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新手村第二期# ✖️ @獨領風騷必暴富
💰 分享你在 Gate 的第一桶金 | 🎉 回味最意外的收益經歷 | 🤝 抱團成長
⏰ 活動時間:9/24 12:00 – 9/30 24:00 UTC+8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 @獨領風騷必暴富
2️⃣ 在 Gate 廣場發帖並帶上 #Gate广场新手村第二期#
3️⃣ 分享你在 Gate 上的第一桶金或最意外的收益經歷,內容越詳細有趣,獲獎幾率越高!
🎁 獎勵
抽取 3 位幸運粉絲 → 獲得 Gate X RedBull 隨行杯 + $20 合約體驗券
若週邊無法寄送,則替換爲 $30 合約體驗券
✨ 每一段收獲都值得紀念,一起見證你的收益高光時刻!
DeAI 可組合性探討:AI Layer1 的協同爆發時刻何時到來?
撰文:Haotian
讀完這篇 AI Layer1 的報告你會發現,當前 DeAI 賽道正處於「分工明確但協同不足」的早期探索期。
每個項目都有各自的切入點—— Sentient 主攻模型忠誠度、Sahara AI 聚焦數據確權、Ritual 優化算力分配、Gensyn 解決 AI 訓練難題、 Bittensor 構建激勵網路、0G 專注存儲基礎設施。
這種各自爲營的發展模式,雖然推動了技術創新的多元化,但也暴露出一個核心問題:去中心化 AI 還沒有找到真正的組合標準。
就像早期 DeFi 各種協議獨立發展,直到流動性挖礦和可組合性成熟才形成生態爆發,AI Layer1 也在等待這樣一個樂高協同 Moment 來推動主升浪的到來。
DeFi 的可組合性相對簡單——都是圍繞資金流轉,標準相對統一。但 AI 涉及數據、模型、算力、存儲四個維度,每個維度的技術標準、驗證機制、激勵模型都不同,實現統一組合性會更困難。
我覺得屬於 AI Layer1 的協同爆發時刻可能會來自兩個方向:要麼是某個項目做大做強後制定事實標準(比如 Bittensor 的子網模式已經有這種趨勢),要麼是出現一個專門的「協議間協議」,專門解決不同 AI Layer1 之間的互操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