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Fun 啓動中文 Meme 創作大賽!
創建或交易 Meme 代幣,瓜分 3,000 GT 獎勵! 💰
🎨 1 分鍾零代碼發幣,僅需 ~0.0000042 GT Gas 費
🏆 最高市值代幣瓜分 1,000 GT
💎 畢業代幣前 100 名購買地址瓜分 2,000 GT
代幣發射時間: 10 月 3 日 00:0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活動時間: 10 月 8 日 17:30 - 10 月 15 日 23:59(UTC+8)
釋放創意,立即參與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516
#GateFun #GateLayer #Web3 #MemeToken
近期,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暴跌。衆多小型數字貨幣的價格遭遇了連續的大幅下挫,甚至出現了僅需數千萬美元交易量就能導致70%-80%跌幅的情況。表面上,人們往往將這種現象歸因於市場恐慌或某個具體的負面消息。然而,深入分析後我們發現,真正的根源其實隱藏在一個長期被忽視的關鍵角色身上——做市商(Market Maker, MM)。
這場市場動蕩的背後,是做市商角色的普遍異化與市場去槓杆化的連鎖反應共同造成的結果。在崩盤發生之前,市場中已經積累了大量潛在風險,而引爆這些風險的正是做市商角色的扭曲。
理論上,做市商應該是維護市場穩定的重要力量。但在當前的加密貨幣行業中,大多數所謂的做市商實際上已經變質爲"Market Taker"。他們幾乎不再提供有意義的買單來平衡市場,反而將主要精力集中在利用TWAP(時間加權平均價格)策略,在新項目上線後系統性地、不計成本地拋售項目方提供的代幣。
這種行爲背後反映的是對資本效率的極度追求。對做市商而言,新項目上線的第一周往往是最有利可圖的時期。因此,業內逐漸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一周規則":在項目上線一周後,做市商就會停止提供實質性的流動性支持,任由代幣價格自由浮動。這導致大量小型加密貨幣的流動性極度匱乏,表面上看似熱鬧的交易量實際上經不起任何衝擊。
這種扭曲的市場生態,加上去槓杆化過程中的連鎖反應,共同構成了一場完美的市場風暴。它不僅暴露了當前加密貨幣市場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也爲投資者敲響了警鍾,提醒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市場參與者的角色和責任,以及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健康、穩定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