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我的8年幣圈路:從幾千到200萬,只靠“精準滾倉”走到底
在幣圈浮沉8年,作爲一名90後,如今35歲的我,手裏九成以上的積蓄都來自炒幣。這些年,我沒追逐過那些花裏胡哨的策略,只死磕一種MACD形態,上千次交易下來沒栽過跟頭,短短幾年就靠着這份堅持,摸到了財富自由的門檻。
直到賺到第一個200萬時,我才真正明白:市場其實沒那麼復雜,難的是守住規律。也是在那時我突然發現,幣圈始終圍繞着四大規律運轉——趨勢不可逆、慣性會延續、價格必回歸、規律會重復。靠着這四條“鐵律”,我在行情裏踩準了絕大多數節奏,賺到了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錢。
其實,讀懂這四大規律,就等於抓住了市場裏唯一的“確定性”。不用跟風聽那些真假難辨的消息,也不用糾結到底選什麼幣,順着規律搭建交易策略、構建交易邏輯,在市場裏實現穩定盈利,真的沒那麼難。
更讓人感慨的是,當本金從幾萬熬到100萬,人生仿佛突然切換了賽道。即便不碰槓杆,只做現貨,一波20%的漲幅就能賺20萬——這已經是很多人一整年的收入天花板。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摸透了賺大錢的底層邏輯:不是靠賭,而是靠精準判斷;心態也慢慢沉了下來,不再盲目追漲殺跌,後面的路,無非就是復制成功經驗、優化細節而已。
千萬別一進幣圈就幻想賺千萬上億,這個圈子最忌諱“飄”。吹牛只能騙騙外人,對自己沒有半分好處,腳踏實地把每一次交易做扎實,比什麼都強。
交易的核心從來不是“多交易”,而是“辨機會”:不能總因爲怕輸就輕倉,也別總想着賭贏就重倉。平時我會用小倉位練手感、打磨判斷能力,哪怕只賺點小錢也無所謂,關鍵是保持對行情的敏感度;等真正的大機會來臨時,再毫不猶豫地架起“重倉炮”,一把把利潤打透。
就說滾倉,這招我只在“板上釘釘”的大機會裏用。你不能天天想着滾倉,錯過一兩次真的沒關係——這輩子只要把滾倉做對三四次,從0到千萬的坎兒,基本就能邁過去。而千萬級的資金,足夠讓普通人徹底跳出“賺死工資”的圈子,剩下的,就是守住規律、慢慢復制成功。
首先得說清楚:不是什麼行情都能滾倉,這8年裏,我只認三種高勝算場景:
1. 長期橫盤後波動率跌到谷底,市場即將選擇方向的時刻——橫盤時間越久,突破力度越強,滾倉的容錯率也越高;
2. 牛市裏一波急漲後的深度回調,尤其是市場陷入恐慌、到處都在喊“熊市來了”的時候——這種回調往往是趨勢中的“上車窗口”,滾倉能喫滿後續的漲幅;
3. 價格衝破周線級別的關鍵阻力位,或是跌破重要支撐位——周線級別的突破意味着趨勢已經確定,此時滾倉,相當於順着大趨勢“借東風”。
除了這三種情況,其他所謂的“機會”我都會果斷放棄。滾倉是高風險的“財富加速器”,一旦踩錯時間點,很可能把之前賺的錢都吐回去,必須在對的行情裏下對注。
我給滾倉下的定義很簡單:在明確的趨勢行情裏,靠槓杆賺到錢後,手裏的整體槓杆率會因爲盈利變低,爲了把複利拉滿,在合適的節點再加倉趨勢單——這個加倉的動作,就是滾倉。
我自己一直在用“底倉+日內做T”的滾倉策略,在這裏分享給大家:把資金拆成兩部分,一部分留作底倉,死死拿住核心趨勢;另一部分用來日內高拋低吸,既能賺差價,還能降低底倉成本。
倉位分配不用死磕固定比例,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調整就行,我常用的有三種:
• 半倉滾動:一半倉位做底倉不動,一半倉位靈活做T,無論漲跌都有緩衝空間;
• 三成底倉:輕底倉穩住趨勢,七成倉位做日內騰挪,適合行情波動大的時候;
• 七成底倉:重底倉喫滿主升浪,三成倉位小範圍做T,適合趨勢特別明確的牛市。
