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恢复降息节奏 盯盤盯到帳戶見底?問題出在這兒
前兩天有朋友私信我:"每天盯盤十幾個小時,爲啥帳戶還是越看越瘦?"
我給他的回復很扎心:"你把帳戶當成命根子的那一刻,市場就盯上你了。"
在加密市場混了這些年,我把交易者分成三類:
第一種全倉幹,K線稍微波動就心跳失速,恨不得砸了手機;
第二種全程觀望,每輪漲都捶胸頓足,永遠當不成局內人;
第三種控制半倉,心態穩如老狗,收益曲線反而最漂亮。
這裏面有個底層邏輯:
把交易當成一場長期遊戲。賺了不飄,虧了不慌,爆倉就算交了學費。
重點永遠是下一局怎麼布局,而不是糾結上一把的得失。
具體怎麼做?三個原則:
第一,別滿倉。倉位拉滿的瞬間,你就從交易員退化成賭徒,除了盯着數字跳動啥也幹不了。
第二,別空倉。手裏沒籌碼,市場嗅覺會徹底鈍化,牛市踏空,熊市也抓不到機會。
第三,找到讓你舒服的倉位配比。
我有個土辦法測試:
睡前突然看到市場異動,如果你的反應是興奮而非焦慮,倉位就對了。
毫無波瀾說明倉太輕,心慌意亂說明該減倉了。
換個角度理解交易:
固定倉位是你的血條,止損機制是保命技能,復盤總結是升級經驗值。
當你真正執行這套體系,市場還是那個市場,但你已經從散戶升級成專業選手了。
說到底,交易不是all in的生死局,而是持續進步的段位賽。
當你的交易段位打上去,盈利只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這個市場裏活得滋潤的,永遠是那些在別人猶豫時敢於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