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情震荡,不少朋友又开始坐不住了——涨了就急着追,跌了就慌着割,结果本金越做越少。想在这个市场活下去,光盯盘面没用,得学会看懂那些真正影响大势的人。比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他的每个决策背后,都藏着一套清晰的逻辑链条。
今天聊个关键点:为什么鲍威尔把就业数据看得比什么都重?搞明白这个,你就能理解很多市场波动的根源。
回看2022年那轮加息周期,时间节点其实很微妙。疫情后为了救经济,美联储开启了史无前例的放水模式——零利率配合无限量QE,钱像自来水一样往外涌。到2021年中后期,通胀信号已经很明显了,工资和物价轮番上涨,按教科书逻辑早该收紧政策。
但鲍威尔硬是撑到2022年5月才正式启动加息。原因很简单:他担心过早收紧会砸了就业市场。你想啊,经济刚从疫情里爬出来,企业招聘刚有起色,这时候突然提高借贷成本,很多公司可能直接缩编裁员。对于决策层来说,让老百姓端稳饭碗,比短期的物价波动更重要。
可这么一拖,副作用就来了。通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现在虽然回落到2.9%附近,但距离2%的目标还有段距离。这就像烧水烧过头了再想降温,需要付出更多代价。当初为了保就业留的余地,现在都变成了压通胀的阻力。
所以你看,市场走势背后从来不是随机的,政策制定者永远在多个目标之间做平衡。搞懂这些游戏规则,比天天研究K线图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