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阿里巴巴正在探索存款代币?蚂蚁国际与瑞银合作代币化存款!

在全球金融科技浪潮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正从备受争议的加密货币,悄然转向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领域。近期,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及其关联公司蚂蚁集团的一系列动作,正将市场的目光引向一个新兴且关键的概念——“存款代币”(Deposit Token)或称“代币化存款”。这不仅预示着跨境支付领域的颠覆性变革,也反映出大型科技企业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如何巧妙地寻求合规创新之路。

从阿里巴巴传出正与摩根大通(JPMorgan)合作,计划利用代币化美元和欧元进行支付,到其关联公司蚂蚁国际(Ant International)携手瑞士银行巨头瑞银(UBS)在新加坡启动代币化存款试点,这一连串的布局清晰地表明,一场围绕企业级“稳定币”的竞赛已经拉开序幕。但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币,而是一种更贴近现有银行体系、更具合规性的金融工具。

阿里巴巴的战略转向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张阔(Kuo Zhang)证实,其旗下的全球B2B平台(Alibaba.com)正计划采用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支付解决方案,以彻底革新其复杂的跨境交易流程。此次合作的核心,是利用摩根大通专为机构客户设计的区块链基础设施——JPMD,来发行和流转由美元、欧元等主流法定货币支持的“存款代币”。

这一举措旨在解决长期困扰全球贸易的痛点。在传统模式下,一笔从美国买家到中国供应商的支付,往往需要经过多家代理银行的层层流转和多次货币兑换,整个过程不仅耗时数日,还会产生高昂的交易成本。而通过代币化技术,这笔支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在区块链上直接转移的“数字美元”,绕过繁琐的中间环节,实现近乎实时的结算,从而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张阔明确将这种“存款代币”与市面上常见的“稳定币”(如USDT或USDC)区分开来。他强调,阿里巴巴初期将专注于由受监管银行发行的数字代币,以确保在运营和法规层面的清晰与合规。这被外界解读为一种务实且明智的战略选择。虽然他并未完全排除未来探索稳定币的可能性,但当前阶段,与顶级银行合作,在现有监管框架内进行创新,无疑是风险最低、最易于落地的路径。

要理解阿里巴巴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必须审视其背后的监管大环境。近年来,中国内地对稳定币及相关加密货币活动采取了极为严厉的立场。监管机构明确表达了对稳定币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的担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防止一个独立的稳定币产业在国内形成。

此前有报道称,包括蚂蚁集团和京东在内的科技巨头,曾有意在相对开放的香港市场参与稳定币试点,但这些计划据信被北京“指导”后被暂停。更有传闻指出,内地监管机构可能要求在港运营的中国公司退出所有与加密货币相关的业务,并限制其对加密行业的投资。此外,还曾传出国内停止发布与稳定币相关的研究报告和举办研讨会等消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试图绕开监管、发行由非银行私营实体背书的稳定币的行为,对于像阿里巴巴这样体量的公司而言,都无异于行走在政策的红线上。

因此,“存款代币”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合规替代方案。它的核心特征在于: 发行主体是银行:它由受严格监管的商业银行发行,本质上是银行负债的数字化表现。资产背书清晰:它直接代表了储户在银行的真实存款,一对一锚定,不存在传统稳定币可能面临的储备资产不透明或挪用风险。在监管体系内运作:整个发行、流通和赎回过程都在现有银行监管框架下进行,为监管机构提供了充分的透明度和控制力。

可以说,存款代币是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产物,它汲取了稳定币的效率优势,同时又将风险牢牢锁定在成熟的银行体系之内。这正是摩根大通、瑞银等全球性银行积极探索的方向,也恰好契合了阿里巴巴在全球业务扩张中对效率和合规的双重需求。

蚂蚁国际的平行布局

在阿里巴巴本体业务探索B2B支付革新的同时,其金融科技臂膀——蚂蚁国际,则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关键场景:跨国企业的内部资金管理。

蚂蚁国际于近期宣布与瑞银集团(UBS)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全球机构级区块链的试验田——新加坡,共同推动一项大规模的“代币化银行存款”试点项目。

此次合作的目标极为明确,旨在解决大型跨国集团内部财务调度的三大难题: 实现即时跨境支付:打破不同国家、不同时区银行营业时间的限制。同步管理多币种流动性:让集团在全球各地的资金池能够高效协同。数字化传统流程:用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替代繁琐的人工对账和审批。

具体来说,一个跨国集团在不同国家的分公司之间进行资金调拨,看似是内部转账,但由于涉及到不同的金融系统、货币结算规则和工作时段,往往需要数天才能完成。这极大地影响了集团的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与瑞银的合作,蚂蚁国际希望将其在Alipay+全球业务中积累的财务运作经验,与瑞银的数字货币平台“UBS Digital Cash”相结合。未来,集团内部的资金可以被“代币化”,在授权的区块链账本上实现分钟级的实时、同步调拨。这将使蚂蚁国际的财务流程从传统的“人工对账”升级为可预设条件的“可编程结算”,极大地减少资金沉淀和操作延迟。

这次合作被视为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落地场景最具体的企业级“代币化存款”案例之一,标志着该技术正从概念验证迈向大规模商业应用。

企业级数字金融

阿里巴巴与蚂蚁国际兵分两路,分别与摩根大通和瑞银的合作,共同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未来图景:面对国内对稳定币的严峻监管,中国的科技巨头并未放弃对区块链支付技术的探索,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和合规的道路。

它们通过与全球顶尖银行深度绑定,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提升自身全球业务(无论是B2B电商贸易还是内部财务管理)效率的底层工具,而非创造一种全新的、脱离监管的货币。这种“借船出海”的策略,既享受了技术红利,又有效规避了政策风险。

这一系列动向预示着,数字资产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转变。市场的焦点正从投机性的加密货币,转向能够为实体经济创造真实价值的企业级解决方案。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的实践,不仅为其他大型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也可能将引领全球金融行业进入一个由银行背书、技术驱动、合规先行的新纪元。这或许不是加密原教旨主义者所期望的去中心化未来,但它却是一个更贴近现实、更可能被主流社会广泛接纳的未来。

USDC-0.0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