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关税战再起 比特币跌至74,500美元 加密市场遭受冲击
关税大战再起,加密市场陷入动荡
近百年前,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创伤。这项以保护本国产业为名的政策最终导致了全球贸易的灾难性萎缩,加剧了大萧条的影响。如今,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再次笼罩全球。
2025年4月,美国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征收125%的关税,全球市场再次感受到熟悉的寒意。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表示如果美方继续玩"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并保留进一步反制的权利。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75个国家提出了"90天关税暂停"的提议,将普遍税率降至10%,但将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排除在外。这种有针对性的贸易策略不仅增加了中美经济脱钩的风险,也让加密市场——这个全球资本流动的新战场——面临新的挑战。
历史的警示
19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悲剧在于,各国陷入了报复性关税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国际贸易体系崩溃。这项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破坏性的贸易政策之一,其历史教训深刻警示着当今的决策者:贸易保护主义从来不是解决经济困境的良方。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这一法案将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至59%的历史高位,初衷是保护受大萧条冲击的国内产业,却引发了灾难性的连锁反应。全球主要贸易伙伴迅速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导致1929-1934年间国际贸易体系萎缩近三分之二,美国出口额暴跌70%,全球失业率进一步恶化。这一政策不仅未能挽救美国经济,反而加深了大萧条的影响,暴露出贸易保护主义的致命缺陷:在全球化经济中,单边筑高贸易壁垒必然导致"回旋镖效应"。更深远的影响是,该法案摧毁了国际多边贸易合作的基础,助长了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为后续二战前的国际经济秩序崩溃埋下伏笔。
当前的关税战略
2025年的关税大战与1930年相比有所不同。美国正试图通过"选择性关税战"重塑全球供应链——一方面对中国极限施压,另一方面对多数国家暂时缓和。这种"分化瓦解"的策略看似精明,实则暗藏风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不再是1930年代那个被动接招的贸易弱国。面对美方的关税加征,中国选择以"不予理会"的姿态冷处理,同时加速推进"去美元化"布局。这种战略定力让市场意识到,新一轮贸易战可能不会演变成1930年代的全面混战,而是一场更加持久的消耗战。
加密市场的反应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加密市场也遭受全面冲击。比特币从83,500美元跌至74,500美元,以太坊跌幅更大,从1,800美元降至1,380美元,其他加密货币总市值更是下跌超40%。市场流动性显著收缩,比特币月度资金流入从峰值1,000亿美元骤降至60亿美元,以太坊转为净流出60亿美元。虽然出现了大规模"投降式抛售",但随着价格下探,亏损规模逐步缩小,显示短期卖压可能趋于耗尽。
从技术面看,93,000美元成为比特币重拾上涨动能的关键阻力位,65,000-71,000美元区间是多头必须守住的核心支撑区域。当前市场已进入关键阶段,若跌破支撑位将导致大多数投资者陷入浮亏,可能引发更剧烈的市场调整。整体来看,加密市场对全球流动性变化极为敏感,此次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已造成广泛冲击,市场能否企稳将取决于后续政策走向和资金回流情况。
结语
加密市场在这场博弈中既是被动承受者,也是主动变量。当国际局势紧张,全球货币体系处于动荡之中时,投资者可能会寻找一种稀缺的、全球性的、不受任何政府或实体控制的数字价值储存手段。或许,当旧秩序的信誉被贸易战侵蚀时,新体系的种子便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