這個策略的好處很明顯:既能守住大趨勢帶來的利我的8年幣圈路:從幾千到200萬,只靠“精準滾倉”走到底
在幣圈浮沉8年,作爲一名90後,如今35歲的我,手裏九成以上的積蓄都來自炒幣。這些年,我沒追逐過那些花裏胡哨的策略,只死磕一種MACD形態,上千次交易下來沒栽過跟頭,短短幾年就靠着這份堅持,摸到了財富自由的門檻。
直到賺到第一個200萬時,我才真正明白:市場其實沒那麼復雜,難的是守住規律。也是在那時我突然發現,幣圈始終圍繞着四大規律運轉——趨勢不可逆、慣性會延續、價格必回歸、規律會重復。靠着這四條“鐵律”,我在行情裏踩準了絕大多數節奏,賺到了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錢。
其實,讀懂這四大規律,就等於抓住了市場裏唯一的“確定性”。不用跟風聽那些真假難辨的消息,也不用糾結到底選什麼幣,順着規律搭建交易策略、構建交易邏輯,在市場裏實現穩定盈利,真的沒那麼難。
更讓人感慨的是,當本金從幾萬熬到100萬,人生仿佛突然切換了賽道。即便不碰槓杆,只做現貨,一波20%的漲幅就能賺20萬——這已經是很多人一整年的收入天花板。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摸透了賺大錢的底層邏輯:不是靠賭,而是靠精準判斷;心態也慢慢沉了下來,不再盲目追漲殺跌,後面的路,無非就是復制成功經驗、優化細節而已。
千萬別一進幣圈就幻想賺千萬上億,這個圈子最忌諱“飄”。吹牛只能騙騙外人,對自己沒有半分好處,腳踏實地把每一次交易做扎實,比什麼都強。
交易的核心從來不是“多交易”,而是“辨機會”:不能總因爲怕輸就輕倉,也別總想着賭贏就重倉。平時我會用小倉位練手感、打磨判斷能力,哪怕只賺點小錢也無所謂,關鍵是保持對行情的敏感度;等真正的大機會來臨時,再毫不猶豫地架起“重倉炮”,一把把利潤打透。
就說滾倉,這招我只在“板上釘釘”的大機會裏用。你不能天天想着滾倉,錯過一兩次真的沒關係——這輩子只要把滾倉做對三四次,從0到千萬的坎兒,基本就能邁過去。而千萬級的資金,足夠讓普通人徹底跳出“賺死工資”的圈子,剩下的,就是守住規律、慢慢復制成功。
首先得說清楚:不是什麼行情都能滾倉,這8年裏,我只認三種高勝算場景:
1. 長期橫盤後波動率跌到谷底,市場即將選擇方向的時刻——橫盤時間越久,突破力度越強,滾倉的容錯率也越高;
2. 牛市裏一波急漲後的深度回調,尤其是市場陷入恐慌、到處都在喊“熊市來了”的時候——這種回調往往是趨勢中的“上車窗口”,滾倉能喫滿後續的漲幅;
3. 價格衝破周線級別的關鍵阻力位,或是跌破重要支撐位——周線級別的突破意味着趨勢已經確定,此時滾倉,相當於順着大趨勢“借東風”。
除了這三種情況,其他所謂的“機會”我都會果斷放棄。滾倉是高風險的“財富加速器”,一旦踩錯時間點,很可能把之前賺的錢都吐回去,必須在對的行情裏下對注。
我給滾倉下的定義很簡單:在明確的趨勢行情裏,靠槓杆賺到錢後,手裏的整體槓杆率會因爲盈利變低,爲了把複利拉滿,在合適的節點再加倉趨勢單——這個加倉的動作,就是滾倉。
我自己一直在用“底倉+日內做T”的滾倉策略,在這裏分享給大家:把資金拆成兩部分,一部分留作底倉,死死拿住核心趨勢;另一部分用來日內高拋低吸,既能賺差價,還能降低底倉成本。
倉位分配不用死磕固定比例,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調整就行,我常用的有三種:
• 半倉滾動:一半倉位做底倉不動,一半倉位靈活做T,無論漲跌都有緩衝空間;
• 三成底倉:輕底倉穩住趨勢,七成倉位做日內騰挪,適合行情波動大的時候;
• 七成底倉:重底倉喫滿主升浪,三成倉位小範圍做T,適合趨勢特別明確的牛市。
這個策略的好處很明顯:既能守住大趨勢帶來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