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黃金牛市,一場國際貨幣體系“禮崩樂壞”下的反詐騙運動

最近兩年黃金價格大幅漲,最近現貨黃金在突破4000美元/盎司後又快速突破4400美元的歷史紀錄,今年來漲幅超過50%,不過10月底以來,黃金又開啓暴漲後的回落模式。

無論是主權國家央行,機構投資者還是普通個人,這兩年都開始買入黃金,一些投資大佬對黃金更是情有獨鍾。

“貨幣天然是金銀”,馬克思的名言猶言在耳,黃金也常常被視作真正的貨幣或真正的財富儲備。然而,當金本位制在百年前隱入歷史的煙塵,當今黃金的價格被各國的法幣所標注,黃金這個千年古董資產的價值早已“我命由天不由我”!那麼,金價暴漲暴跌的幕後推手到底是誰,價值和泡沫的臨界點在哪裏?

實際上,並非黃金資產本身的價值提高了多少,而是以美元爲代表的現代貨幣價值一直在大幅縮水。全球不斷創新高的天量發債,各國央行爲了購買債務“敲擊鍵盤”式的天量印鈔,過剩流動性造成的資產荒,美國突破現代金融文明底線對海外美元資產的長臂制裁,以及擋不住、根本擋不住的AI股市泡沫,讓越來越多的人嗅到了後現代金融危機的味道。或者說,法幣的印鈔機器和AI巨頭的絢麗敘事,在古典金融學範式來看更像是一種“金融詐騙”。感受到被欺騙是信仰裂縫的開始,而黃金此時不失時機的成爲了一種金融古典主義和保守主義的慰藉,或者策略上的一種“貨幣反欺詐”對沖工具。

不產生利息的黃金

是一種“龐氏騙局”嗎?

當然,在黃金超級牛市週期的強勁漲過程中,質疑黃金價值的聲音也一直不絕於耳,甚至也有人稱其爲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泡沫,最大的騙局。

第一,最大的問題,黃金沒有利息,沒有分紅,非有息資產;

第二,因爲自身無法產生持續的淨現金流,也就無法用經典的資產定價模型來定價,經典的金融學教科書認爲一種資產的價格是其未來淨現金流的折現,黃金不具備這一點;

第三,既然黃金本身無法產生利息或租金,那麼其定價就只能來自於資本利得,也就是價格漲帶來的價差。而這種模式又是一種典型的擊鼓傳花的“龐氏騙局”,也就是當前的價格完全依靠未來更高的價格支撐,這不就是典型的泡沫嗎?

而與此同時,黃金又是經典的“避險資產”,所謂的“亂世買黃金”。除此之外,黃金還是經典的“抗通脹資產”,在物價飛漲的年代,黃金成爲財富保值最可靠的“壓艙石”。最神奇的是,黃金是歷史最爲悠久,至少五千年來一直經久不衰的財富代表;同時也是被認可範圍最廣,超越種族、國家、地域、文化的超主權、超文明財富。

如果苛刻的將黃金定義爲人類文明史上的泡沫,那麼一個經歷五千年之久,幾十億人認可的“不滅的泡沫”,又是一種怎樣的泡沫?如此堅硬的泡沫,又如何定義爲泡沫?

與黃金相比禮崩樂壞的現代貨幣體系更像是一種“騙局”

相反,與黃金這種實物資產相比,失去紀律和規則的法幣可能才是最大泡沫或“騙局”。

黃金的全球儲量至少算得清,具有客觀的硬約束。而對於當前的法幣來說,只要各國央行輕輕的“敲擊鍵盤”,上億、百億、千億甚至是萬億級別的新鈔就無中生有的創造出來了(MMT的核心觀點)。雖然形式上有各種法律和機制約束,但每當遇到大的危機,都會有借口突破法律和機制的約束,所謂博弈論中的“動態不一致性”。

時至今日,美國政府突破債務上限已經高達100餘次,債務總額已經加速度地突破了37萬億美元,以至於其所設的債務限制已經成爲公開的擺設,對貨幣和債務毫無約束力,市場也對這個擺設不以爲然。因爲對於法幣來說,央行的獨立性或者央行不淪落爲政客們的印鈔機,是貨幣信用最後的底線。而川普政府對联准会毫不掩飾地橫加幹預和指責,更加重了投資者們的擔憂。

美國川普政府在這條底線上瘋狂試探,其它國家也好不到哪裏去,紛紛東施效顰。美元作爲世界貨幣和霸權貨幣,本來是其它國家貨幣的“約束之錨”。但今天美元充滿了不確定性,其它國家爲了維護匯率的穩定,同時也爲了充分利用美元寬松的空間解決國內經濟衰退的問題,也都大幅發債、印鈔。可以說,在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不足,都在苦苦尋找市場需求和“甲方”的國際貿易內卷格局下,競相讓本國匯率貶值是更加巧妙的貿易戰方式。這對投資者來說又像是一種隱祕的騙局。

