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美國貿易緊張關係的中國科技股

中國科技股如PDD Holdings、騰訊控股、嗶哩嗶哩和臺灣半導體在2025年面對145%的前所未有關稅和美國與中國之間日益緊張的貿易關係中展現出驚人的阻力。盡管面臨這些地緣政治逆風,它們在人工智能、半導體和電動車輛方面的革命性進展使其具備持續增長的潛力。

人工智能革命展示全球領導力

中國的人工智能行業達到了一個關鍵時刻,DeepSeek革命性的R1模型正在改變全球格局。該模型的性能與OpenAI的o1相當,而訓練成本僅爲560萬美元,相比之下,西方競爭對手的成本則達到數千萬美元。這種開源的方法展示了中國的創新能力,盡管面臨對先進美國半導體的限制。

這個進展幾乎抹去了$600 億美元的NVIDIA市值,質疑了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巨額支出的可持續性。與此同時,阿裏雲在2026財年第一季度報告收入增長了26%。

半導體行業取得戰略性進展

中國半導體行業在規避西方出口管制方面展現了顯著的適應能力。中芯國際成功推進了7nm芯片的生產,採用多重圖案技術的深紫外光刻,而無需使用被禁止的極紫外光機。據報道,中芯國際和華爲正在接近5nm芯片的生產。

中國的鑄造廠在2025年保持了87%的利用率,這得益於 "中國設計 + 中國制造 "的政策。中國在先進包裝技術方面佔據主導地位,全球市場份額超過25%。

電動汽車的主導地位加速

比亞迪在2025年5月捕獲了28.5%的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月銷量超過30萬輛。其價格戰略優勢明顯,如宋Plus售價爲21,000美元,而特斯拉的平均售價爲33,500美元,顯示了其競爭力。

特斯拉在中國經歷了八個月的銷量下降,隨後在2025年6月錄得0.8%的增長。比亞迪2024年的全球銷量達到420萬輛,超越特斯拉,同時在巴西、泰國和印尼擴展其市場,以規避新出現的關稅壁壘。

技術韌性 盡管商業不確定性

中國機器人行業在北京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創造了歷史裏程碑。預計到2034年,該行業的市場價值將達到146億美元,中國企業將控制全球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的63%。

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包括嫦娥六號成功返回月球背面的樣本。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344 萬億。

4 個值得關注的中國科技行動

PDD Holdings:這家公司在2025年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投資機會,未來市盈率爲12.66,提供了顯著的折扣。擁有$54 億的現金儲備,以及支持商人的戰略計劃1000億人民幣,PDD展示了其對長期生態系統主導地位的承諾。

騰訊控股:作爲中國數字生態系統的領導者,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戰略投資正在取得成效,提高了遊戲的貨幣化和廣告的效率。盡管面臨監管的逆風,騰訊的生態系統優勢和強勁的現金流使其處於良好的位置。

Bilibili: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0%,達到73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爲2.52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爲虧損。遊戲收入激增76%,而AI驅動的廣告增長了30%。

臺灣半導體:在第二季度交出了亮眼的業績,收入同比增長44.4%,達到301億美元,得益於對人工智能芯片的強勁需求。7nm及以下的先進技術佔收入的74%,顯示了臺積電的技術主導地位。

我覺得這些公司正在巧妙地利用這種情況,但他們真的能在越來越嚴格的限制面前保持這種節奏嗎?西方的技術依賴可能比許多分析師所承認的要快得多。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