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美货币体系流动性压力重现:回购市场紧缩与储备稀缺
引言:流动性紧缩的再现
2025年11月,美国金融体系再度显现流动性压力迹象,特别是回购市场(repo market)的波动已成为关注焦点。回购市场作为美国货币体系的核心“管道”,每日交易量超过3万亿美元,是银行、货币市场基金和对冲基金融资的关键渠道。近期,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与美联储储备余额利率(IORB)的利差扩大至14个基点以上,创下自2020年疫情流动性危机以来的高点。这一现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美联储量化紧缩(QT)进程、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波动以及高杠杆基础交易(basis trade)的积累密切相关。
根据纽约联储数据,截至2025年11月12日,SOFR平均值为3.98644%,较IORB(3.90%)高出约8.6个基点。 这一利差的扩大表明,银行在获取隔夜资金时的成本上升,流动性从“充裕”转向“充足”甚至“稀缺”的临界点。美联储官员的连续表态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担忧:从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的异常评论,到前任和现任系统公开市场账户(SOMA)经理的警告,货币当局正密切监控潜在风险。如果压力持续,可能迫使美联储重启资产购买,以维持金融稳定。
本文将基于最新数据和官方报告,剖析回购市场压力的成因、关键时间线、相关交易的影响,以及市场参与者的评论。通过客观分析,揭示这一现象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潜在冲击。
回购市场压力成因:QT、TGA与财政融资的双重挤压
回购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提供短期担保融资,主要以美国国债为抵押品。2025年,该市场的压力源于多重因素叠加。首先,美联储自2022年6月启动的QT已累计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约2.19万亿美元。 截至2025年11月,美联储资产总额降至约6.8万亿美元,银行储备余额从峰值3.5万亿美元降至2.85万亿美元。 这一缩减直接减少了体系内流动性供应,导致银行在回购市场上的借贷需求激增。
其次,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的异常波动加剧了流动性抽取。TGA是财政部在美联储的“活期存款账户”,用于管理税收收入和政府支出。2025年,由于政府关门导致支出延迟,TGA余额从9月底的约8908亿美元飙升至11月3日的9249亿美元,较前一周增加约1371亿美元。 TGA余额每增加1000亿美元,即相当于从银行体系抽走等额储备,进一步推高回购利率。纽约联储报告显示,TGA重建过程已导致储备/GDP比率从疫情高峰的15%降至约8%,接近历史警戒线。
此外,财政赤字扩张和国债发行激增是另一关键驱动。2025财年,美国联邦赤字达1.8万亿美元,占GDP的6%。 为融资这一缺口,财政部发行了创纪录的短期国库券(T-bills),11月发行规模预计超过1万亿美元。 这些短期债务需通过回购市场融资,但银行储备减少导致经销商(primary dealers)难以吸收全部供给,进而推高SOFR。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1月5日,SOFR-IORB利差达22个基点,较上月扩大一倍。 三方回购利率(TGCR)也从9月的平均低于IORB 8-9个基点,转为10月略高于IORB。 这些指标反映出流动性从“充裕储备”(abundant reserves)向“充足储备”(ample reserves)的过渡已引发摩擦。
时间线:从鲍威尔评论到SOMA经理警报
回购市场压力的演变可追溯至2025年10月,形成清晰的时间线,凸显美联储内部共识的形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家商业经济学协会(NABE)会议上发表讲话,罕见地提及回购市场和SOFR利差。他指出,“流动性条件逐渐收紧,包括回购利率整体走高,以及特定日期的明显但暂时的压力”。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正监控多项指标,以判断QT结束时机。这番评论不同于以往对宏观政策的常规表述,暗示货币管道(monetary plumbing)已现隐患。市场解读为QT可能提前于2026年1月结束。
美联储发布《国债基础交易的跨境追踪》报告(FEDS Notes),揭示对冲基金通过基础交易自2022年以来净购买1.2万亿美元国债,占同期国债发行量的40%。 报告指出,该交易在2020年3月因回购市场“显著压力”而部分平仓,但近年规模已超2019-2020年峰值,杠杆率高达50:1至100:1,总敞口约1.8万亿美元。开曼群岛对冲基金持有的国债规模可能比官方数据高1.4万亿美元。 这解释了鲍威尔前日评论的背景:基础交易依赖回购融资,若SOFR走高,可能引发强制平仓和国债抛售。
