現象。
通常,5%以上的漲被視爲反彈。這使得投資者容易誤解市場已經反轉,新的牛市已經開始,但市場並不是線性運動的。在連續幾天或幾個月的漲趨勢出現之前,或者在漲20%以上脫離熊市之前,都應該視爲單純的反彈。
熊市反彈與真正牛市的開始之間的區分,需要關注以下指標:
不過老實說,我深感追蹤這些指標很難判斷出真正的底部。
熊市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及時判斷熊市的開始,並使用適當的金融產品。在保護資產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做空尋找投資機會。調整心態,把握時機,無論是在漲市場還是下跌市場,都有可能獲得利潤。
對於穩健的投資者來說,在熊市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足夠的耐心,並對任何投資進行嚴格的止損和獲利了結。我相信這就是保護資產的唯一方法。
10.4萬 熱度
1.8萬 熱度
1萬 熱度
17.1萬 熱度
1163 熱度
熊市的特點是什麼?在市場低迷期如何生存
最近,我在關注股市時,總是被同樣的疑問困擾着。"這是真正的底部嗎?還是會進一步下跌?" 在熊市中投資,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一樣。
熊市是什麼?我個人的定義
熊市(熊市)是指市場價格從高點下跌超過20%,並且這種下跌趨勢持續數月到數年的狀態。例如,2022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1月5日的高點36,952.65下跌至9月26日的29,260.81,正式進入熊市。
老實說,這個“20%規則”只是行業的一個參考。實際上,資產價值每天縮水的恐懼感以及“什麼時候結束”的焦慮感才是熊市的本質。
熊市不僅發生在股市,還會在債券、房地產、貴金屬、原材料、外匯、加密資產等所有資產類別中出現。也就是說,我們的資產無論逃到哪裏都不安全。
熊市的信號:我不會錯過的特點
1. 從高點下跌超過20%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但這是第一個警告信號。不過,這取決於指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主要股指在至少2個月內下跌20%以上”定義爲熊市。
2. 平均持續367天的漫長痛苦
以S&P500指數爲例,熊市平均下降38%後反轉。在過去140年的19次熊市中,平均下降37.3%,持續時間平均爲289天。2020年疫情衝擊時例外地在一個月內結束,但這是一個罕見的案例。
歸根結底,熊市是一場考驗我們耐心的馬拉松。
3. 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總是影響
熊市通常伴隨着經濟衰退、高失業率和通貨緊縮。因此,中央銀行會通過量化寬松來試圖拯救市場。但歷史教會我們的,量化寬松前的漲不過是一個"熊陷阱"。這正是通往地獄的電梯。
4. 資產泡沫的崩潰
在經濟擴張的初期階段,熊市幾乎不會發生,但當資產處於泡沫狀態,投資者表現出非理性的狂熱時,中央銀行會收緊資金以抑制通貨膨脹。結果是,市場進入週期性的熊市。許多個人投資者會發出哀嚎。
熊市的原因:根據我的經驗
熊市是由多個因素交織而成的。以下是我多次見過的主要引發因素:
市場信任的喪失:當對未來的經濟感到不安時,消費者會儲蓄現金,企業會抑制招聘和設備投資,資本市場會預測企業收益的下降,買家會消失。這種惡性循環導致股價的急劇下跌。
過度的價格泡沫:當市場過熱,資產價格飆升到無人願意購買的水平後,開始下跌時,恐慌性拋售加速。這被稱爲“踏踩效應”,進一步加速了急劇下跌。我也有過幾次被這種浪潮吞沒的經歷。
金融與全球風險:金融機構的破產、國債危機、戰爭等重大事件會引發市場恐慌。比如,俄羅斯-烏克蘭戰爭推高了能源價格,或者美中貿易戰擾亂了企業的供應鏈。
金融緊縮:加息和量化緊縮等措施會降低資金流動性,抑制企業和消費者支出,壓制股市。
外部衝擊:自然災害、疫情、能源危機等可能導致全球市場大幅下跌。2020年因COVID-19疫情引發的全球恐慌就是一個例子。
熊市中的投資策略:我的方法
策略1:降低投資組合風險
在熊市中應確保充足的現金,以保護自己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減少槓杆,減少對市盈率高的股票以及僅僅出售夢想的公司的投資。在泡沫時期急劇漲的股票,在熊市中往往會出現更大的下跌。我多次深刻體會到這個教訓。
戰略2:瞄準優質股和超低價股
在確保現金的同時,如果想進行投資,關注不易受到經濟波動影響的醫療行業或小衆行業是個不錯的選擇。此外,大幅下跌的優質股票也是一個不錯的目標。不過,前提是該企業必須擁有至少3年以上的可持續競爭優勢(經濟護城河)。否則,即使市場復蘇,股價也可能無法回到高位。
如果對個別股票的判斷沒有信心,投資指數ETF也是一個選擇。如果經濟在下一個週期中恢復,應該會回到上升趨勢。
戰略3:適合熊市的金融產品選擇
在熊市中,價格下跌的概率較高,因此做空的勝率也會提高。投資者可以使用CFD(差價合約)進行做空。CFD既可以買入也可以賣出,因此在牛市和熊市中都可以獲得盈利的機會。還可以利用槓杆提高資金效率。
但是,CFD可能會導致較大的損失,因此建議在實際投資之前先在模擬帳戶上練習。我自己在熊市時通常會先在CFD的模擬帳戶上測試策略,然後再進入實戰。
熊市反彈是什麼?如何識別
熊市反彈也被稱爲「熊的陷阱」,是指在下跌趨勢中發生的持續幾天到幾周的反彈漲現象。
通常,5%以上的漲被視爲反彈。這使得投資者容易誤解市場已經反轉,新的牛市已經開始,但市場並不是線性運動的。在連續幾天或幾個月的漲趨勢出現之前,或者在漲20%以上脫離熊市之前,都應該視爲單純的反彈。
熊市反彈與真正牛市的開始之間的區分,需要關注以下指標:
不過老實說,我深感追蹤這些指標很難判斷出真正的底部。
最後
熊市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及時判斷熊市的開始,並使用適當的金融產品。在保護資產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做空尋找投資機會。調整心態,把握時機,無論是在漲市場還是下跌市場,都有可能獲得利潤。
對於穩健的投資者來說,在熊市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足夠的耐心,並對任何投資進行嚴格的止損和獲利了結。我相信這就是保護資產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