從黃金二十年的熊市看今天的超級牛市

當然,黃金的信仰也並非一直牢固,也曾經有一段信仰破滅的“失去的二十年”。

在現代金融發展的初期,即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到本世紀初美國互聯網泡沫危機之間的三十餘年,隨着全球化、民主化的一波波上層建築革新浪潮,伴隨着互聯網科技革命和華爾街金融創新的大潮,人們對人類文明的進步,對現代金融體系充滿了信心,對當時貨幣財政體系紀律嚴明、联准会獨立性極強、財政收支甚至是出現盈餘的美元充滿了信心,持久的信心積累起來就是信仰。美元信仰的形成就是黃金信仰的破滅。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黃金經歷了一段時間迅猛的“再平衡”或“重定價”式的升值後(從35美元漲到850美元),竟然進入了時間最爲持久的“熊市”,近二十年從850美元跌到252美元,跌幅達到70%。可以說這二十年間是美國和美元的高光時刻,卻是黃金的“至暗時間”。

今天,世界的政治、經濟、金融環境與黃金熊市時間似乎完全相反。黃金熊市時期是全球化高歌猛進,第三大資源國俄羅斯和第一大人口國中國加入世界經貿體系的時代,是联准会由沃爾克、格林斯潘等技術官員獨立治行,遵從貨幣規則的時代,是冷戰結束,“世界是平的”、地球村等普世理想蒸蒸日上的時代。

今天是反全球化論調和思潮塵囂日上,貿易戰如火如荼的時代,是大國博弈和地緣衝突不斷、國家主義和種族主義盛行、極端右翼大回潮的時代,是美國帶領着全球央行競相“敲擊鍵盤”印鈔,國際貨幣治理體系“禮崩樂壞”的時代,是貨幣和債務洪水大爆發的時代。

在這樣的大爭之世,我們必須重新反思人類財富的最底層資產或終極之錨的問題了。泡沫的本質來自於信仰,泡沫之所以不滅是因爲信仰不滅。而信仰一旦動搖,且不說崩潰,對價值體系的影響都將是地動山搖。

黃金牛市是對今天貨幣金融體系現代性危機的反思

如果人們感受到了現代貨幣和金融的“欺詐性”,那麼如何來保護自己脆弱的金融財富。特別是對於管理着國家萬億美元級別的各國央行來說,如果看到了美元資產的這種不安全性,他們將如何採取反欺詐的措施來保護國家金融安全呢?這樣一個微妙的問題就產生了:在人類現代貨幣金融體系如此發達,金融家們創造的現代金融工具和產品如此琳琅滿目的今天,爲什麼一個來自於千年歷史深處的“古董資產”卻突然煥發了青春,最近幾年成爲各國政府(央行)、金融機構、個人投資者紛紛瘋狂購買的對象?

黃金的超級牛市是一種“貨幣返租”、“金融返租”現象。然而在一個依靠現代貨幣和金融工具無法提供安全感的體系裏面,除了從歷史深處尋找價值之錨的信仰慰籍,投資者還能有什麼選擇呢?

現代貨幣和金融的“欺詐性”,當然只是一種調侃和比喻的說法。我們不能反現代,但也要客觀看待現代性的危機。現代性內生着不穩定危機(明斯基主義的核心觀點),現代金融體系的歷史就是一部週期性爆發的現代金融危機史。霸權貨幣沒有節制的全球鑄幣徵稅,金融資本主義的過度攫取,普通大衆的貪婪和瘋狂,學者的“這一次不一樣”理論,自媒體的絢麗敘事,都讓現代金融充滿了“欺詐式”的虛幻。當越來越多的人擔憂現代貨幣金融的欺詐性時,特別是管理着萬億美元級國家財富的央行開始擔憂的時候,增配超主權、超文明、超歷史的擁有幾千年信仰不滅的黃金,當然也就再容易理解不過。而在此投資行爲之上表現出來的黃金超級牛市,也就可以看作是一場全球投資者集體的“金融反欺詐”運動。

當然,這樣的集體運動也難免變得瘋狂,恐怕就連最爲激進的黃金投資者,也都會對最近幾年黃金價格的持續飆升嘆爲觀止。這是否意味着一場反泡沫行動卻帶來了新的更大的泡沫?我並不這麼認爲,因爲只要世界仍然處於大爭之世,黃金給予的安全感、信任感和終極價值錨定信仰就不會動搖,黃金仍然是資產組合的戰略級“底倉”。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