达拉斯联储行长洛里·洛根(Lorie Logan,前SOMA经理)在银行会议上表示,“如果回购利率不软化,资产购买必须回归”。 洛根强调,近期SOFR高于IORB并非“一次性异常”,而是储备条件变化的信号。她支持结束QT,以避免市场波动。 作为前SOMA负责人,洛根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她还建议将FOMC操作目标从联邦基金利率转向TGCR,以更好地反映回购市场动态。
纽约联储执行副总裁罗伯托·佩利(Roberto Perli,现任SOMA经理)在2025年美国国债市场会议上直言,“储备不再充裕”。 他指出,SOFR走高、SRF使用增加以及储备需求曲线弹性变化,均显示储备已接近“充足”水平。佩利预计,美联储“无需等待太久”即可启动资产购买,以维持流动性。 这与洛根观点一致,强化了政策转向的紧迫性。
这一时间线并非巧合,而是美联储对流动性指标的实时响应。X平台(前Twitter)上,分析师@BullTheoryio于11月1日发帖称,“流动性压力重现,类似于2019年Q3/Q4,可能迫使美联储重启QE”。 类似讨论在@GlobalMktObserv和@TheBubbleBubble的帖子中反复出现,反映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共识。
基础交易放大风险:1.8万亿美元杠杆敞口的隐患
基础交易是回购市场压力的放大器。该交易涉及对冲基金同时做多现货国债并做空国债期货,利用两者间微小价差获利。杠杆融资主要通过回购市场实现,抵押品为国债本身。美联储报告显示,2022-2024年间,开曼群岛对冲基金通过此交易购买了1.2万亿美元国债,杠杆率极高。
历史教训深刻:2020年3月,基础交易因回购压力部分平仓,导致国债市场剧震,美联储紧急注入流动性。当前规模更大——总敞口1.8万亿美元,占国债购买的近半。 若SOFR利差持续扩大,融资成本上升可能引发连锁平仓:基金抛售1.8万亿美元现货国债,同时回补期货头寸,进一步推高收益率。
X用户@infraa_于11月13日发帖总结:“基础交易规模已超2019-2020年峰值,回购压力可能引发1.8万亿美元国债抛售”。 花旗和巴克莱等机构警告,此交易并非“一次性异常”,而是结构性风险。
美联储工具响应:SRF使用与储备指标
为应对压力,美联储的常设回购设施(SRF)已成为关键缓冲。SRF允许一级交易商以国债为抵押从联储借入隔夜资金,最低出价利率为联邦基金利率上限(4.00%)。2025年10月31日,银行从SRF借入创纪录的503.5亿美元,11月3日为220亿美元,11月4日降至48亿美元。 五天内总注入约1250亿美元。 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表示,SRF“履行了职责”,但使用增加反映储备稀缺。
储备指标进一步证实紧缩:银行储备占货币供应量(M2)比率降至13%,接近2023年区域银行危机前水平,当时引发硅谷银行等三家大型银行倒闭。 逆回购(ON RRP)余额接近零,仅在季度末短暂回升至520亿美元。 联邦基金利率(EFFR)与IORB利差为-7个基点,但SOFR-EFFR利差扩大,显示无担保市场也受波及。
市场评论:从担忧到政策预期
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引发广泛讨论。洛根和佩利强调,储备“不再充裕”可能需资产购买。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警告“债券市场出现裂痕”。 X平台上,@ZegoodBanker指出,“QT+创纪录T-bill发行=流动性压力,联储或需行动”。 @DarioCpx引用洛根言论,预测“35天以上关门将放大回购紧缩”。
华尔街机构分歧明显。花旗认为压力“非一时”,巴克莱称“尚未脱险”。 高盛策略师预测,2026年联储可能转向“隐形QE”。然而,乐观者如@BullTheoryio认为,此压力类似于2019年,将推动流动性注入和资产反弹。
风险与展望:系统性冲击与政策转向
回购压力若持续,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基础交易平仓推高国债收益率,放大财政融资成本;储备稀缺抑制信贷传导,加剧消费和企业违约(信用卡违约率已达11.4%,汽车回购率接近GFC水平)。 全球联动风险突出:日本10年期收益率逼近17年高点,欧元区主权债道指面临IMF“爆炸性”警告。
展望2026年,联储12月1日结束QT后,可能渐进资产购买,目标维持储备/GDP比率8%以上。 但挑战在于平衡通胀(CPI仍超2%)与流动性。市场杠杆高企——保证金债务达1.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增加脆弱性。
总之,回购市场压力是货币体系警铃,源于结构性失衡。美联储的及时响应可缓解冲击,但若忽略,将放大为全面危机。投资者需警惕流动性不对称:金融核心稳定,而外围经济承压。