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英偉達財報暫緩AI泡沫擔憂,CEO黃仁勳:每個人工作方式都將改變
2025 年 11 月 19 日,英偉達發布 2026 財年第三財季財報,營收 570.06 億美元,同比增長 62%,淨利潤 319.1 億美元,均超市場預期。
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美沙投資論壇上直言“AI 將使每個人工作方式改變”,並與埃隆·馬斯克共論技術顛覆性影響。同時,英偉達對第四財季給出 650 億美元營收指引,推動盤後股價漲近 6%,緩解市場對 AI 泡沫擔憂。
英偉達財報全面超預期:Blackwell 架構驅動增長引擎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6 日的第三財季,英偉達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營收 570.06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 350.82 億美元增長 62%,環比上季 467.43 億美元提升 22%;淨利潤 319.1 億美元,同比增長 65%;非 GAAP 每股收益 1.3 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1.25 美元。
業績增長主要由數據中心業務推動,該部門營收 512 億美元,同比增幅達 66%,其中計算業務(GPU 銷售)貢獻 430 億美元,網路業務(GPU 互聯)收入 82 億美元。黃仁勳在聲明中強調,Blackwell 架構產品需求遠超預期,雲端 GPU 已全面售罄,AI 計算需求呈現復合加速增長態勢。
AI 對社會就業影響:黃仁勳與馬斯克的顛覆性預言
在財報發布前舉行的美沙投資論壇上,英偉達 CEO 黃仁勳與特斯拉 CEO 埃隆·馬斯克同臺探討 AI 影響力。黃仁勳表示:“AI 將使每個人工作方式不同——埃隆和我都會因此更忙碌。”他淡化 AI 取代崗位的擔憂,指出“你不會被 AI 搶走工作,但會被善用 AI 的人超越”,這與他在米爾肯會議上的表態一致。
馬斯克則做出更激進預測:“未來工作將變爲可選,如同運動或電子遊戲。”這些論述呼應了摩根大通的研究結論:未來 20 年約 15% 崗位將被 AI 替代,但同時可能創造未知新職業,潛在提升全球 GDP 7 萬億美元。
英偉達 2026 財年第三季度核心數據
生態擴張與資本分配:芯片巨頭的良性循環戰略
英偉達正通過技術迭代與資本運作構建 AI 生態護城河。本季度,公司與微軟、亞馬遜、谷歌、甲骨文和 Meta 等超大規模客戶深化合作,同時推進與沙特合作的 500 兆瓦數據中心項目,採用英偉達芯片的 xAI 與 Humain 聯合體致力於建造全球最大計算集羣。
在資本分配方面,2026 財年前九個月通過股份回購與股息向股東返還 370 億美元,剩餘授權額度 622 億美元。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透露,當前最暢銷產品線已升級至 Blackwell Ultra 架構,公司在每年 3-4 萬億美元 AI 基礎設施市場中佔據核心地位。
市場反應與行業影響:AI 泡沫擔憂暫緩
英偉達強勁財報成爲市場情緒轉折點。財報發布後,盤後股價飆升 5.7% 至 197.6 美元,帶動納斯達克 100 指數期貨漲 1.7%,標普 500 期貨升 1.2%。亞洲市場同步響應,日經 225 指數暴漲 3.7%,韓國 Kospi 指數漲 2.5%,比特幣也借此反彈至 92000 美元上方。
這一表現緩解了近期對 AI 開支泡沫的擔憂,此前科技板塊因估值過高與降息預期推遲經歷大幅回調。華爾街分析師認爲,英偉達給出的 650 億美元第四財季指引(高於市場預期的 616.6 億美元)驗證了 AI 投資持續性,但需關注客戶集中度與地緣政治風險。
AI 普及如何重構科技投資邏輯?
英偉達財報的深層意義在於確認 AI 已從概念驗證進入規模化部署階段。企業不再爭論“是否採用 AI”,而是聚焦“如何優化 AI 開支效率”。這種轉變促使投資者從關注算力供應商(如英偉達)轉向尋找垂直行業應用領袖。
與此同時,各國對算力主權的爭奪加劇,美國與沙特就半導體採購達成協議,英偉達與當地合作建設超級計算機,地緣政治正成爲影響 AI 供應鏈的關鍵變量。對於普通投資者,需警惕部分 AI 概念股估值與業績兌現能力脫節,優先選擇具有真實現金流支撐的企業。
FAQ
1. 英偉達 Blackwell 架構芯片供應緊張會持續多久?
基於 2025-2026 年 5000 億美元訂單積壓,產能緊張可能延續至 2027 年,但臺積電等代工廠正加速擴產。
2. AI 對就業市場的實際影響何時顯現?
摩根大通預測 15% 崗位替代將在 20 年內逐步發生,但白領創造性工作與藍領精密操作崗位受影響節奏不同。
3. 普通投資者如何參與 AI 浪潮?
可通過英偉達等核心硬件商、雲計算平台或垂直領域 AI 應用企業布局,但需注意估值風險。
4. 英偉達遊戲業務增長放緩是否值得擔憂?
遊戲營收 43 億美元仍保持 30% 同比增長,在總營收佔比已降至 7.5%,戰略重要性讓位於數據中心。
5. 美沙合作對英偉達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幾何?
沙特訂單提升收入多樣性,但需關注美國出口管制變化對技術傳輸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