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眼下像极了 2008 年!新债王警告 1.7 兆泡沫酝酿下一场金融危机
被誉为「新债王」的华尔街资深投资人、DoubleLine Capital 首席执行官 Jeffrey Gundlach 近日发出罕见强烈警告,称当前市场存在严重投机泡沫,尤其是规模已达 1.7 万亿美元的私募信贷领域正酝酿「下一场金融危机」。他建议投资者提高现金比例至 20%,以抵御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新债王示警:职业生涯最不健康市场
(来源:Bloomberg)
Jeffrey Gundlach 在接受彭博《Odd Lots》播客采访时表示,当下许多资产价格「极度高估」,并敦促投资者将大约 20% 的投资组合保留为现金,以防范可能出现的大幅下跌。这位 DoubleLine Capital 首席执行官警告称,当前股市显得危险地具有投机性,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不健康的市场之一」。
这位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从 TCW Group 开始华尔街生涯的达特茅斯校友指出,人工智能相关股票和数据中心投资存在明显的投机过度泡沫,强调在繁荣期进行动量投资往往会以悲剧收场。Gundlach 拥有超过 40 年的投资经验,经历过 1987 年股灾、2000 年科网泡沫和 2008 年金融危机,他的警告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当前市场的泡沫特征与历史上的危机前夜惊人相似。AI 股票的估值已经达到不合理的水平,许多公司的市盈率超过 100 倍,甚至有些尚未盈利的公司市值却达到数百亿美元。数据中心投资热潮也引发担忧,投资者押注 AI 需求将无限增长,但这种假设的脆弱性在历史上已被多次证明。1990 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中,投资者也曾相信「这次不一样」,结果是纳斯达克指数从高点暴跌 78%。
Gundlach 建议的 20% 现金配置比例远高于传统投资组合的 5% 至 10% 标准。这种防御性配置意味着,即使市场暴跌 50%,投资者仍有充足的现金可以在低点买入优质资产。这种策略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中被证明极为有效,当时那些保持高现金比例的投资者不仅避免了巨额损失,还能在市场恐慌时以极低价格收购优质资产。
1.7 兆私募信贷泡沫:下一场金融危机的震央
Gundlach 尤其担心私募信贷(Private Credit)市场的快速膨胀。这一规模达 1.7 万亿美元、直接向企业放贷的市场正在出现越来越多风险。他表示,许多贷款属于「垃圾贷款」,与 2008 年次贷金融危机前的情况类似,并点名近期汽车贷款机构 Tricolor、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First Brands Group 的失败案例作为早期警讯。
他补充说,家装贷款机构 Renovo Home Partners 的破产可能并非个别事件,而是暴露出私募信贷资产看似安全背后的脆弱性泡沫。Gundlach 写道:「在私募信贷领域,今天还能按 100 计价的贷款,几周后在借款人宣布破产后就能被『重新估值』为零。」并提醒:「记住,从来不会只有一只蟑螂。」
私募信贷市场的三大结构性缺陷
估值不透明:贷款不在公开市场交易,估值高度依赖内部模型,真实损失隐而不显
流动性错配:向散户承诺可轻松赎回,但资产本质上不可快速出售
PIK 贷款泛滥:允许借款人以新增债务而非现金支付利息,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他的言论与摩根大通 CEO Jamie Dimon 的警告如出一辙。Dimon 近期在谈到汽车贷款机构 Tricolor Holdings 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First Brands 的失败时,也使用了同样的「蟑螂」比喻,暗示这些破产可能不是孤立现象。两位华尔街巨头罕见同调,显示私募信贷泡沫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业界高度警觉。
贝莱德踩雷 1.5 亿,估值一夜归零
Renovo Home Partners 宣布破产的消息曝光后,一个更大的受害者浮出水面: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持有 Renovo 大部分约 1.5 亿美元的私募债务。更令人震惊的是,据彭博报导,仅一个月前,贝莱德仍将该债务按面值 100 美分计价——而在 Renovo 倒闭后的数周内迅速调降至零。
这种估值暴跌揭示了私募信贷泡沫的核心问题:估值与现实的巨大脱节。由于这些贷款多数不在公开市场交易,其估值高度依赖内部模型和管理层假设,而非透明的市场价格。这意味着真实损失往往隐而不显,直到借款人违约或基金被迫进行资产重估,才会一次性暴露出来。
阿波罗全球管理(Apollo)旗下 MidCap Financial 及橡树资本管理(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等其他大型机构同样持有 Renovo 相关风险资产,凸显私募信贷领域可能出现更广泛的连锁反应。独立记者 Kristen Shaughnessy 等人士质疑,将这些损失视为「孤立事件」并不合理,反而可能揭示私募信贷市场中更深层次的问题正在酝酿。
据 InvestorsObserver 报导,Gundlach 近期警告了 PIK(以债还息)贷款的兴起,这类债务允许借款人以新增债务而非现金支付利息。这种结构与 2008 年次贷金融危机前的负摊销贷款极为相似,当时借款人每月还款额甚至不足以支付利息,导致债务本金不断增加,最终引发大规模违约潮。
回顾 2006、2008 年:重新打包的次贷危机
Gundlach 说:「下一场金融市场的大危机就是私募信贷。这与 2006 年次级抵押贷款重新打包时的情况如出一辙。」他还批评面向散户投资者销售私募信贷基金的趋势,称这是一个「完美的不匹配」——承诺可以轻松赎回,但这些资产本质上却是不可快速出售的。一旦投资者开始赎回,基金可能不得不以大幅折价出售资产。
这种警告与 2008 年金融危机前的情况惊人相似。当时,华尔街将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复杂的金融产品,销售给不了解风险的投资者。当房地产市场崩溃时,这些产品的价值瞬间蒸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如今,私募信贷市场正在重复同样的模式,只是标的从房贷变成了企业贷款。
尽管不断发出警告,Gundlach 也承认很难直接从这一观点中获利。例如,他不会做空垃圾债,因为这项交易「不断亏钱」。他表示自己仍然看好黄金,但已将推荐配置比例从此前的 25% 下调至 15%。他在 9 月中旬建议配置 25% 黄金,理由是关税对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将使通胀保持顽固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