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Sam Altman:我們已經跨過了“奇點”
“機器人還沒有走上街頭,我們大多數人也還沒有整天與 AI 交談。人們仍然因疾病而死亡,我們還不能輕鬆進入太空,宇宙中仍有許多我們無法理解的事物。
然而,我們最近已經構建出在許多方面都比人類更聰明的系統,並且這些系統能夠顯著放大使用者的產出。最難的部分已經過去;讓我們走到 GPT-4 和 o3 這類系統的科學突破來之不易,但它們將帶我們走得更遠。”
“從某種重要的意義上來說,ChatGPT 已經比任何曾經存在過的人類都要強大。數億人每天都在依賴它完成越來越重要的任務;一個小小的新增能力可以帶來巨大的正面影響;而一個微小的偏差,如果被數億人放大,也可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6月11日, OpenAI 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在個人網站發布的文章中寫道。
根據他的說法,人類可能已經進入了“奇點”的早期階段——即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智能的那個臨界點。奧爾特曼表示,人類已經跨越了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一個“事件視界”,標志着數字超級智能新時代的開始。
他在文中寫道:“我們已經越過了這個事件視界,起飛已經開始。” “人類正接近創造出數字超級智能,而且到目前爲止,它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奇怪。”
奧爾特曼的這一觀點發表於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開發者紛紛發出警告之際:通用人工智能(AGI)可能很快將取代大量工作崗位,並擾亂全球經濟,其發展速度之快甚至讓政府和機構難以應對。
所謂“奇點”,是一個理論上的時刻,即人工智能的智能水平超過人類,從而引發快速而不可預測的技術飛躍,並可能導致社會發生深遠變革。而“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則意味着一個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在此之後,AI 的發展方向已無法改變。
奧爾特曼認爲,我們正在進入一種“溫和的奇點(Gentle Singularity)”——一個漸進、可控地向強大數字智能過渡的過程,而不是突然劇烈的變化。起飛已經開始,但仍然可以理解且具有積極意義。
作爲證據,他提到了 ChatGPT 自 2022 年公開發布以來的迅速普及:“數億人每天都在依賴它,而且處理的任務越來越重要。”他說。
數據也支持他的說法。據報道,到 2025 年 5 月,ChatGPT 擁有 8 億名周活躍用戶。盡管與作家和媒體之間存在持續的法律糾紛,也有聲音呼籲暫停 AI 的開發,但 OpenAI 顯然沒有放慢腳步的跡象。
奧爾特曼強調,即使是技術上的微小進步,也可能帶來巨大的好處。但在服務數億用戶的規模下,哪怕是一點點偏差,也可能產生嚴重後果。
爲了解決這些潛在偏差,他提出了幾個建議:
奧爾特曼指出,未來五年將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時期。
他說:“2025 年見證了能夠執行真正認知任務的‘代理’(agents)的出現;編寫計算機代碼的方式將永遠不同。” “2026 年可能會迎來能發現新見解的系統,2027 年或許會出現能在現實世界中完成任務的機器人。”
他預測,到 2030 年,智力本身以及生成和執行想法的能力將變得普遍可得。
他說:“我們早已生活在強大的數字智能之中,經過最初的震撼後,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 他指出,人們從對 AI 的驚嘆迅速轉變爲對它的期待。
當世界正在等待通用人工智能和奇點的到來時,奧爾特曼相信,最驚人的突破並不會像革命那樣令人震驚——它們會變得稀松平常,成爲市場準入的最低標準。
他說:“這就是奇點的表現方式:奇跡變成日常,再變成基本要求。”
“新奇跡實現的速度將是驚人的。今天很難想象我們在 2035 年之前會發現什麼;也許我們今年解決高能物理難題,明年就開始殖民外星;也許今年取得材料科學的重大突破,明年就實現了真正的高帶寬腦機接口。很多人仍將按照原來的方式生活,但至少有一部分人可能會選擇‘接入’”。
展望未來,這一切聽起來似乎難以理解。但親身經歷時,可能只會感到震撼卻可控。從相對論的角度來看,奇點是一點一點發生的,融合也是緩慢進行的。我們正沿着指數級科技進步的漫長弧線攀升;從前方看它像是垂直上升,從後方看又仿佛平坦無波,但實際上它是平滑的一條曲線。(回想一下 2020 年時,如果有人說 2025 年就能接近通用人工智能,聽起來是多麼瘋狂;而過去五年的真實情況卻又讓人習以爲常。)”
他在文章的結尾中這樣寫道:“願我們平穩地、呈指數級地、悄無聲息地邁向超級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